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0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9350.9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熔融输运制备黑磷晶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金属铋和碘按比例混合并置于反应器中,通过热处理进行相应反应,获得相应组分的铋‑碘熔融混合物;然后,将红磷和熔融混合物按比例密封在反应器中,通过热处理进行相应反应,得到黑磷晶体。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组分配比以及升温、保温和降温程序,可以实现最低温度270℃下的黑磷制备。本申请制备的黑磷晶体纯度高、结晶性好,并且制备过程中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对设备相对要求低,容易实现,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5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6181.X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湖北三峡实验室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均匀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酸铁锂和一定浓度的聚丙烯酸(PAA)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羧基化磷酸铁锂;将正硅酸乙酯(TEOS)与氨水混合,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得到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氨基与羧基发生偶联,产生化学键,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均匀且稳定的结合在磷酸铁锂表面。本发明利用氨基与羧基偶联反应,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均匀且稳定修饰在磷酸铁锂表面,避免材料在表面发生脱落。通过该方法改性后的磷酸铁锂材料导电性增大,比容量和倍率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可达160.3~162.7 mAh/g,在2C倍率下比容量达139.2~140.8mAh/g。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7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1787.7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湖北三峡实验室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7/00 , C22B26/12 , H01M10/54 , C01D15/08 , C22B3/18 , C22B47/00 , C22B23/00 , C22B3/44 , C22B3/38 , C01G51/10 , C01G53/10 , C01G45/02 , C22B3/08 , C2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废富锂锰基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的方法,采用湿法萃取回收联合微生物提取金属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先通过酸浸提锂,沉锂得到碳酸锂产品,再采用Mn元素还原细菌进行选择性提锰,将4价锰浸出转化为2价锰离子,加入氢氧根沉淀,得到氢氧化锰。滤液中存在的镍、钴,通过萃取剂分离,最终得到硫酸镍、硫酸钴产品。由此,实现锂、锰、镍、钴元素的全部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3749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263085.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25/45 , B82Y40/00 , H01M10/0525 ,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锰铁锂前驱体的制备及使用其制备磷酸锰铁锂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焦磷酸铁作为液相法制备磷酸锰铁锂的铁源,通过调节pH值使焦磷酸铁溶解,再和可溶性锰源、可溶性磷源和有机还原剂均匀混合后,控制混合溶液pH值使其澄清;将用水合肼或乙二胺等强碱快速控制该混合溶液pH值至近中性共沉淀形成了磷酸锰铁锂前驱体。最后用该前驱体、锂源和水溶性碳源等混合,在高温下煅烧制备了磷酸锰铁锂材料。本发明方法突破仅以焦磷酸铁为固相法铁源的常规操作,解决了磷酸锰铁锂制备中锰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制备得到的磷酸锰铁锂中锰铁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9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47615.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金属源、表面活性剂、碱源、含有机小分子阴离子的可溶性盐溶于溶剂中,充分搅拌后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热反应,离心干燥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为插层有机小分子的球状水滑石前驱体;将所述的水滑石前驱体与锂源、磷源进行充分混合研磨,在保护性气氛下高温煅烧,自然降温后得到球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于水滑石前驱体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其层与层之间的间隙有效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利用水滑石层板金属元素组成和比例的可调性向磷酸铁锂引入金属离子,有利于减少电极极化,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91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50070.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预锂化试剂与锂化催化剂制备预锂化剂与锂化催化剂复合材料Li2Y/MC;锂源、磷酸铁以及碳源制备球形磷酸铁锂/碳正极材料;球形磷酸铁锂/碳正极材料与Li2Y/MC焙烧得到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改性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具有核‑壳结构,磷酸铁锂/碳为内核,Li2Y/MC为包覆层。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包覆层能够在较低的电压下分解,释放出的活性锂离子优先参与电池嵌入/剥离过程中的副反应,从而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圈可逆比容量,避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持续高压快充的条件下因不可逆的锂离子损失导致晶体结构发生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2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66245.7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兴发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1B2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黑磷中金属杂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黑磷加入到酸性溶液中,混合后离心处理;结束后将黑磷加入到碱性溶液中,混合后离心处理;结束后将黑磷加入到有机溶液中,混合后离心处理;结束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后,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处理成本低、易实现规模化、工艺操作简洁,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黑磷中的锡、铁、铬、锰、铜、钛等金属杂质,得到纯度更高的黑磷,对于获取高纯度黑磷应用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8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86065.7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兴发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7/185 , B01J37/00 , B01J37/34 , C01B15/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60修饰的黑磷改性铝载钯基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涉及以下步骤:S1、制备黑磷微粉;S2、制备纳米黑磷分散液;S3、制备纳米黑磷‑C60分散液;S4、改性铝载钯基催化剂;S5、利用改性铝载钯基催化剂催化蒽醌加氢制备双氧水。本发明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可规模化制备等优点,所得改性铝载钯基催化剂或者Pd/Al2O3‑BP/C60在蒽醌加氢制备双氧水反应中活性高、氢效稳定、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1992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90299.X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湖北三峡实验室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 C01B25/4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磷改性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有机碳源和分散在锂离子溶液中的黑磷砂磨,再与其他锂源、铁源、磷源砂磨混合,通过采用简单易行的固相法制备磷改性碳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工艺成熟,成本较低,与现有磷碳包覆方法相比具备可实施性,对现有生产的工艺指导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制备得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表面生成的磷改性碳包覆层为红磷、黑磷和碳复合包覆层,生成稳定的磷碳导电网络结构,并使用红磷和黑磷复配,抑制黑磷的氧化,使得黑磷/碳复合材料表现出极佳的电化学性能,即使在长循环1000圈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循环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3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124732.8
申请日:2021-09-25
Applicant: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高效制备黑磷纳米片的装置,其包括恒流电源、电解槽、电解液、惰性电极、固定支架、压力装置(砝码)、黑磷及绝缘过滤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块状黑磷作为工作电极,以惰性材料作为对电极,与有机系电解液共同构建电化学反应体系。相比较于传统的电化学剥离装置,本装置可直接对大块黑磷晶体进行剥离,无需进行破碎处理,单次处理量显著提升。此外,相比较于传统的电极夹子固定方式,压力装置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受到压力装置自身重力作用,剥离过程中黑磷始终与电极保持接触,剥离效率更高,可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剥离不彻底的问题。且一体化的过滤装置,更有利于剥离产物的收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