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28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67982.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粗毛纤孔菌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发酵培养基组成为:70‑90%的桑叶、10‑20%的玉米粒、5‑8%的麸皮、0.5‑1%的石膏、蔗糖0.5‑2%。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粗毛纤孔菌,粗毛纤孔菌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了1.62±0.060mm/d。本发明中还公开了一种粗毛纤孔菌发酵培养物,发现了粗毛纤孔菌发酵混合物中特有的一些代谢物,如2,3,5,6‑四甲基吡嗪、莽草酸等物质。本发明中还公开了该培养基生产多糖,莽草酸和2,3,5,6‑四甲基吡嗪的方法,为粗毛纤孔菌发酵混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初步数据,为生产2,3,5,6‑四甲基吡嗪、莽草酸等物质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02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668802.5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9K17/40 , B09C1/08 , A01B79/02 , B01J20/20 , B01J20/04 , B01J20/30 , C01B32/05 , C01B25/32 , B82Y40/00 , C05G3/80 , C09K105/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腐殖酸包埋生物炭‑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首先将秸秆干燥加热制得生物炭,再用化学沉淀法制取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生物炭进行表面改性,最后用腐植酸钠溶液对改性材料进行包埋,最终制备得到腐殖酸包埋生物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复合功能材料。本发明以水稻秸秆生物炭为核心材料,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增加有效磷的输入,同时提高生物炭对腐植酸钠的吸附量,解决了在低有机质含量风沙土中单独施用生物炭导致的有效磷增效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68802.5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9K17/40 , B09C1/08 , A01B79/02 , B01J20/20 , B01J20/04 , B01J20/30 , C01B32/05 , C01B25/32 , B82Y40/00 , C05G3/80 , C09K105/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腐殖酸包埋生物炭-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用途;首先将秸秆干燥加热制得生物炭,再用化学沉淀法制取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生物炭进行表面改性,最后用腐植酸钠溶液对改性材料进行包埋,最终制备得到腐殖酸包埋生物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复合功能材料。本发明以水稻秸秆生物炭为核心材料,通过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增加有效磷的输入,同时提高生物炭对腐植酸钠的吸附量,解决了在低有机质含量风沙土中单独施用生物炭导致的有效磷增效低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