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主动牵引的三维变曲率型材在线弯曲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3444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541745.2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主动牵引的三维变曲率型材在线弯曲成形装置,包括:卧式挤压机:淬火装置:设置于所述卧式挤压机出口侧,用于控制挤压型材各截面的温度;导引装置:设置于所述淬火装置内,用于对所述挤压型材进行矫直和定位;主动牵引机器人:设置于所述淬火装置的出料侧,用于牵引所述挤压型材料实现三维变曲率;切割机器人:用于对所述主动牵引机器人输出的变曲率型材进行切割;转移机器人:用于将切割机器人输出的切割后的变曲率型材送入挤压输送辊道。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挤压弯曲一体化方法存在的所需挤压载荷高、型材横截面受力不均匀以及表面划伤的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弯曲成形质量和材料利用率。

    一种通过预开孔提升钢铝胶铆复合接头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96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27779.X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预开孔提升钢铝胶铆复合接头性能的方法,具体涉及胶铆复合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上层板的铆接区域中心处开设直径小于铆钉腿的内径的预开孔;在下层板的铆接区域铺设粘胶剂层;将上层板放置在下层板上,使上层板的铆接区域与下层板的铆接区域重合;将铆钉放置在上层板上,使铆钉的轴线与预开孔的轴线重合,通过自穿刺铆接设备将铆钉刺入上层板和下层板,粘胶剂受到挤压力能够从预开孔流入到铆钉下表面与上层板落料间的空腔内;将铆好的铆钉放置于180℃的干燥箱中,并保温至粘胶剂凝结固化,铆接完成。本发明能够提高铆钉的互锁值,增大了接头铆点处的峰值载荷,提高胶铆复合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

    一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断裂失效仿真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318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11832.0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断裂失效仿真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在有限元建模前,先根据焊接过程中不同区域的温度变化情况,将焊接样板进行切片,再测试得到每个拉伸试样的材料本构参数,在有限元建模时将每个拉伸试样的材料本构参数应用于每个微区,使不同微区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参数,实现了焊接接头微观区域力学性能地精确描述,大大提高了建模精度和建模的准确性,避免了整个焊接接头采用同一材料本构参数导致的模型不精确的问题。

    一种高强铝、镁合金挤压-在线加热-在线淬火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1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15316.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nventor: 李落星 徐从昌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铝、镁合金挤压‑在线加热‑在线淬火成形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挤压成形和热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淬火的型材的内变量,建立多道次成形过程的统一本构模型;根据统一本构模型,采用机器学习确定对应型材在不同制备阶段热交换系数中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联合仿真模型;根据在不同制备阶段热交换系数中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和仿真模型确定一体化成形工艺参数;根据一体化成形工艺参数对挤压机液压系统、非接触加热装置以及在线淬火系统进行相应控制。本申请能够实现挤压、加热和淬火过程中温度的精准控制,可有效减少由于出口温度波动而导致的产品组织性能不稳定。

    一种高精度铝合金焊接接头温度场仿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855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8931.0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铝合金焊接接头温度场仿真预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有限元建模前,采用简单的焊缝测量试验方法,不仅对焊缝长度进行了测量,还详细标定了焊接接头的焊缝形貌参数,如焊缝宽度、焊缝深度、筋板与壁板的焊趾深度。将焊缝的详细尺寸轮廓高度还原应用于仿真模型中,焊接仿真热源与试验焊缝形貌对标精度达到88%以上。在仿真计算中较高程度呈现了焊接过程中热源移动的动态过程,避免了在焊接仿真分析中热源模型移动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焊接接头温度场分布的精确描述,使得焊接温度场横向与纵向的仿真预测精度可达到95%以上。

    一种热熔自攻丝接头力学行为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4334.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热熔自攻丝接头力学行为预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力学行为预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板材和螺钉的材料参数。根据成形试验获得的接头横截面形貌建立热熔自攻丝接头的数值模型。基于接头力学行为的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型的可靠性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数值模型对不同板材厚度组合的接头试样在不同加载工况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模拟,以提取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数据集。随后,将未参与训练和测试接头的板材厚度和加载角度输入至训练好的力学行为预测模型得到接头的力学行为预测结果,进而解决现有热熔自攻丝接头力学行为预测过程中存在的试验成本高、仿真计算时间长和空间存储大的问题。

    一种基于电弧增材制造提高7系铝合金韧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6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47187.0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弧增材制造提高7系铝合金韧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S2:材料制备;S3:晶粒细化;S4:热处理强化。按照材料设计比例,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逐层堆焊将7系铝合金与5系铝合金结合。通过单道次高轧制下压量对晶粒进行细化并进行后续热处理,获得了等轴晶与超细纤维状晶粒组成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使得7系铝合金抗拉强度为400MPa,延伸率达到了18.5%,而且具有优异的抗弯性能。

    一种焊接接头微区力学性能的等效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18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11158.6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接头微区力学性能的等效测试方法,提供平板状焊接试样,建立拉伸力学性能数据与焊接热循环曲线和/或最高温度的对应关系数据库;取与焊接试样同材质的待测试样,以目标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同时,监测待测试样上目标微区的温度变化情况,获得目标微区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和/或最高温度;将焊接热循环曲线和/或最高温度与对应关系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目标微区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的方法对焊接接头微区的力学性能预测效率高、准确可靠。

    一种基于电弧增材制造提高7系铝合金韧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6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947187.0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弧增材制造提高7系铝合金韧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阶段;S2:材料制备;S3:晶粒细化;S4:热处理强化。按照材料设计比例,通过控制焊接工艺参数,逐层堆焊将7系铝合金与5系铝合金结合。通过单道次高轧制下压量对晶粒进行细化并进行后续热处理,获得了等轴晶与超细纤维状晶粒组成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使得7系铝合金抗拉强度为400MPa,延伸率达到了18.5%,而且具有优异的抗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