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4987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80003981.4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C04B35/521 , C04B35/522 , C04B35/6269 , C04B41/009 , C04B41/5001 , C04B41/85 , C04B2235/616 , C04B2235/77 , C04B2235/95 , C04B2235/96 , C30B29/06 , C30B35/002 , Y10T117/1032 , C04B41/4535 , C04B41/4554 , C04B41/457 , C04B41/4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长寿命化的单晶提拉装置用石墨坩埚及其制造方法。保持石英坩埚(1)的石墨坩埚(2)由作为石墨坩埚成形体的石墨坩埚基材(3)和在石墨坩埚基材(3)的整个表面形成的覆膜(4)构成,该覆膜(4)含有酚醛树脂的碳化物。酚醛树脂被浸渗至在石墨坩埚基材(3)表面存在的开气孔(5)的内部。覆膜(4)的形成不限于石墨坩埚的整个表面,也可以仅为容易进行SiC化的部分。例如,在坩埚的仅整个内表面析出,或者还可在内表面当中的仅弯曲部(小R部)、或仅弯曲部和直体部析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07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0449.2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实际使用膨胀石墨薄片时,通过抑制膨胀石墨薄片所包含的杂质,可抑制产品品质下降或成品率降低的使用阶段的膨胀石墨薄片。一种将膨胀石墨薄片用捆包材料进行捆包后,从该捆包材料中取出后的状态的使用阶段下的膨胀石墨薄片,其特征在于,使用ICP发光法测定的Al、B、Be、Ca、Cu、Fe、Li、Mg、Ni、S、Ti、V以及Zn的量、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K以及Na的量、以及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的Si的量均为低于检测界限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926060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80006565.X
申请日:2005-07-11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nventor: 广濑芳明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14 , C01B32/20 , C01B32/225 , C01P2006/10 , C01P2006/32 , C01P2006/80 , H05K7/2039 , H05K9/0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膨胀石墨薄片,该膨胀石墨薄片在面方向的热传导率比厚度方向大,热传导率保持均匀,而且能够廉价和高效地进行生产。另外,该膨胀石墨薄片是仅由膨胀石墨形成的薄片,薄片在面方向的热传导率被调整为350W/(m·K)以上。由于薄片是仅由膨胀石墨形成的,而且在面方向的热传导率为350W/(m·K)以上,因此其厚度方向的热传导率与其面方向的热传导率之差非常大,从而能够设计为适于热的扩散移动的薄片。另外,容易且在短时间内进行薄片的制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廉价地制造薄片。
-
公开(公告)号:CN101652504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880010903.0
申请日:2008-04-04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PC: C30B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Y10T117/1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容易且作业时间显著降低,并且能够不使膜破损而无间隙地覆盖坩埚的内表面的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以及单晶拉制装置。所述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将由膨胀石墨材料构成的保护膜夹设在石英坩埚和载置该石英坩埚的碳质坩埚之间,所述保护膜在所述坩埚间的铺设中将组合为一体的形状的两个以上构成的保护膜片铺设在碳质坩埚的内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926060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580006565.X
申请日:2005-07-11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nventor: 广濑芳明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5/14 , C01B32/20 , C01B32/225 , C01P2006/10 , C01P2006/32 , C01P2006/80 , H05K7/2039 , H05K9/0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膨胀石墨薄片,该膨胀石墨薄片在面方向的热传导率比厚度方向大,热传导率保持均匀,而且能够廉价和高效地进行生产。另外,该膨胀石墨薄片是仅由膨胀石墨形成的薄片,薄片在面方向的热传导率被调整为350W/(m·K)以上。由于薄片是仅由膨胀石墨形成的,而且在面方向的热传导率为350W/(m·K)以上,因此其厚度方向的热传导率与其面方向的热传导率之差非常大,从而能够设计为适于热的扩散移动的薄片。另外,容易且在短时间内进行薄片的制造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廉价地制造薄片。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570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80012190.1
