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微粒诱导击穿闪络试验平台、评估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91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45520.8

    申请日:2023-12-28

    IPC分类号: G01R31/12

    摘要: 本申请涉及高压直流输电设备运行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微粒诱导击穿闪络试验平台、评估方法及存储介质,其中,包括:激励源;气密装置的本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气密装置内设置有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管道GIL模型,GIL模型内布置有高压导体和金属微粒,激励源与气密装置的高压端相连,高压端与高压导体相连;采集件,用于通过观察窗采集金属微粒造成的闪络与击穿电压信息;计算机,用于根据试验任务控制激励源对GIL模型施加激励,并提取金属微粒造成的闪络与击穿电压信息的特征数值,根据特征数值对GIL模型内金属微粒进行危害性评估得到评估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评估GIL中金属微粒的微粒危害性等问题。

    一种微流控芯片流量调节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053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131610.4

    申请日:2016-03-08

    IPC分类号: F16K99/00

    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流量调节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初始流量供应装置和流量调节装置,初始流量供应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流量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薄膜滤波器、微芯片挤压装置以及控制单元,初始流量供应装置向微流控芯片供应恒定流量,微芯片挤压装置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微流控芯片进行挤压,使微流道交替地关闭和打开,产生占空比可调的流量PWM波,薄膜滤波器具有微流道和位于微流道上的带弹性薄膜的腔体,腔体利用弹性薄膜的弹性可改变容积,当液体的输入流量增大时,腔体容纳多余的液体,当液体的输入流量减小时,腔体将容纳的液体排出以补充输出流量,从而稳定输出流量。本发明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微流控芯片的流量调节。

    紧凑型准共光路相移数字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169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121140.4

    申请日:2017-11-1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准共光路相移数字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激光器;平面镜;显微物镜、针孔、准直透镜和线偏振片;非偏振分光棱镜和镀膜反射镜,镀膜反射镜连接压电陶瓷;像感器采集全息图,其中,全息图通过照射到物体上的物光波和被镀膜反射镜反射的参考光波干涉得到,调节载有非偏振分光棱镜的二维旋转调节架调节物光波角度,控制压电陶瓷实现参考光波的移相,通过相移算法以及衍射传播方法对全息图进行分析、重建,获取成像结果。该系统可以通过紧凑布置一个压电陶瓷驱动的镀膜反射镜和非偏振分光棱镜,调节二维旋转调节架,并控制压电陶瓷得到全息图,从而有效提高成像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简单易实现。

    一种PDMS薄膜液容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5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57510.9

    申请日:2016-03-18

    IPC分类号: G01N19/00 G01B11/24 G06T7/00

    CPC分类号: G01N19/00 G01B1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MS薄膜液容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输出压力可调的压力施加模块、观测记录模块和处理分析模块,所述压力施加模块将不同的压力施加到带有PDMS薄膜的半封装微芯片,所述观测记录模块获取所述PDMS薄膜在不同压力下发生变形的薄膜轮廓图像,所述处理分析模块对不同压力下的薄膜轮廓图像进行分析,得到变形后薄膜包裹的体积与所受到的压力的一系列压力/体积对应值,获得压力体积关系曲线,并根据所述压力体积关系曲线得到PDMS薄膜液容与施加载荷压力的压力液容关系曲线。本发明可实现在微流控芯片制作过程中测量微芯片上PDMS薄膜液容,能够在不知道材料参数和薄膜几何尺寸的条件下准确测得薄膜液容。

    准共光路多角度照明数字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169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1163260.0

    申请日:2017-11-2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共光路多角度照明数字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激光器;平面镜;显微物镜、针孔、准直透镜和线偏振片;非偏振分光棱镜和镀膜反射镜;用像感器采集全息图,全息图通过照射到物体上和照射到镀膜反射镜上的光波透射经过非偏振分光棱镜,并控制载有非偏振分光棱镜的二维旋转台转动得到,并对全息图进行衍射重建、频域拼接,获取高分辨率成像结果。该系统使用一个镀膜反射镜和非偏振分光棱镜紧凑布置,将非偏振分光棱镜放置于一个电动二维旋转台上,实现二维旋转,并采用准共光路设计,稳定性很好;两束干涉光来自同一个波前,干涉条纹的对比度很高;且实现角度改变的装置简单紧凑,无需机械运动,易于实用化操作。

    宽视场压缩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861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121148.0

    申请日:2017-11-1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3H1/04

    CPC分类号: G03H1/04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视场压缩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激光器;平面镜;显微物镜、针孔、准直透镜和线偏振片;多个非偏振分光棱镜;像感器,在将待成像物体设置于多个非偏振分光棱镜前,并通过线偏振平面波照明整个待成像物体后,用像感器采集同轴全息图,其中,同轴全息图通过透过物体不同部分的光波被不同位置的非偏振分光棱镜反射得到,并通过压缩感知全息方法对同轴全息图进行分析、重建,获取成像结果。该系统可以通过透过物体不同部分的光波被不同位置的非偏振分光棱镜反射得到同轴全息图,并通过压缩感知全息方法对同轴全息图进行分析、重建,获取成像结果,从而有效扩大成像区域、提高成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简单易实现。

    紧凑型无透镜准共光路离轴数字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861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1121349.0

    申请日:2017-11-1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3H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无透镜准共光路离轴数字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激光器;平面镜;显微物镜、针孔、准直透镜和线偏振片;非偏振分光棱镜和/或镀膜反射镜利用二维旋转调节架微调反射方向;像感器采集离轴干涉全息图,离轴干涉全息图通过照射到物体上的物光波与被镀膜反射镜反射的参考光波干涉得到,物光波和参考光波通过二维旋转调节架调节角度,再对离轴干涉全息图进行分析、重建,获取成像结果。该系统可以通过一个镀膜反射镜和非偏振分光棱镜紧凑布置,且镀膜反射镜和非偏振分光棱镜均可以利用二维旋转调节架微调反射方向,采集离轴干涉全息图,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成像的稳定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简单易实现。

    宽视场压缩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8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1121148.0

    申请日:2017-11-1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3H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视场压缩全息成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激光器;平面镜;显微物镜、针孔、准直透镜和线偏振片;多个非偏振分光棱镜;像感器,在将待成像物体设置于多个非偏振分光棱镜前,并通过线偏振平面波照明整个待成像物体后,用像感器采集同轴全息图,其中,同轴全息图通过透过物体不同部分的光波被不同位置的非偏振分光棱镜反射得到,并通过压缩感知全息方法对同轴全息图进行分析、重建,获取成像结果。该系统可以通过透过物体不同部分的光波被不同位置的非偏振分光棱镜反射得到同轴全息图,并通过压缩感知全息方法对同轴全息图进行分析、重建,获取成像结果,从而有效扩大成像区域、提高成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简单易实现。

    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2627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676415.4

    申请日:2017-08-09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3H1/04 G03H1/08 G03H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系统,该方法通过对波长为λ的激光进行分光,形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通过在待成像透明物体背面的衍射光栅对入射到所述待成像透明物体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衍射调制,形成沿衍射方向的第一级物光波、第二级物光波、第三级物光波;对所述第一级物光波、所述第二级物光波、所述第三级物光波、所述第二光束进行合束,使所述第一级物光波、所述第二级物光波、所述第三级物光波、所述第二光束发生干涉以形成离轴全息图;通过像感器采集所述离轴全息图以形成数字全息成像图。该方法大大提高成像质量,简单易行,对系统稳定性要求不高,且视场扩展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