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6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580065649.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微小的Nb(氧化Nb)分散在膨胀石墨片中能够大幅提高电池特性的空气电池用正极、用该正极的空气电池和该正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空气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包括膨胀石墨片,该膨胀石墨片具有膨胀石墨和分散在片内部的Nb,上述Nb与上述膨胀石墨的重量比为5ppm以上5000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80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86500.9
申请日:2007-11-22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IPC: C09K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发热体或高温物体的散热性能的导热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发热体(3)、放出该发热体(3)所产生的热的散热体(2)、和配置在该散热体(2)和所述发热体(3)之间的导热性组合物,且该导热性组合物具备具有柔软性的固体状的有机化合物(1b)、和膨胀石墨(1a)。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76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8536.8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IPC: H01L31/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52 , H01L31/0521 , H02S40/42 ,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单元,其通过抑制在热传递路径内存在有导热率低的空气层的情况,而使太阳电池模块的热量充分地散热,从而抑制太阳电池模块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使能量转换效率飞跃性地提高。所述太阳电池单元具备太阳电池模块(2)和设置在该太阳电池模块(2)的背面且负责太阳电池模块(2)的散热的散热构件(4),所述太阳电池单元的特征在于,将含有膨胀石墨的热传递板(3)夹设在所述太阳电池模块(2)与所述散热构件(4)之间,且在加压状态下将该热传递板(3)安装在太阳电池模块(2)及所述散热构件(4)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5649.4
申请日:2015-12-04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微小的Nb(氧化Nb)分散在膨胀石墨片中能够大幅提高电池特性的空气电池用正极、用该正极的空气电池和该正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空气电池用正极的特征在于包括膨胀石墨片,该膨胀石墨片具有膨胀石墨和分散在片内部的Nb,上述Nb与上述膨胀石墨的重量比为5ppm以上5000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76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0880108536.8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IPC: H01L31/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52 , H01L31/0521 , H02S40/42 ,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单元,其通过抑制在热传递路径内存在有导热率低的空气层的情况,而使太阳电池模块的热量充分地散热,从而抑制太阳电池模块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是能够使能量转换效率飞跃性地提高。所述太阳电池单元具备太阳电池模块(2)和设置在该太阳电池模块(2)的背面且负责太阳电池模块(2)的散热的散热构件(4),所述太阳电池单元的特征在于,将含有膨胀石墨的热传递板(3)夹设在所述太阳电池模块(2)与所述散热构件(4)之间,且在加压状态下将该热传递板(3)安装在太阳电池模块(2)及所述散热构件(4)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17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8094.X
申请日:2008-03-11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IPC: H01L23/373 , H01L23/12 , H05K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1 , H01L23/13 , H01L23/373 , H01L24/48 , H01L33/641 , H01L2224/451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27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1004 , H01L2924/01012 , H01L2924/01019 , H01L2924/12041 , H01L2924/15153 , H01L2924/1517 , H05K1/182 , H05K3/0058 , H05K2201/0323 , H05K2201/10106 , Y10T29/4913 , H01L2924/00 , H01L2224/45099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基板,以提供一种使用不招致基板的破损、基板的总重量的增加、生产性的降低或成本的增加、或者大型化,而能够充分地冷却电子部件的散热构件的电路基板为目的。所述电路基板特征在于:具有在表面形成配线图案(3)的基板主体(4),并LED模块(1)连接于所述配线图案(3)的构造的电路基板,在所述基板主体(4)的一部分设置有从表面到背面贯通的贯通孔(6),并且,在所述基板主体(4)的背面,以塞住所述贯通孔(6)的一侧端部的方式配置散热构件(5),并且在直接地抵接该散热构件(5)与所述LED模块(1)的状态下在所述贯通孔(6)内配置所述LED模块(1)。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07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0449.2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实际使用膨胀石墨薄片时,通过抑制膨胀石墨薄片所包含的杂质,可抑制产品品质下降或成品率降低的使用阶段的膨胀石墨薄片。一种将膨胀石墨薄片用捆包材料进行捆包后,从该捆包材料中取出后的状态的使用阶段下的膨胀石墨薄片,其特征在于,使用ICP发光法测定的Al、B、Be、Ca、Cu、Fe、Li、Mg、Ni、S、Ti、V以及Zn的量、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K以及Na的量、以及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的Si的量均为低于检测界限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504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880010903.0
申请日:2008-04-04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PC: C30B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Y10T117/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容易且作业时间显著降低,并且能够不使膜破损而无间隙地覆盖坩埚的内表面的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以及单晶拉制装置。所述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将由膨胀石墨材料构成的保护膜夹设在石英坩埚和载置该石英坩埚的碳质坩埚之间,所述保护膜在所述坩埚间的铺设中将组合为一体的形状的两个以上构成的保护膜片铺设在碳质坩埚的内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570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80012190.1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B32B18/00 , C04B35/536 , C04B2235/656 , C04B2235/6582 , C04B2235/72 , C04B2237/363 , C04B2237/385 , C04B2237/704 , Y10T156/10 , Y10T428/30 , Y10T442/134 , Y10T442/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抗拉强度的膨胀石墨膜。另外,提供一种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以及单晶拉制装置,在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中,将提高了抗拉强度的膨胀石墨膜用作碳质坩埚的中垫,由此作业时间显著地降低,且能够不使膜破损而无间隙地覆盖在坩埚的内表面,并且适用于坩埚的大型化。膨胀石墨膜(10)的特征在于,在由膨胀石墨材料构成的基材(11)的至少单面上以层叠状形成有由碳纤维构成的增强材料(12)。所述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将膨胀石墨膜(10)夹设在石英坩埚和载置该石英坩埚的碳质坩埚之间而用作覆盖碳质坩埚的内表面的中垫。
-
公开(公告)号:CN10315385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8234.8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0423 , C01B32/225 , Y10T428/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实现一定程度的低灰分化并抑制挠性的下降,而在成型为希望的形状时,能抑制在表面产生裂缝或产生缺口,由此能够飞跃性地提高品质和成品率的膨胀石墨片。其特征在于,挠性测定装置具有将板状的膨胀石墨片(3)的一端固定的旋转体(2)、固定在所述膨胀石墨片(3)的另一端的重物、确定使所述旋转体(2)转动时的所述膨胀石墨片(3)的弯曲位置的弯曲位置确定构件(5),使用该挠性测定装置时,在将所述膨胀石墨片(3)的可折弯的次数作为挠性的挠性测定试验中,挠性为25次以上,且灰分含量为500ppm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