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块柔性化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48963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010392555.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块柔性化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包括:设备机架,安装于所述设备机架上的多控制系统,与所述多控制系统连接的操作系统、同步带传动模块、多减速传动模块、直流导轨往复运动模块、二维移动平台运动模块,其中,所述同步带传动模块、多减速传动模块、直流导轨往复运动模块、二维移动平台运动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设备机架上。本发明具备柔性化、模块化等特点,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控制系统,学生可直观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要素,掌握典型的传动机构,熟悉系统的电路结构,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应用,应用不同的运动控制器,系统掌握不同执行机构的运动控制方法。

    一种超声显微成像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76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11863.3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声显微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显微成像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利用聚焦超声换能器产生的瑞利波进行盲区内缺陷检测,并将瑞利波转换得到的反射纵波与界面反射纵波进行干涉,最终对超声波信号的幅值进行叠加,得到反映缺陷真实尺寸和形貌信息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扫描图像。该方法适用于反射模式的高频超声显微成像检测系统,能够实现材料或结构盲区内缺陷的成像检测,有效弥补传统超声显微成像系统在检测盲区内缺陷时存在成像对比度差,缺陷定量困难等问题。

    一种全向移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97509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54033.2

    申请日:2021-1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向移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全向移动底盘组件、立柱支撑组件、以及骨盆辅助运动机构;全向移动底盘组件包括弧形底盘、呈三角形布设于弧形底盘下底面的多个全向轮、布设于相邻两全向轮之间的万向脚轮、设置于弧形底盘两端的配重块、第一驱动电机、超声波传感器、以及架设于弧形底盘的电控装置,超声波传感器及第一驱动电机分别与电控装置电连接。以此结构设计的全向移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能够通过全向移动底盘组件的设置,并配合立柱支撑组件和骨盆辅助运动机构,方便灵活的帮助具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独立完成室内移动训练,帮助其进行下肢康复训练。

    多模块柔性化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489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92555.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块柔性化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包括:设备机架,安装于所述设备机架上的多控制系统,与所述多控制系统连接的操作系统、同步带传动模块、多减速传动模块、直流导轨往复运动模块、二维移动平台运动模块,其中,所述同步带传动模块、多减速传动模块、直流导轨往复运动模块、二维移动平台运动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设备机架上。本发明具备柔性化、模块化等特点,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的控制系统,学生可直观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要素,掌握典型的传动机构,熟悉系统的电路结构,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应用,应用不同的运动控制器,系统掌握不同执行机构的运动控制方法。

    高精度针阀体喷孔研磨加工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2706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310013232.6

    申请日:2013-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针阀体喷孔研磨加工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本控制系统包含一个嵌入式控制器、一块键盘和控制按键面板、一个LCD显示器、一个LCD控制器、三个扩展I/O接口模块、一个I/O接口模块、一个SDRAM、一个NAND FLASH、两个A/D转换接口、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一个位置传感器、一个加工截止阀、一个相关加工设备组和一个流量计。采用基于精简指令结构RISC的嵌入式ARM控制器与强实时性嵌入式操作系统ReWorks的相结合的基本环境。采用存储于嵌入式控制器上的逻辑控制主程序和流量处理子程序来实现加工控制方法。理想情况下,经加工后的针阀体喷孔的流量一致性可达±0.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他高精度实时加工的控制领域。

    高精度针阀体喷孔研磨加工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2706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013232.6

    申请日:2013-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针阀体喷孔研磨加工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本控制系统包含一个嵌入式控制器、一块键盘和控制按键面板、一个LCD显示器、一个LCD控制器、三个扩展I/O接口模块、一个I/O接口模块、一个SDRAM、一个NANDFLASH、两个A/D转换接口、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一个位置传感器、一个加工截止阀、一个相关加工设备组和一个流量计。采用基于精简指令结构RISC的嵌入式ARM控制器与强实时性嵌入式操作系统ReWorks的相结合的基本环境。采用存储于嵌入式控制器上的逻辑控制主程序和流量处理子程序来实现加工控制方法。理想情况下,经加工后的针阀体喷孔的流量一致性可达±0.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他高精度实时加工的控制领域。

    智能柔性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8829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98274.8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柔性机电一体化通用教学平台,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机器人分拣系统、智能立体仓库和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机器人分拣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分拣系统装配工件,并控制所述机器人分拣系统将装配完成的工件输送至所述智能立体仓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教学实训设备的限制,未能很好地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机电智能制造技术,培养的学生中出现了技能单一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能满足院校及社会需求。

    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583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00625.X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全向移动平台、坐站转移机构和骨盆支撑机构,所述坐站转移机构垂直安装于所述全向移动平台上,所述骨盆支撑机构垂直安装于所述坐站转移机构上,且所述骨盆支撑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坐站转移机构升降运动;所述坐站转移机构用于为所述骨盆支撑机构提供升降运动的力,以辅助用户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和坐站转移训练。本发明整机小巧灵便,成本低,方便家庭环境使用,符合人体运动需求,能够帮助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独立完成室内移动、坐站转移、日常生活任务和步行训练,帮助其改善生活质量,替换照护家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家庭负担。

    软体机器人臂形测量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73540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00614.1

    申请日:2020-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体机器人臂形测量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软体机器人在纯色背景下的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增加软体机器人的对比度,获得软体机器人的预处理图像;对预处理图像采用预设方式进行分割处理,获得软体机器人的分割图像;对分割图像进行轮廓识别,获得软体机器人的边缘轮廓图像;对边缘轮廓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软体机器人的侧边图像数据;根据侧边图像数据,采用数据拟合方法获得软体机器人的弯曲半径。本发明在非接触条件下对软体机器人臂形进行测量,对软体机器人本身未附加任何约束力;对获得的测量结果可直观实时显示,从而可以对软体机器人进行实时的控制,提高软体机器人的运动精度。

    并联连续型机器人及其机械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546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525575.X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连续型机器人,包括机械臂和控制部件;机械臂包括一末端刚性平台、分别与末端刚性平台的各一端连接的两块柔性板、分别与各柔性板远离末端刚性平台的一端连接的两个驱动部件,各驱动部件均包括具有编码器的伺服电机和具有滚珠丝杠和套设于滚珠丝杠上的滑台构成的丝杆滑台模组,滚珠丝杠所与述伺服电机连接,滑台与柔性板连接;控制部件与各伺服电机连接,控制部件根据获取的运动的目标位置运用运动学模型计算出相应柔性板需要移动的距离,进而控制相应伺服电机转动以驱动对应柔性板移动所需要的距离,从而使得末端刚性平台到达目标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并联连续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及并联连续型机械臂。其结构简单,负载高,易于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