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07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97745.6
申请日:2023-11-28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G01S19/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图信息视距或非视距检测的电磁目标定位方法,无线电定位领域。首先根据不同地方测量的方位角,构成示向线序列,利用多点测向交叉定位,进行初步定位,确定定位初始值;然后提取地图中的建筑物,记录其坐标和尺寸,依据定位初始结果判断各示向线是否为LOS测量结果,并记录其标签;优先采用LOS路径的示向线,并选取距离定位目标较近的示向线;在不断靠近目标的过程中,更新数据序列,更新定位目标,直至距离目标位置。根据该方法在城市区域遮挡严重的情况下,能规划路径更快的发现电磁目标位置,对电磁目标定位的时间和准确度有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39474.9
申请日:2022-12-30
申请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778 , G06V10/80 , G06V10/44 , G06V20/70 , G06N3/0455 , G06N3/0895 , G06N3/0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线标注的弱监督阴影检测方法。本发明首先用线重新标注两个现有的基准数据集,命名为S‑SBU和S‑ISTD;设计一个基于Transformer的阴影检测网络来捕获显著的上下文信息交互,并提出一个边缘导向的多任务学习框架,以产生具有丰富结构的中间和主要预测。通过融合这两个互补的预测,得到一个边缘保留的精细阴影图;还引入一个特征导向的语义感知损失来克服复杂场景干扰,使模型能够使用更高层次的语义信息来感知阴影和非阴影区域。本发明可以从线标注的弱监督学习中获得高质量的阴影预测图。在三个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全监督的最先进方法相比,本方法获得了具有竞争力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524099.0
申请日:2020-06-10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基线的无人机定位跟踪方法,己方无人机选择、路径规划、己方无人机交接以及模式切换均是基于不同场景(高度)下的定位精度分析模型以及其推导的最优构型,同时,基于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弹性基线”,己方无人机针对非合作目标进行的快速机动带来了基线的变化,基线的变化包括基线距离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新旧基线的添加与删除。本发明使得弹性基线网络有着精确度高,灵活可变的定位与跟踪。与现有定位跟踪方法相比,具有定位精度更高、覆盖范围更广、网络结构更灵活、资源利用更平衡、鲁棒性更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488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52416.0
申请日:2017-06-15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结构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敏感材料技术领域。本方法的制备方法区别于现有采用混合溶液体系制备气敏材料,通过分步制备首先在基片上形成二氧化钛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形成复合纳米结构的薄膜,然后通过激光照射还原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得到团案化薄膜,在避免石墨烯量子点与二氧化钛纳米管难以混合的缺陷的同时,基于物理膨胀效应使得RGO与二氧化钛纳米管进行有效复合形成具有多维度特征的材料,从而显著增加复合纳米结构的表面积和开放性,有利于气体分子的吸附和脱附,显著提高气敏材料的灵敏度;最后再沉积超薄纳米金属氧化物层,不仅保证复合纳米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材料对气体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32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68352.X
申请日:2014-09-15
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H01Q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近零的人工电磁材料,包括介质基板5,介质基板5采用双面覆铜,介质基板5的上表面蚀刻渔网形金属栅格1;介质基板5下表面蚀刻渔网形金属栅格2,在金属栅格2的每个空白中心处蚀刻金属贴片单元3;介质基板5的四周排列有金属薄层围栏4,金属薄层围栏4与渔网形金属栅格1和渔网形金属栅格2相连接。本发明在同一微波频率实现相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近零,改变金属贴片单元3的形状,可调控相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近零的频点,用于构建波导耦合器、增强天线辐射的方向性与波前整形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37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07263.6
申请日:2015-08-18
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G01S5/18
CPC分类号: G01S5/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HHT瞬时能量谱的FDOA定位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定位结果不准确、定位过程忽略外界因素的问题。实现步骤是:建立长宽高分别为Q的土堆作为钻地弹侵彻靶体,其上表面埋设地震检波器记录信号;试验后,获取钻地弹的侵彻信息;间隔选取原信号,用EMD算法对原信号滤波,提取时间特征点及优势瞬时频率,进行特征匹配,得到瞬时频差;采用FDOA法,得到试验钻地弹侵彻轨迹,对钻地弹侵彻轨迹的定位误差分析。本发明为钻地弹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结合实弹的定位方法,定位精度高、定位过程综合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仅有两个弹着点的位置坐标,还有介于两弹着点间的侵彻轨迹,为钻地弹的侵彻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32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68352.X
申请日:2014-09-15
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H01Q15/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近零的人工电磁材料,包括介质基板5,介质基板5采用双面覆铜,介质基板5的上表面蚀刻渔网形金属栅格1;介质基板5下表面蚀刻渔网形金属栅格2,在金属栅格2的每个空白中心处蚀刻金属贴片单元3;介质基板5的四周排列有金属薄层围栏4,金属薄层围栏4与渔网形金属栅格1和渔网形金属栅格2相连接。本发明在同一微波频率实现相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近零,改变金属贴片单元3的形状,可调控相对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近零的频点,用于构建波导耦合器、增强天线辐射的方向性与波前整形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97745.6
申请日:2023-11-28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IPC分类号: G01S19/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图信息视距或非视距检测的电磁目标定位方法,无线电定位领域。首先根据不同地方测量的方位角,构成示向线序列,利用多点测向交叉定位,进行初步定位,确定定位初始值;然后提取地图中的建筑物,记录其坐标和尺寸,依据定位初始结果判断各示向线是否为LOS测量结果,并记录其标签;优先采用LOS路径的示向线,并选取距离定位目标较近的示向线;在不断靠近目标的过程中,更新数据序列,更新定位目标,直至距离目标位置。根据该方法在城市区域遮挡严重的情况下,能规划路径更快的发现电磁目标位置,对电磁目标定位的时间和准确度有大幅提升。(56)对比文件黄凯.一种适用于短基线大测向误差条件的高效定位方法.通信对抗.2016,(第03期),第14-16+39页.陈开东.移动无线电测向监测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04,第I136-348页.蒋荣.城市峡谷环境下车辆融合定位技术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19,第C035-408页.Wang, Qian.Establishing UAV-AidedVBSs for Secure Multicasting《.IEEE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20,第9卷(第7期),第1009-1013页.Groves, P.D.Intelligent urbanpositioning, shadow matching and non-line-of-sight signal detection《. 2012 6thESA Workshop on Satellite NavigationTechnologies (Navitec 2012) & EuropeanWorkshop on GNSS Signals and SignalProcessing》.2013,第1-8页.
-
公开(公告)号:CN11503258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61863.X
申请日:2022-08-11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SS测距和射线追踪技术的非视距场景定位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针对城市环境中存在非视距传播时无线电辐射源定位存在的多径效应,从而导致信号传播的功率衰落,引起信号时延、频移、极化等参数的变化,导致定位精度下降。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RSS测距算法和射线追踪技术结合的室内外场景定位方法,以实现对短时突发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定位,提高定位精度与定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485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575930.9
申请日:2016-07-21
申请人: 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分子复合气敏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敏感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分步制备复合纳米结构层和超分子层的方式,首先在基片上沉积过渡金属硫化物和碳纳米管形成的复合纳米结构薄膜,然后将上述薄膜置于导电聚合物单体分子气氛中,通过气相聚合方式制备导电聚合物超分子层。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气敏材料制备常用的溶液混合制备体系导致的液相团聚以及材料包裹从而使得功能性敏感材料不能很好发挥其特性等问题,同时提高了气敏薄膜的灵敏度和响应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