申请日:2008-04-11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B32B18/00 , C04B35/536 , C04B2235/656 , C04B2235/6582 , C04B2235/72 , C04B2237/363 , C04B2237/385 , C04B2237/704 , Y10T156/10 , Y10T428/30 , Y10T442/134 , Y10T442/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抗拉强度的膨胀石墨膜。另外,提供一种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以及单晶拉制装置,在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中,将提高了抗拉强度的膨胀石墨膜用作碳质坩埚的中垫,由此作业时间显著地降低,且能够不使膜破损而无间隙地覆盖在坩埚的内表面,并且适用于坩埚的大型化。膨胀石墨膜(10)的特征在于,在由膨胀石墨材料构成的基材(11)的至少单面上以层叠状形成有由碳纤维构成的增强材料(12)。所述碳质坩埚的保护方法的特征在于,将膨胀石墨膜(10)夹设在石英坩埚和载置该石英坩埚的碳质坩埚之间而用作覆盖碳质坩埚的内表面的中垫。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876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80003981.4
申请日:2012-01-30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15/10 , C04B35/521 , C04B35/522 , C04B35/6269 , C04B41/009 , C04B41/5001 , C04B41/85 , C04B2235/616 , C04B2235/77 , C04B2235/95 , C04B2235/96 , C30B29/06 , C30B35/002 , Y10T117/1032 , C04B41/4535 , C04B41/4554 , C04B41/457 , C04B41/45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长寿命化的单晶提拉装置用石墨坩埚及其制造方法。保持石英坩埚(1)的石墨坩埚(2)由作为石墨坩埚成形体的石墨坩埚基材(3)和在石墨坩埚基材(3)的整个表面形成的覆膜(4)构成,该覆膜(4)含有酚醛树脂的碳化物。酚醛树脂被浸渗至在石墨坩埚基材(3)表面存在的开气孔(5)的内部。覆膜(4)的形成不限于石墨坩埚的整个表面,也可以仅为容易进行SiC化的部分。例如,在坩埚的仅整个内表面析出,或者还可在内表面当中的仅弯曲部(小R部)、或仅弯曲部和直体部析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15385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8234.8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1/0423 , C01B32/225 , Y10T428/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实现一定程度的低灰分化并抑制挠性的下降,而在成型为希望的形状时,能抑制在表面产生裂缝或产生缺口,由此能够飞跃性地提高品质和成品率的膨胀石墨片。其特征在于,挠性测定装置具有将板状的膨胀石墨片(3)的一端固定的旋转体(2)、固定在所述膨胀石墨片(3)的另一端的重物、确定使所述旋转体(2)转动时的所述膨胀石墨片(3)的弯曲位置的弯曲位置确定构件(5),使用该挠性测定装置时,在将所述膨胀石墨片(3)的可折弯的次数作为挠性的挠性测定试验中,挠性为25次以上,且灰分含量为50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809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86500.9
申请日:2007-11-22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
IPC: C09K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发热体或高温物体的散热性能的导热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发热体(3)、放出该发热体(3)所产生的热的散热体(2)、和配置在该散热体(2)和所述发热体(3)之间的导热性组合物,且该导热性组合物具备具有柔软性的固体状的有机化合物(1b)、和膨胀石墨(1a)。
-
公开(公告)号:CN102471070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080030449.2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实际使用膨胀石墨薄片时,通过抑制膨胀石墨薄片所包含的杂质,可抑制产品品质下降或成品率降低的使用阶段的膨胀石墨薄片。一种将膨胀石墨薄片用捆包材料进行捆包后,从该捆包材料中取出后的状态的使用阶段下的膨胀石墨薄片,其特征在于,使用ICP发光法测定的Al、B、Be、Ca、Cu、Fe、Li、Mg、Ni、S、Ti、V以及Zn的量、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K以及Na的量、以及用吸光光度法测定的Si的量均为低于检测界限的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