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4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0866833.6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脱硫氧化一体化工艺,将预处理后的废气和二氧化硫吸收液同时送入微孔膜装置中,脱硫的同时,同步氧化,产生副产物硫酸盐,将待处理废气的温度降至20~60℃;将压力0~100kpa废气和压力0~100kpa吸收液按照气液流量比为10:1~5000:1同时送入微孔膜装置,且气体压力不大于液体压力,吸收液的压力不超过膜的泡点压力;废气和吸收液在微孔膜装置中以膜为接触界面进行脱硫同步氧化;处理后的废气达标并排放,吸收液循环吸收;当吸收液中硫酸盐质量浓度达标后,将部分吸收液外排进行资源化处理,脱硫效果高效、可靠,无废液排放,同时可获得高纯度硫酸盐副产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4082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291100.X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离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表面微孔由粗壮的微原纤维构成,呈现出裂隙或针刺状孔结构,常规节点‑微细纤维状微孔结构消失。该微孔膜的微孔孔径分布均匀、平均孔径20nm‑600nm,机械强度提高、拉伸断裂应力40MPa‑100MPa。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此微孔结构PTFE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在PTFE分散树脂中添加0.3wt%‑30wt%热塑性全氟聚合物粉末;对PTFE型坯进行两次烧结处理,第一次烧结处理实现型体中PTFE分散树脂熔融比例0.5wt%‑55wt%,第二次烧结处理实现对拉伸成孔后型体微孔结构的定型固化。本发明有效提高了PTFE微孔膜手感硬度即机械强度,微孔结构更加均匀、机械稳定性更强,孔径大小易于调节,产品性能和制备工艺的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7136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865258.8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聚丙烯微孔膜,包括聚丙烯微孔基膜和构筑于其表面的超疏水层;所述超疏水层由疏水纳米粒子掺混聚合物制备而得;利用疏水纳米材料与高分子长链间交缠作用,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构筑一层既均匀又稳固,既微观形貌粗糙,又表面能低的超疏水层,得到超疏水聚丙烯微孔膜。首先,将疏水纳米粒子与溶剂混合,在强烈搅拌和超声共同作用下,逐渐加入聚合物使之溶解,得到均相混合液;然后,将聚丙烯微孔基膜浸泡于上述混合液中反应,随后取出晾干、烘干后所得即为超疏水聚丙烯微孔膜。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可控,膜表面疏水性能大大提高,接触角甚至可达到160°以上,可满足多种疏水微孔膜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6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66833.6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脱硫氧化一体化工艺,将预处理后的废气和二氧化硫吸收液同时送入微孔膜装置中,脱硫的同时,同步氧化,产生副产物硫酸盐,将待处理废气的温度降至20~60℃;将压力0~100kpa废气和压力0~100kpa吸收液按照气液流量比为10:1~5000:1同时送入微孔膜装置,且气体压力不大于液体压力,吸收液的压力不超过膜的泡点压力;废气和吸收液在微孔膜装置中以膜为接触界面进行脱硫同步氧化;处理后的废气达标并排放,吸收液循环吸收;当吸收液中硫酸盐质量浓度达标后,将部分吸收液外排进行资源化处理,脱硫效果高效、可靠,无废液排放,同时可获得高纯度硫酸盐副产物,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408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91100.X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离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表面微孔由粗壮的微原纤维构成,呈现出裂隙或针刺状孔结构,常规节点-微细纤维状微孔结构消失。该微孔膜的微孔孔径分布均匀、平均孔径20nm-600nm,机械强度提高、拉伸断裂应力40MPa-100MPa。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此微孔结构PTFE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在PTFE分散树脂中添加0.3wt%-30wt%热塑性全氟聚合物粉末;对PTFE型坯进行两次烧结处理,第一次烧结处理实现型体中PTFE分散树脂熔融比例0.5wt%-55wt%,第二次烧结处理实现对拉伸成孔后型体微孔结构的定型固化。本发明有效提高了PTFE微孔膜手感硬度即机械强度,微孔结构更加均匀、机械稳定性更强,孔径大小易于调节,产品性能和制备工艺的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2824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103491.8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耐氯特性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包括多孔超滤膜支撑层、芳香聚酰胺分离层和含硫牺牲功能成分;芳香聚酰胺分离层覆盖在多孔超滤膜支撑层上,在芳香聚酰胺分离层上覆盖含硫牺牲功能成分,且含硫牺牲功能成分与芳香聚酰胺分离层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具有耐氯特性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本发明涉及的含硫牺牲功能成分包括多胺介导单元和含硫牺牲单元,对二者进行共价键合预组装后再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引入到芳香聚酰胺分离层表面,含硫牺牲功能成分可有效阻碍活性氯向芳香聚酰胺分离层扩散,进而大幅提升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耐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82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3491.8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耐氯特性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包括多孔超滤膜支撑层、芳香聚酰胺分离层和含硫牺牲功能成分;芳香聚酰胺分离层覆盖在多孔超滤膜支撑层上,在芳香聚酰胺分离层上覆盖含硫牺牲功能成分,且含硫牺牲功能成分与芳香聚酰胺分离层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具有耐氯特性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本发明涉及的含硫牺牲功能成分包括多胺介导单元和含硫牺牲单元,对二者进行共价键合预组装后再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引入到芳香聚酰胺分离层表面,含硫牺牲功能成分可有效阻碍活性氯向芳香聚酰胺分离层扩散,进而大幅提升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耐氯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63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37873.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膜亲水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至少由以下原料制成:全氟烷基乙烯、含双键亲水单体、引发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四氟乙烯膜亲水改性剂对聚四氟乙烯膜具有良好亲水改性效果,经本发明亲水改性剂改性后的聚四氟乙烯膜接触角低至0°,同时,通过水通量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亲水改性剂对聚四氟乙烯膜的亲水改性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本发明制得的亲水剂在聚四氟乙烯等疏水材料的亲水改性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6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0335.7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表征介孔膜孔径的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及应用,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无机盐湿度固定点和温湿气氛循环系统,将待测试介孔膜置于所述无机盐湿度固定点和温湿气氛循环系统,测定饱和无机盐溶液的水蒸汽相对湿度RH,所述饱和无机盐溶液为20℃饱和硫酸钾溶液;步骤2,测量待测介孔膜的表观平衡接触角θ;步骤3,建立毛细管凝聚法膜孔径计算公式,所述毛细管凝聚法膜孔径计算公式包括修正开尔文公式、t层厚度方程和膜孔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待测试介孔膜的孔径。本发明建立水蒸气毛细管凝聚法膜表观平衡接触角计算方法,解决膜水溶液过滤系统下膜孔低压原位测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88402.5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性多孔膜接触角的测试方法,其方法是根据Young‑Laplace方程中压力、浸润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函数关系,以一种低表面张力溶液为参比浸润液,以待测接触角溶液为浸润液,以气液置换方式,运行湿曲线,获得两种溶液透的透气流量‑进气压力曲线;在两条曲线中段平行区,进行线性拟合;选取任意位置,读取相同透气流量对应的压力值,带入优化Young‑Laplace方程,获得待测溶液的接触角,即为表观平衡接触角;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多孔材料粗糙度率,结合表观平衡接触角计算本征接触角,计算多孔材料的本征接触角;该方法方法简单,测量数据准确性高,实用性较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