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1552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427914.0
申请日:2015-07-2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B60T13/12 , B60T8/175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车辆用液压制动力调节装置,它包括一储油室、一压力调节装置、一制动主缸、一左前轮缸、一右后轮缸、一左后轮缸、一右前轮缸、一真空助力器和一制动踏板;储油室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分别与压力调节装置连接,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分别与制动主缸的第一制动液进口和第二制动液进口连接,制动主缸的第一制动液出口和第二制动液出口分别与压力调节装置连接,压力调节装置分别连接左前轮缸、右后轮缸、左后轮缸和右前轮缸,制动主缸还通过真空助力器与制动踏板连接。本发明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192815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154257.8
申请日:2013-04-2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B60T1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制动力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设置一阀口常开的外流式开关电磁阀;以外流式开关电磁阀关闭状态下阀芯的位置为原点,以阀芯开启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外流式开关电磁阀的阀芯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外流式开关电磁阀处于临界开启状态时阀口两侧压差Δp与线圈输入电流I的线性对应关系;根据阀口两侧压差Δp与线圈所通电流I的线性关系,在线圈所通电流I的作用下,使外流式开关电磁阀在限压差的工作模式下工作;根据液流输出压力pout与线圈输入电流I的线性对应关系实现对液流输出压力pout线性、精确地控制。本发明能实现对液压制动力线性、精确地调节,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制动系统使用的外流式开关电磁阀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267459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110127048.5
申请日:2011-05-1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CPC分类号: Y02T10/727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驱动车辆的驱动防滑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包括驱动电机、轮速传感器、驱动防滑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的电机驱动车辆防滑调节控制系统;1)轮速传感器将采集到的非驱动轮角速度发送至驱动防滑控制器,由车速计算模块根据非驱动轮角速度得到电机驱动车辆的行驶速度;2)由车辆加速度计算模块根据行驶速度得到纵向加速度;3)另外两个轮速传感器将采集到的驱动轮角速度发送至驱动防滑控制器中的滑移率计算模块,得到驱动轮的纵向滑移率和纵向滑移率导数;4)目标驱动力计算模块利用行驶速度、纵向加速度和驱动轮纵向滑移率得到此时的目标驱动力矩;5)电机控制器根据目标驱动力矩得到电机力矩命令值,完成驱动防滑调节。本发明能广泛应用于电机驱动车辆的防滑控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015528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27914.0
申请日:2015-07-2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B60T13/12 , B60T8/1755
CPC分类号: B60T13/12 , B60T8/175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车辆用液压制动力调节装置,它包括一储油室、一压力调节装置、一制动主缸、一左前轮缸、一右后轮缸、一左后轮缸、一右前轮缸、一真空助力器和一制动踏板;储油室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分别与压力调节装置连接,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分别与制动主缸的第一制动液进口和第二制动液进口连接,制动主缸的第一制动液出口和第二制动液出口分别与压力调节装置连接,压力调节装置分别连接左前轮缸、右后轮缸、左后轮缸和右前轮缸,制动主缸还通过真空助力器与制动踏板连接。本发明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267459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127048.5
申请日:2011-05-1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B60W30/00 , B60W40/105 , B60W40/107 , B60W40/103 , B60L15/28
CPC分类号: Y02T10/727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驱动车辆的驱动防滑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包括驱动电机、轮速传感器、驱动防滑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的电机驱动车辆防滑调节控制系统;1)轮速传感器将采集到的非驱动轮角速度发送至驱动防滑控制器,由车速计算模块根据非驱动轮角速度得到电机驱动车辆的行驶速度;2)由车辆加速度计算模块根据行驶速度得到纵向加速度;3)另外两个轮速传感器将采集到的驱动轮角速度发送至驱动防滑控制器中的滑移率计算模块,得到驱动轮的纵向滑移率和纵向滑移率导数;4)目标驱动力计算模块利用行驶速度、纵向加速度和驱动轮纵向滑移率得到此时的目标驱动力矩;5)电机控制器根据目标驱动力矩得到电机力矩命令值,完成驱动防滑调节。本发明能广泛应用于电机驱动车辆的防滑控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55603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5013.7
申请日:2012-01-1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ABS压力调节器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包括具有液压ABS功能的压力调节器、制动主缸、主缸真空助力器、驱动电机、制动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制动主缸出油管路上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在ABS压力调节器中的一个前轮轮缸处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两传感器的信号均反馈给制动控制器,驱动电机由电机控制器控制,制动控制器与整车控制器进行CAN通讯,整车控制器与电机控制器进行CAN通讯。压力调节器控制左前轮-右后轮、右前轮-左后轮两路制动油路。本发明运用电机回馈制动力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利用ABS压力调节器实现轮缸压力的增加、保持、减小,保证行车安全,可以实现制动能量回收与ABS一体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133891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053564.8
申请日:2011-03-0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H型管路布置能量回馈式电动汽车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调节器的右前轮-左前轮制动油路与制动主缸之间的管路上增设一号高速开关阀;右前轮-左前轮制动油路中增加一条具有二号高速开关阀、三号高速开关阀和中压蓄能器的支路;压力调节器的右后轮-左后轮制动油路与制动主缸相连的管路上设置一主缸压力传感器;右前轮轮缸和左前轮轮缸上分别设置一轮缸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制动能量回馈与ABS一体化控制,不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制动性能符合法规要求,改善了车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混合动力车辆、纯电动车辆系统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效率,因此,可广泛用于车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81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141423.6
申请日:2012-05-08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驱动汽车混合制动相平面防抱死控制方法,它基于相平面原理建立以轮胎纵向滑移率为控制目标的相平面关系式,依据制动力矩频率,将目标总制动力矩分为由摩擦制动提供的稳定成分和电机制动提供的波动成分;根据四个轮速传感器采集的车轮角速度,分别计算出车辆纵向速度,车速加速度和每个车轮的轮胎纵向滑移率,进而计算每个车轮所需的电机制动力矩和摩擦制动力矩,电机控制器根据所需电机制动力矩控制电机输出相应的力矩,制动阀根据所需摩擦制动力矩控制制动气室调节摩擦制动力矩,从而使轮胎纵向滑移率快速、准确地收敛到最优滑移率,实现路面附着系数的最大化利用。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驱动汽车的制动防抱死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765378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241568.3
申请日:2012-07-12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ABS/TCS/ESP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所述液压制动系统包括制动主缸,制动踏板,压力调节器和前、后轮制动轮缸;所述液压制动系统还包括一液压阀块,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与所述液压阀块连接的回馈控制器;所述液压阀块包括两条制动油路,被两条所述制动油路共用的踏板模拟器,设置在任一所述制动油路上的主缸压力传感器和轮缸压力传感器;所述回馈控制器包括通讯模块、压力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且能够保障驾驶员有与传统踏板同样的感觉,它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133891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53564.8
申请日:2011-03-0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H型管路布置能量回馈式电动汽车液压制动防抱死系统,其特征在于:压力调节器的右前轮-左前轮制动油路与制动主缸之间的管路上增设一号高速开关阀;右前轮-左前轮制动油路中增加一条具有二号高速开关阀、三号高速开关阀和中压蓄能器的支路;压力调节器的右后轮-左后轮制动油路与制动主缸相连的管路上设置一主缸压力传感器;右前轮轮缸和左前轮轮缸上分别设置一轮缸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制动能量回馈与ABS一体化控制,不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制动性能符合法规要求,改善了车辆燃油经济性,降低了混合动力车辆、纯电动车辆系统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效率,因此,可广泛用于车辆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