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8882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860541.6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含有烯烃基聚合物树脂的粘合剂树脂;用预定的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和用聚醚胺键合的二羧酸或其酸酐进行接枝的改性聚烯烃树脂,含有所述聚合物树脂组合物的聚合物复合带材,和用所述聚合物复合带材装配的车辆前保险杠。
-
公开(公告)号:CN10618882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510860541.6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含有烯烃基聚合物树脂的粘合剂树脂;用预定的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和用聚醚胺键合的二羧酸或其酸酐进行接枝的改性聚烯烃树脂,含有所述聚合物树脂组合物的聚合物复合带材,和用所述聚合物复合带材装配的车辆前保险杠。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10883527.8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保险杠单元,其包括多个保险杠横梁、保险杠增强构件和加强带,其中多个保险杠横梁布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每一保险杠横梁在其两端处与车身连结,保险杠增强构件配置为模制成型的合成树脂基体,所述基体形成有多个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通孔,以使保险杠横梁经由通孔穿过基体,加强带由增强纤维丝束形成,加强带被配置为环绕保险杠增强构件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39445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510883527.8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保险杠单元,其包括多个保险杠横梁、保险杠增强构件和加强带,其中多个保险杠横梁布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每一保险杠横梁在其两端处与车身连结,保险杠增强构件配置为模制成型的合成树脂基体,所述基体形成有多个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通孔,以使保险杠横梁经由通孔穿过基体,加强带由增强纤维丝束形成,加强带被配置为环绕保险杠增强构件的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62625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1061759.1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包括: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管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第一纵向构件,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连接第一纵向构件的第一横向构件,和安装件,每个安装件具有连结第一纵向构件和第一横向构件的外侧;以及一对下部车体主构件,其连接安装件的外侧和彼此间隔开的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上端部的相对的两侧,一对下部车体主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管件形状并且向前和向后延伸以构成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上侧构件并限定车辆的总长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6215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259500.8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下部本体包括: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沿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每个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包括多个管并且具有安装至其上的车轮和悬架;一对下本体主构件,每个下本体主构件均为管状并且沿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该对下本体主构件连接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的上端侧并且沿纵向方向延伸以限定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的上侧部构件;以及一对下本体底板构件,每个下本体底板构件均为管状并且沿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该对下本体底板构件连接前下本体和后下本体的下端侧。
-
-
公开(公告)号:CN1145062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47149.4
申请日:2021-04-25
Inventor: 龙芝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侧构件以及设置有该散热器侧构件的车身的前部结构。所述散热器侧构件适用于车身的模块型前部结构和车身的非模块型前部结构。具体地,所述散热器侧构件包括:散热器前板部、散热器侧板部以及散热器上板部,所述散热器前板部布置在车身的前方;所述散热器侧板部在所述散热器前板部处弯曲以形成侧表面;所述散热器上板部在所述散热器前板部处弯曲以形成上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806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910856722.X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结构,其包括:第一前围板,该第一前围板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呈板状延伸,其下端连接到前围挡板的上端,其下端朝向车辆的前部弯曲并延伸到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后方;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呈板状延伸的第二前围板,其设置在第一前围板下方,其上端向前延伸并连接到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其下端连接到第一前围板,并通过连接到第一前围板的上端,而在前挡风玻璃的下端后方与第一前围板一起形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构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