-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48027.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伟华 , 韦凯 , 臧传臻 , 韦臻 , 程杰 , 王奇胜 , 陈长丰 , 王聚光 , 王玉昆 , 高志国 , 李中海 , 郭臣 , 蔡君君 , 武希涛 , 姚章军 , 卢宁 , 岳彤 , 李建森 , 王显 , 谢梦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8/2131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实际运营敏感频带的钢轨谐振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铁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铁路现场的运营条件进行运营轨道的病害特征测试,获取实际运营状态下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分别输入频域特征识别算法中,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将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通过定点理论进行优化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将谐振器设计理论、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及振动主频信息中的最低幅值输入多目标优化算法中计算得到钢轨谐振器设计参数。本发明可根据现场的主要轨道动力伤损特征,提出对应的钢轨动力谐振器动力学参数,同时实现对多个轨道病害主振频带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9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5761.3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9/44 , G01N29/04 , G06F18/21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线性模态试验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激励信号以及响应信号;将激励信号与响应信号划分为多段,分别计算多段响应信号和多段激励信号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及互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不同频率处的激励信号与响应信号的相干函数值;当相干函数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计算频率响应函数;计算不同激励幅值及不同频率点处工程结构的工作变形。本发明通过建立新的相干函数算法,使得仅通过一次力锤敲击即可获得可靠的频率响应函数,该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测试非线性结构的载变特性,包括不同激励下主频及工作变形的变化,为具有非线性边界条件的工程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99984.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1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季冻区无砟轨道底座板变形与损伤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引入损伤演化参数,考虑混凝土的拉压异性特征,从损伤演化角度搭建考虑双标量损伤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率本构方程;步骤2、基于混凝土率本构方程,建立了考虑路基不均匀冻胀效应的无砟轨道损伤模型;步骤3、对冻胀作用位置、冻胀波长、冻胀幅值作用下的无砟轨道底座板变形与损伤进行分析。本发明能较准确、真实地探究季冻区路基冻胀作用下无砟轨道底座板部件变形与损伤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45761.3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9/44 , G01N29/04 , G06F18/2131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线性模态试验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激励信号以及响应信号;将激励信号与响应信号划分为多段,分别计算多段响应信号和多段激励信号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及互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不同频率处的激励信号与响应信号的相干函数值;当相干函数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时,计算频率响应函数;计算不同激励幅值及不同频率点处工程结构的工作变形。本发明通过建立新的相干函数算法,使得仅通过一次力锤敲击即可获得可靠的频率响应函数,该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测试非线性结构的载变特性,包括不同激励下主频及工作变形的变化,为具有非线性边界条件的工程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3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607847.7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1N19/08 , G01N21/88 , E01B29/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脱空两阶段识别方法,属于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脱空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阶段I:通过分析轨道板表面均匀布置测点的振动响应规律,明确脱空损伤大致区域;阶段II:在损伤大致区域附近加密测点,采用与第一阶段相似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缩小损伤范围。本发明利用D‑S证据融合理论,对获取的时域和频域内的损伤特征指标进行融合,采用包括损伤区域大致识别和精确识别的两阶段识别方法实现对自密实混凝土损伤区域的识别,该方法可降低识别过程的不确定性,有效提高损伤识别准确率和效率,在无砟轨道损伤识别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07847.7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1N19/08 , G01N21/88 , E01B29/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脱空两阶段识别方法,属于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脱空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阶段I:通过分析轨道板表面均匀布置测点的振动响应规律,明确脱空损伤大致区域;阶段II:在损伤大致区域附近加密测点,采用与第一阶段相似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缩小损伤范围。本发明利用D‑S证据融合理论,对获取的时域和频域内的损伤特征指标进行融合,采用包括损伤区域大致识别和精确识别的两阶段识别方法实现对自密实混凝土损伤区域的识别,该方法可降低识别过程的不确定性,有效提高损伤识别准确率和效率,在无砟轨道损伤识别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1156.1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德尔菲法—IAHP的板式无砟道床开裂状况指标评估方法,包括构建板式无砟道床开裂指标评估体系,提出无砟道床开裂状况指数CCI计算方法;结合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构建开裂指标层次结构;基于德尔菲法参照专家评估结果,构造区间型判断矩阵;对区间型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对指标权重区间求解;结合实际工况和开裂状况指数CCI计算公式求解CCI,对无砟道床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维修建议。有益效果是,通过提出综合评估指标开裂状况指数CCI的计算公式,建立合理质量状态评估体系,对无砟道床养护维修具有指导意义;采用基于德尔菲法—IAHP求权方法求取权重,得到权重更加科学合理,具有重要参考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48027.9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王伟华 , 韦凯 , 臧传臻 , 韦臻 , 程杰 , 王奇胜 , 陈长丰 , 王聚光 , 王玉昆 , 高志国 , 李中海 , 郭臣 , 蔡君君 , 武希涛 , 姚章军 , 卢宁 , 岳彤 , 李建森 , 王显 , 谢梦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18/2131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路实际运营敏感频带的钢轨谐振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属于铁路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铁路现场的运营条件进行运营轨道的病害特征测试,获取实际运营状态下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信号;将振动信号分别输入频域特征识别算法中,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将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振动主频信息通过定点理论进行优化得到不同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将谐振器设计理论、运营轨道病害对应的初始值、及振动主频信息中的最低幅值输入多目标优化算法中计算得到钢轨谐振器设计参数。本发明可根据现场的主要轨道动力伤损特征,提出对应的钢轨动力谐振器动力学参数,同时实现对多个轨道病害主振频带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9984.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11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季冻区无砟轨道底座板变形与损伤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引入损伤演化参数,考虑混凝土的拉压异性特征,从损伤演化角度搭建考虑双标量损伤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率本构方程;步骤2、基于混凝土率本构方程,建立了考虑路基不均匀冻胀效应的无砟轨道损伤模型;步骤3、对冻胀作用位置、冻胀波长、冻胀幅值作用下的无砟轨道底座板变形与损伤进行分析。本发明能较准确、真实地探究季冻区路基冻胀作用下无砟轨道底座板部件变形与损伤情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