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颗粒制备生产线及其气固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888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913032.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颗粒制备生产线及其气固分离装置,后者包括: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具有密闭的粉体容纳空间,所述支撑筒通过进气口与上游设备的尾气管道相连通,所述支撑筒通过出气口与尾气处理装置相连通;振打组件,所述振打组件在动力元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筒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个竖直延伸、并列放置的布袋组,各所述布袋组与所述振打组件传动连接,以便通过所述振打组件的往复运动对各所述布袋组进行振打。解决了布袋过滤面积较小、容易产生固相沉积的技术问题。

    一种定量分析SiC-SiO2混合组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894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711447283.4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分析SiC‑SiO2混合组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取质量为m1的SiC‑SiO2混合粉末样品,将所述SiC‑SiO2混合粉末样品和NaOH作为反应体系,并称取反应前所述反应体系的总质量m2;步骤S2:将所述反应体系于无氧的密封环境下发生高温熔融反应;其中,所述高温熔融反应条件为:在90min内由0℃匀速升温至320℃~350℃,再保温反应20min;步骤S3:称取反应后的反应体系的总质量m3,通过计算公式得到SiO2的质量百分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量分析SiC‑SiO2混合组分的方法,分析过程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影响因素少,定量分析结果精确度高、重复性好。

    一种含复合碳化物包覆层的包覆燃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983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56607.1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复合碳化物包覆层的包覆燃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陶瓷燃料核芯,在所述陶瓷燃料核芯外依次包覆的疏松热解炭层、内致密热解炭层、复合碳化物包覆层和外致密热解炭层,所述复合碳化物包覆层选自碳化硅、碳化锆、碳化铌、碳化钽和碳化钛中的两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新一代超高温核能系统的包覆燃料颗粒,通过材料筛选组合和显微结构设计,提出在微观层面构筑具有优异高温力学性能和耐辐照性能的新型碳化物包覆层体系,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包覆燃料颗粒为下一代新型超高温核能系统核燃料元件的制备提供技术储备。

    一种定量分析SiC-SiO2混合组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894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1447283.4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分析SiC-SiO2混合组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取质量为m1的SiC-SiO2混合粉末样品,将所述SiC-SiO2混合粉末样品和NaOH作为反应体系,并称取反应前所述反应体系的总质量m2;步骤S2:将所述反应体系于无氧的密封环境下发生高温熔融反应;其中,所述高温熔融反应条件为:在90min内由0℃匀速升温至320℃~350℃,再保温反应20min;步骤S3:称取反应后的反应体系的总质量m3,通过计算公式得到SiO2的质量百分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量分析SiC-SiO2混合组分的方法,分析过程简单、操作简单安全,影响因素少,定量分析结果精确度高、重复性好。

    一种多孔碳化硅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268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408456.6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碳化硅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层可以在固定床、流化床等反应器中沉积在平面、曲面或球形颗粒基底上。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控制反应体系中氢气的体积分数≤30%,将所述多孔碳化硅涂层的前驱体原料蒸汽通过载带气体进入反应器进行热解反应,沉积后得到碳化硅和碳的混合涂层;将制备的所述混合涂层进行氧化除碳处理,得到多孔碳化硅涂层。所述涂层厚度为100nm~1mm,孔隙率为10%~80%,涂层和基体结合紧密。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工艺操作便捷,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得多孔碳化硅涂层在尾气处理,催化载体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一种大规模连续制备包覆颗粒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39897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438361.9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62 G21C21/00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规模连续制备包覆颗粒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包覆炉、冷却炉、固体副产物处理装置以及气体副产物处理装置;所述包覆炉,用于包覆颗粒;所述冷却炉,用于冷却包覆后的颗粒;所述固体副产物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包覆炉在包覆颗粒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副产物;所述气体副产物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所述包覆炉在包覆颗粒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副产物。本发明的连续制备包覆颗粒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批量生产,即单批次制备,两次之间有一定时间间隔,均有升温和降温过程,同时规模较小,没有完全脱离实验室研究性质,无法做到真正的工业连续化制备的问题。

    一种碳化硅纳米颗粒的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222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7741.7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颗粒的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法,将前躯体材料六甲基二硅烷加热产生蒸汽,通过气体载带的方式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前躯体蒸汽在高温区发生热解反应,形成碳化硅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在流化气体的作用下输运至反应器上部,通过负压装置吸出,收集得到碳化硅纳米粉体;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热处理,得到结晶良好的碳化硅纳米颗粒。所得碳化硅纳米颗粒为立方相碳化硅,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径分布窄,颗粒尺寸在5~300纳米可调。通过调节反应气氛,得到纯碳化硅、富硅或富碳的碳化硅纳米颗粒。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工艺操作便捷,成本低,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66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36382.7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通过控制流化管的加热方式,使其在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形成上部低温区、中部高温区和下部低温区;催化剂颗粒在流化气体作用下于下部低温区和中部高温区进行流化,并在中部高温区形成催化剂纳米液滴;制备碳化硅的前驱体原料蒸汽通过载带气体进入中部高温区热解,与催化剂纳米液滴结合产生晶核;晶核被气流带至流化管上部低温区,经生长、结晶形成碳化硅纳米线。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工艺操作便捷,成本低,催化剂为固体颗粒形式,一次可较大量放入也可后期补充,碳化硅纳米线产物可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负压吸出,实现连续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