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2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61935.X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系统领域,特别为一种无线充电型光遗传学元件、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系统。包括封装元件和LED发光单元,所述封装元件包括封装外壳、以及设置在封装外壳内的可充电锂电池、主控模块和无线电磁感应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LED发光单元,并控制其工作;所述可充电锂电池连接主控模块和LED发光单元,并为两者供电;所述无线电磁感应模块与可充电锂电池相连接,用于接收外部电磁场并转换为电流并向可充电锂电池进行充电。本申请能有效防止实验动物接触并损坏零部件的同时,实现在任意行为学笼具中对周围神经进行稳定的光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151537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16384.6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图像处理定位的关节腔内穿刺注射装置,包括:大圆弧轨、小圆弧轨、固定筒、限位固定杆、限位固定盘、穿刺注射器导向筒、穿刺注射器、超声探头导向筒、超声探头杆、超声探头;该装置通过设计的限位固定杆和限位固定盘,可以将整个装置实现主体位置的固定,再通过大圆弧轨和小圆弧轨,以及可在大圆弧轨和小圆弧轨上活动的穿刺注射器和超声探头实现任意角度和方位的调节;配合装置上安装的超声探头,可携带式实时提供超声图像,并由超声图像经过图像处理算法,得出关节腔积液深度、范围、方向等信息,定位穿刺注射器穿刺方向和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92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11804.4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87 , G01N33/533 , G01N2800/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关节液α防御素在人工关节感染的检测及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是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关节液α防御素诊断人工关节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荧光颗粒作为标记物,通过免疫层析方法制备关节液α防御素的诊断试剂盒(试纸条)。应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可以对关节液标本进行定量检测和即时检测,实现诊断人工关节感染。本申请中的关节液α防御素检测试剂和诊断试剂盒使用简单,反应灵敏,诊断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92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11801.0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5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关节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人工关节感染的检测及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是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关节液NGAL诊断人工关节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荧光颗粒作为标记物,通过免疫层析方法制备关节液NGAL的诊断试剂盒(试纸条)。应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可以对关节液标本进行定量检测和即时检测,实现诊断人工关节感染。本申请中的关节液NGAL检测试剂和诊断试剂盒使用简单,反应灵敏,诊断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51941.3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Q1/689 , C12Q1/686 , C12N15/11 , C12R1/445 , C12R1/45 , C12R1/44 , C12R1/385 , C12R1/19 , C12R1/01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骨与关节感染病原体的引物和探针以及检测方法,包括分别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以及化脓性链球菌的引物和探针中的至少3组引物和探针。该发明克服了现有骨与关节感染检测方法存在通量小、能检测的病原体种类少的缺点,通过特别设计的分别针对覆盖90%以上的骨与关节感染病例的9种骨与关节感染病原体的9组引物和探针,具有通量大(能一次检测至少3种骨与关节感染病原体)、能检测的病原体种类多、且特异性和灵敏度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7317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282830.1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肉瘤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评估系统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评估系统包括基于11种免疫细胞计算得到的免疫评分,11种免疫细胞为:Th1、TFH、CD4memory activated、NK cells activated、MDSC、Macrophages M2、Macrophages M0、Immature B cells、Fibroblasts、Activated CD8和activated B cell。该评估系统科学地筛选11种免疫细胞构建骨肉瘤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评估系统,该系统中包括基于11种免疫细胞计算得到的免疫评分,该免疫评分可有效反映骨肉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整体含量,将为骨肉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带来巨大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8902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9746.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度学习技术领域的一种人工髋关节假体型号匹配及安全位置选择方法和系统,S1:对患者进行多种功能体位X线数据采集,以及对患者髋关节进行CT扫描;S2:利用CT扫描数据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三维建模;S3:将不同型号的假体三维模型与患者的髋关节三维模型进行尺寸匹配;S4:以多种功能体位数据确定三维模型的位置,进一步模拟假体三维模型在各种功能位时与髋关节三维模型的配合,并将配合数据与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S5:基于步骤四中的分析结果,生成规划报告,确定假体型号及安放角度和位置。本发明通过三维建模、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匹配算法,提高人工髋关节假体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68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03796.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12Q1/689 , C12Q1/6862 , C12Q1/1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敏感的电化学LCR传感器用于检测关节液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MecA基因的保守系列设计特异性的两条双链短探针(S‑dsDNA)。(2)在LCR反应体系中,以MecA基因为模板,通过DNA连接酶将两条短系列的探针连接形成长的双链DNA(L‑dsDNA)。接着以L‑dsDNA模板,进行循环扩增形成大量L‑dsDNA。(3)将形成的带有巯基及生物素修饰的L‑dsDNA通过金‑硫键固定于BSA修饰的金电极上,通过滴加亲和素‑PolyHRP与L‑dsDNA上的生物素结合,最后将电极置于含TMB和H2O2的底液中,在HRP的催化下,H2O2能氧化TMB产生电化学信号。本方法具有经济、快速、高灵敏度及特异性等优点,可用于单碱基突变系列的检测,并且实现了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病人关节液中MRSA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8757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3969.3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有金属填充块的单髁置换股骨假体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弧形接触板、固定柱组件、金属填充块,所述固定柱组件包括长固定柱和短固定柱,所述长固定柱和短固定柱均设置于弧形接触板外部,所述金属填充块设置于固定柱组件的外部,且金属填充块为仿骨小梁结构,所述金属填充块侧壁贯穿开设有固定插接孔洞,本发明通过对膝关节人工假体的结构进行改进,为其配备仿骨小梁结构的金属填充块使得膝关节人工假体的固定性能大幅度提升,便于根据不同的病人骨床缺损情况配置3D打印制造出的不同尺寸的金属填充块,使得股骨假体能够适用于出现骨质缺损的骨床,金属填充块为仿骨小梁结构,可提供骨长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40268.0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G06F30/20 , B22F10/85 , B33Y50/02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F1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抗菌金属医用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抗菌金属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被替对象的对象信息,进行基于增材制造的信息提取,形成被替对象增材数据;根据被替对象增材数据,采集增材用料信息,并进行基于材料匹配的用料分析,形成增材用料特征数据;采集增材制造工艺信息,并结合增材用料特征数据,进行工艺控制分析,形成增材工艺控制数据;根据增材工艺控制数据,采集实时工艺控制信息,进行过程监控分析,形成增材制造实时监控数据。该方法通过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来对抗菌金属医用材料的成分配比和力学性能的控制,保证抗菌金属医用材料具备更加优越的使用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