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97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78614.6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鱼源咸味肽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鱼源咸味肽的氨基酸序列为PVGR。本发明的鱼源咸味肽具有优异的咸味增强能力,经实验验证表明,0.1%(w/v)PVGR的咸味相当于4‑5mmol/L NaCl产生的风味,可以用于调味品、低盐食品等领域,以达到减盐不减咸的效果,且更加健康安全。此外,本发明所得鱼源咸味肽还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85303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282015.5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福州海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源性抗冻肽及其确定和制备方法、应用。食源性抗冻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与冰晶形成氢键的位点包括ASP3、GLY14、PRO15和GLY17。其确定方法为:海洋源多肽混合物的获得;海洋源多肽混合物中多个多肽序列的确定;通过判定与冰晶棱面分子对接形成的氢键数量是否在6个以上,从多个多肽序列中确定所述食源性抗冻肽的序列。其通过酶解或合成方法制备可得。本发明所得抗冻多肽其具有高抗冻活性,其弥补了食源性抗冻肽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281977.9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福州海洋研究院
IPC: C07K7/08 , G16B30/20 , G16B50/00 , G16B5/00 , A61K38/10 , A61P43/00 , C12P21/06 , C07K1/16 , C12N1/04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源抗冻肽及其制备和鉴定方法、应用。海洋源抗冻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与冰晶形成至少5个氢键。其与冰晶形成氢键的位点包括ARG4、GLU6和GLY11。其鉴定方法为:海洋源抗冻肽混合物中筛选出与冰晶棱面可形成5个以上氢键的抗冻多肽,进行测序确定。其通过酶解或合成方法制备可得。本发明所得抗冻多肽其具有高抗冻活性,其弥补了海洋源抗冻肽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6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1475964.2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39 , G06F16/28 , G06F16/2458 , G06F17/18
Abstract: 针对粮油原料检测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粮油原料的铅、镉快速检测方法,包括4个步骤:获取不含重金属的背景样品。获取含有重金属的比较样品。获取单一粮油原料的原始样品。获取对单一粮油原料进行检测的结果。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建立粮油动态监控与预测的方法。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将实验室检测与远程监控预防相结合,通过对单独样品的激光采样获得精准数据,并结合厂家信息、产品信息、年份信息、地域信息,建立多维度标签的粮油原料数据库。由此对于粮油加工单位不同配方的产品进行模型预期、模型修正,进而实现对粮油产品安全进行监控、预警、主动干预,提前规划抽检的频度与区域,达到宏观加速检测效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56489.8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源抗菌肽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抗菌肽包括:抗菌肽P1、抗菌肽P2、抗菌肽P3和抗菌肽P4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菌肽P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KLCQLCAGKGT,所述抗菌肽P2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KKQCANLQNA,所述抗菌肽P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3:KSHQSVMGF,所述抗菌肽P4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KFCKQLFGGF。本发明通过以鱼副产物为原料,鉴定得到4种具有优良抗菌潜力的鱼源抗菌肽序列,它们能够改变致病菌细胞膜的渗透性和流动性,降低致病菌体细胞活性,从而发挥抗菌、抑菌的作用。本发明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从鱼源蛋白中发现抗菌肽,所用的筛选方法与传统手段相比具有筛选效率高、简单易行、安全性高、成本较低等优势。
-
-
公开(公告)号:CN116236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62444.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L27/22 , A61L27/20 , A61L27/36 , A61L27/50 , A61L27/52 , A61L27/56 , B33Y10/0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生物杂化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生物杂化水凝胶由明胶、黄原胶和油凝胶剂为原料制成,其流变学性能好,符合3D打印的基本要求,将其作为3D打印墨水,可进一步制备用作组织支架的多孔凝胶支架,所得多孔水凝胶支架具备较好的形状保持性,且生物相容性好、无细胞毒性,满足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缺乏机械性能好的可用于生物3D打印的水凝胶墨水的不足,有助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10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8363.0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酵母菌发酵制备多功能水凝胶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溶液,然后配制一定浓度的明胶PCA葡萄糖混合溶液以及活化的酵母菌溶液;通过一锅反应法将三者混合,搅拌均匀,倒入模具中,在30℃水浴中发酵一定的时间,即得Gel‑PrGO‑PCA‑酵母多功能水凝胶材料。该方法简单方便、快速高效,所得水凝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超强的机械性能、导电性、生物相容性,并且可通过贴敷于不同的皮肤位置检测心电和肌电。本发明为制备多孔透气导电水凝胶电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及方法,有助于导电水凝胶材料的开发利用,以便其应用在生物传感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912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711383260.1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制备茶叶浓缩液和茶香气物质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采用双螺杆挤压和真空临界点浓缩技术将茶叶进行高压破壁和回收茶香气物质,通过复合酶解工艺在常温的条件下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芳香物质,实现高提取率与茶特殊香气的保持,同时制备出茶浓缩液和茶叶中天然香气物质。本发明将多种先进技术联合运用,可以改变对加热提取、冷淋降温浓缩的依赖,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并且充分利用茶叶中丰富的非水溶性的蛋白和纤维素,对茶叶蛋白和纤维素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不但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科技、经济和食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39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51464.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增强型聚吡咯/石墨烯/明胶复合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柔性电子材料领域。其具体是先制备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杂化材料,然后制备聚吡咯/还原氧化石墨烯/银/明胶复合溶胶,再通过低温冷冻制得良好开孔且孔洞分布均匀的超大孔凝胶,最后经化学交联进一步提升机械性能,得到导电增强型复合柔性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导电增强型复合柔性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导率和机械柔性,在柔性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