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6607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59367.3
申请日:2013-05-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迟缓芽孢杆菌及其诱导产生碳酸钙用于地基加固的方法,所述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 UR1C、Bacillus lentus UR9D以及Bacillus lentus UR52已于2012年8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方法为:首先将所述迟缓芽孢杆菌单个菌落分别在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然后分两步进行灌浆,先向泵入去离子水的砂柱中灌注菌液,然后灌注反应液氯化钙和尿素混合溶液,使砂粒-溶液体系中形成微生物-碳酸钙-砂粒固结体,进而增强砂粒的粘结程度和强度;本发明具有固化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4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20838.5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产脲酶微生物:Sporosarcina antarctica UR53、Sporosarcina koreensis UR47、Sporosarcina sp.UR31以及Bacillus lentus UR41已于2012年3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5916、CGMCC No.5915、CGMCC No.5913、CGMCC No.5914,所述产脲酶微生物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将上述四种微生物及微生物Sporosarcina pasteurii和Terrabacter tumescens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菌液,向菌液中加入反应液尿素,然后加入到含重金属的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使混合溶液中形成微生物-重金属絮凝体,进而生成不溶于水的重金属碳酸盐;采用本发明微生物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具有固化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9757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95159.X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清华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用微生物胶结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其材料的原料由骨料与微生物组成,所述微生物为产脲酶的微生物。本发明采用产脲酶微生物的尿素水解反应诱导碳酸钙沉积生成凝胶,完全取代传统胶结充填材料中的水泥基充当煤矿胶结充填的胶凝材料,将骨料采用微生物菌液以及尿素与钙源溶液拌和至所需浓度,配制成煤矿用微生物胶结充填材料。本发明的煤矿用微生物胶结充填材料中微生物的应用替代了水泥基胶结料,减少了大量水泥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了胶结充填材料的成本,保证了充填体的性能满足煤矿充填开采的技术要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胶结充填材料,具有广泛的适用领域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1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08320.1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利用产脲酶微生物和乙酸钙制备高强度微生物砂浆的方法,1、将产脲酶微生物单个菌落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菌液;2、对灌浆模具进行闭水处理,灌入砂粒,封闭灌浆模具,预留进出浆口;3、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0?40L菌液的速度把菌液由进浆口灌入砂样,直至出浆口流出呈黄色的菌液;4、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0?40L的速度灌入0.05?0.1mo1/L乙酸钙固定液;5、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5L的速度灌入反应溶液48h;6、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0?40L的速度灌入0.05?0.1mo1/L乙酸钙固定液;7、重复步骤3到步骤6过程多个循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微生物砂浆,可以在3?8天内到达需要的强度,并且规避了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71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567414.4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位于土中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种封堵修复方法,根据裂缝中地下水的渗出情况,推测渗流路径,然后,根据土的孔隙体积,在需要封堵混凝土裂缝的部位的上游,灌注浓度为2%-20%的营养物质溶液,营养物质为葡萄糖、淀粉、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提取物或马铃薯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其中一种或几种与无机盐组合,具体的组合应该根据土中优势微生物种群来确定,利用本方法不需要对渗漏处进行精确探查,在注入营养液的同时达到渗漏处探查和封堵的目的,同时成本很低且不会破坏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7963C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0109499.8
申请日:2000-07-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B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9/02028 , G01B9/02007 , G01B229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合成波长法实现纳米测量的方法,选择能够获得两个波长λ1和λ2的激光光源,并设计一个参考干涉仪,在参考干涉仪的偏振分光元件外侧放置一个测量镜,使测量干涉仪中测量镜的纳米位移Δl2代表被测位移,上述两个干涉仪的公共参考镜在合成波长量级的范围移动,则测量镜与参考镜之间的位移存在线性关系,即可完成了本发明的测量。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纳米量级的位移测量精度,并且具有较强的环境抗干扰能力,低成本、易于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278057A
公开(公告)日:2000-12-27
申请号:CN00109499.8
申请日:2000-07-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B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9/02028 , G01B9/02007 , G01B2290/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合成波长法实现纳米测量的方法,选择能够获得两个波长λ1和λ2的激光光源,并设计一个参考干涉仪,在参考干涉仪的偏振分光元件外侧放置一个测量镜,使测量干涉仪中测量镜的纳米位移△ι2代表被测位移,上述两个干涉仪的公共参考镜在合成波长量级的范围移动,则测量镜与参考镜之间的位移存在线性关系,即可完成了本发明的测量。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纳米量级的位移测量精度,并且具有较强的环境抗干扰能力,低成本、易于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69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87969.1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MC(Mohr‑Coulomb,莫尔库仑)本构模型实现固结不排水计算的一种巧妙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土的不排水强度参数;根据所计算问题的类别确定对应的等代有效强度指标计算方式,利用对应的等代有效强度指标计算方式计算等代有效强度指标;将等代有效强度指标输入任意能用MC本构模型进行有效应力法计算的有限元软件,从而能够计算实际固结应力对应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完成实际固结应力下的不排水稳定分析计算。由此,该方法可以解决饱和黏性地层中固结应力为任意分布情况下,基坑开挖、地基快速加载等土工结构的不排水稳定分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19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8320.1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4B24/00
Abstract: 利用产脲酶微生物和乙酸钙制备高强度微生物砂浆的方法,1.将产脲酶微生物单个菌落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菌液;2.对灌浆模具进行闭水处理,灌入砂粒,封闭灌浆模具,预留进出浆口;3.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0-40L菌液的速度把菌液由进浆口灌入砂样,直至出浆口流出呈黄色的菌液;4.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0-40L的速度灌入0.05-0.1mo1/L乙酸钙固定液;5.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5L的速度灌入反应溶液48h;6.以每立方米砂样体积每分钟灌入20-40L的速度灌入0.05-0.1mo1/L乙酸钙固定液;7.重复步骤3到步骤6过程多个循环;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微生物砂浆,可以在3-8天内到达需要的强度,并且规避了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41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120838.5
申请日:2012-04-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产脲酶微生物:圆孢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antarctica UR53、韩国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koreensis UR47、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sp.UR31以及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 UR41已于2012年3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GMCC No.5916、CGMCC No.5915、CGMCC No.5913、CGMCC No.5914,所述产脲酶微生物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将上述四种微生物及微生物Sporosarcina pasteurii和Terrabacter tumescens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到菌液,向菌液中加入反应液尿素,然后加入到含重金属的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使混合溶液中形成微生物-重金属絮凝体,进而生成不溶于水的重金属碳酸盐;采用本发明微生物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具有固化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