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膨胀和泊松比可同时调控的三维超材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086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45049.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膨胀和泊松比可同时调控的三维超材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为由多杆件固定连接组合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且其杆件的组成材料为热膨胀和泊松比均为正值的两种不同的常见材料。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可实现热膨胀和泊松比两种性能的同时调控,在高度方向上可实现正、零或负的热膨胀系数值,以及正或负的泊松比值,且两种性能可以进行组合设计。本发明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得到了两种性能的理论公式,定量分析了两种性能与结构中各角度和各杆件长度之间关系,根据工程应用需求给出的热膨胀及泊松比的设计值。通过改变各杆件的角度与长度,结构可以实现两种性能的精细化控制。

    基于H型安全气囊的行人头部损伤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1692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18636.7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H型安全气囊的行人头部损伤防护系统,公开了一种安装于乘用车发动机罩后端的行人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系统。本系统由安装盒、气体发生器、导气管、拉绳、气囊以及气体发生器组成,在车辆碰撞到行人并满足气囊的触发条件时,气囊在充气装置的作用下,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H型气囊,气囊膨胀、展开,并覆盖挡风玻璃、A柱以及翼子板区域,能够在行人与车辆碰撞事故中降低行人的头部损伤风险。

    等电位带电作业间隙的击穿电压计算方法及计算机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6709.6

    申请日:2024-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电位带电作业间隙的击穿电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等电位带电作业间隙的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得到间隙的电势分布;S2、根据电势分布得到最小电晕起始电压;根据最小电晕起始电压考虑累积概率分布得到第一电晕起始电压;S3、构建先导压降模型;根据先导压降模型得到先导压降;根据第一电晕起始电压得到末跃长度;S4、根据第一电晕起始电压、先导压降和末跃长度得到等电位带电作业间隙的最小击穿电压和50%击穿电压。本发明的方案为输电线路设计和线路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出等电位过程的放电电流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70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96285.5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出等电位过程的放电电流测量装置,屏蔽外壳包括屏蔽桶、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均压环包括漏斗形外壳和空心圆环;屏蔽桶内由隔板分割为设备室和电阻室;测量电阻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电极设于第一均压环漏斗形外壳的窄口端;第二电极卡设于中空绝缘塞并连接至测量电阻第二端;测量设备设于设备室,连接至测量电阻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电极用于接收间隙击穿产生的放电电流并将其引入屏蔽外壳;测量电阻用于接收来自屏蔽外壳的放电电流并将其引入第二电极。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出等电位过程的放电电流测量系统。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出等电位过程的放电电流测量方法。

    一种热膨胀和泊松比可同时调控的三维超材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08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545049.0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膨胀和泊松比可同时调控的三维超材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为由多杆件固定连接组合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且其杆件的组成材料为热膨胀和泊松比均为正值的两种不同的常见材料。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可实现热膨胀和泊松比两种性能的同时调控,在高度方向上可实现正、零或负的热膨胀系数值,以及正或负的泊松比值,且两种性能可以进行组合设计。本发明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得到了两种性能的理论公式,定量分析了两种性能与结构中各角度和各杆件长度之间关系,根据工程应用需求给出的热膨胀及泊松比的设计值。通过改变各杆件的角度与长度,结构可以实现两种性能的精细化控制。

    基于H型安全气囊的行人头部损伤防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320189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399372.8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基于H型安全气囊的行人头部损伤防护系统,包括气囊、拉绳、导气管、安装盒以及气体发生器,气囊可由至少两片织物在边缘进行缝合,气囊可经过折叠后放置于安装盒中,安装盒放置于发动机罩后端的流水槽中对正于车辆纵向中截面的位置,中间开有安装孔,用来安装气体发生器;安装盒安装于发动机罩后端,底部中间位置开有进气口,且充气口与气体发生器密封连接,在车辆碰撞到行人并满足气囊的触发条件时,气囊在充气装置的作用下,气体通过导气管进入H型气囊,气囊膨胀、展开,并覆盖挡风玻璃、A柱以及翼子板区域,能够在行人与车辆碰撞事故中降低行人的头部损伤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