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91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674475.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K14/195 , C12N15/31 , C12N15/84 , C12N1/21 , A01H5/00 , A01H5/12 , A01H6/54 , A01H6/8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XV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XV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RipXV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本氏烟中瞬时超表达RipXV基因,可诱导植物细胞死亡。同源重组法构建△ripXV突变株,接种花生表现致病力增强,表明RipXV可能是一个无毒效应蛋白,在花生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花生受青枯菌诱导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了RipXV的靶蛋白AhRFL1。本发明对于解析青枯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和建立植物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策略均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516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63588.4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青枯病田间初花期接种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种植田块进行整地起垄,按照规格种植花生种质;选择青枯菌进行培养和摇菌,获得接种用青枯菌悬液;对初花期的花生种质材料采用剪叶接种法接种花生青枯病菌;接种后25天,记录接种花生青枯菌后发病等级的植株数目,计算病情指数,判断花生品种对花生青枯病的抗性等级。本发明的花生青枯病田间初花期接种鉴定方法,其鉴定结果准确可靠且重复性较高,可真实反映田间的青枯病抗性,可显著区分不同花生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感差异,可一次性对多个待测品种的花生进行大批量的鉴定,实现规模化花生青枯病的抗病性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662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192197.3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半胱氨酸蛋白酶编码基因AhRD21A及其超量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烟草抗青枯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该基因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过Gateway系统构建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过量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感青枯病品种红花大金元,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和青枯菌接种鉴定,其在烟草中超量表达可显著提高转基因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表明AhRD21A可能参与了植物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这对植物的抗青枯病基因工程育种应用有重要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74475.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K14/195 , C12N15/31 , C12N15/84 , C12N1/21 , A01H5/00 , A01H5/12 , A01H6/54 , A01H6/8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XV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花生青枯菌效应蛋白RipXV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编码基因RipXV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本氏烟中瞬时超表达RipXV基因,可诱导植物细胞死亡。同源重组法构建△ripXV突变株,接种花生表现致病力增强,表明RipXV可能是一个无毒效应蛋白,在花生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在花生受青枯菌诱导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了RipXV的靶蛋白AhRFL1。本发明对于解析青枯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和建立植物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策略均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192264.1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花生半胱氨酸蛋白酶编码基因AhRD21B及其在提高植物低温胁迫中的应用。该基因含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通过Gateway系统构建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过量表达载体转化植物,能够显著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冻能力,后续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将AhRD21B基因转化花生或者其他作物,从而提高植物在低温下的抗逆性,可为植物的抗冷害胁迫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6163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14724.9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V2002/00 , A23V2200/32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内源酶生物转化与酸解偶联制备降血脂醋豆的方法,以优质大豆和传统发酵食醋为原料,经缓冲液一次浸泡,恒温振荡,烘干,然后经传统发酵食醋二次浸泡,最后经干燥包装制得成品。本发明利用大豆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和食醋酸解偶联,制备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大豆异黄酮苷元、还原糖等)和高BG活性且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的保健醋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至少降低19.3%,甘油三酯(TG)水平至少降低19.0%,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至少升高23.7%,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辅助降血脂功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