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0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26914.X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拟多场耦合下软土隧道渗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模型试验仪器技术领域。包括试验箱体、试验软土、注水装置、集水装置、加热装置、加压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试验箱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试验软土填充于容纳空间,隧道模型上设置有隧道渗漏孔。注水装置与容纳空间连通;集水装置通入到隧道模型内。加热装置环绕设置在隧道模型的外周。加压装置设置在试验箱体顶部。数据采集装置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控制装置与数据采集装置电连接。注水装置、加热装置和加压装置分别对隧道模型施加的水、热、土等多种影响因素,为隧道模型营造多场耦合下运维环境,解决了现有的试验模拟装置的模拟条件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5165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778681.8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质灾害和工程安全监测智能预警方法以及系统,涉及地质灾害预警技术领域,解决了设置单一阈值来判断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忽略了不同监测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误报或漏报的问题,其方法包括:获取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相关参数的所有监测数据;根据不同位置地质灾害相关参数预设的数据区间范围以及数据变化率区间范围与警告级别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不同位置的警告级别;根据警告级别与隧道内外联动响应方案的对应关系以及所分析确定的警告级别,分析确定隧道内外联动响应方案;执行隧道内外联动响应方案。本申请具有如下效果:提高地质灾害和工程安全事故的预防、监测和应急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9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807129.7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F30/23 , G06Q10/047 , G06Q50/08 , G06V20/52 , E21F17/18 , G01V3/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盾构隧道灾害快速检测评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盾构隧道在灾后其内部环境以及结构情况发生巨大变化,如果不经预判即启动相关隧道检测机器,无法顺利获取内部的检测评估结果的问题,其方法包括:启动爬壁机器人按照所规划路线进入灾害区域,识别处理获取灾害相关图像信息,且同步启动预设于爬壁机器人上的电磁信号采集处理装置作灾害电磁信号识别处理并通过预设的灾害中心确定算法确定灾害中心位置;分析确定灾害作用等级。本申请具有如下效果:使用爬壁机器人提升隧道灾害检测范围,降低灾害检测时间的效果,间接提高了对盾构隧道灾后结构安全性的全面评估的效率,为隧道的修复和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7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82572.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锈蚀程度对钢纤维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的表征方法,解决了依赖传统实验测试方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且难以全面准确反映锈蚀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复杂影响的技术问题,其方法包括:将取出完成单拉试验操作的钢纤维逐一执行预设的酸洗操作,根据酸洗操作前后的钢纤维的质量变化,逐一计算得到不同锈蚀程度的钢纤维的质量损失率;采用预设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锈蚀程度下对应的界面粘结强度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界面粘结强度与锈蚀程度之间的数学表达式。本申请具有如下效果:多方面综合评估锈蚀对钢纤维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33882.0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铁隧道余热存储利用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地下结构能源储能控制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获取预设能源隧道的运行触发信息;根据运行触发信息控制预设的回收系统启动以获取能源隧道的空气温度数据库信息;根据空气温度数据库信息和预设的相变温差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回收系统的温度相变区间信息;根据空气温度数据库信息和温度相变区间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回收系统的相变温度信息;根据相变温度信息控制回收系统调节预设的潜热性功能流体的温度以回收能源隧道的余热,并控制回收系统将余热传输至预设的储能端进行分配利用。本申请具有提高地铁隧道余热的回收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47926.5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6N20/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热能利用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土木建筑与能源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获取预设换热系统的开启触发信息;根据开启触发信息控制预设的监测系统获取系统运行参数信息;获取换热系统的调控影响参数信息;根据调控影响参数信息和系统运行参数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调控参数信息;根据系统调控参数信息控制换热系统进行换热,并继续控制监测系统获取系统运行参数信息以循环优化系统调控参数信息。本申请具有提高换热系统的能效比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91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27365.3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智能动态调控的变物性能源桩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桩体,埋于地面以下;回填变物性材料,位于桩体内;反应器,内部存在沸石;冷凝系统和蒸发系统,均与反应器连通;热交换系统,内部存在循环介质;分别位于桩体和反应器内;沸石吸收热交换系统的第二部分的热能后,发生脱附反应形成蒸气,并被冷凝系统冷凝;沸石吸附蒸发系统蒸发的蒸气后,发生吸附反应并释放热能而传导至热交换系统的第二部分。本申请的综合利用系统形成两个传热过程,回填变物性材料分别发生释放潜热和吸收潜热,回填变物性材料不会完全改变形态,而保持可逆状态,提高了可智能动态调控的变物性能源桩综合利用系统的运行寿命,具有更好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65486.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6 , G06Q10/0639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盾构施工近接既有地下结构的韧性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信息参数,对每个信息参数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赋值,得到韧性指标矩阵;对韧性指标矩阵进行权重分析,得到综合最优组合权重值,对综合最优组合权重值进行连续评估计算,得到多指标复合性能值;对多指标复合性能值进行韧性联合评估计算,得到最大损伤角度的第一韧性评估值和累计损伤角度的第二韧性评估值;根据第一韧性评估值和第二韧性评估值,得到盾构施工近接既有地下结构的韧性评估结果,增加了韧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增加了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2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0732208.1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深圳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海洋结构‑土体动力响应的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所述试验系统包括:海水调配装置、造浪装置、引流槽、试验模型箱、消波装置以及主控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试验系统不仅可以模拟海洋结构的动力响应,还可以同时模拟土体的动力响应,为相关土力学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数据支持;本发明所提供的试验系统具有两个试验模型箱,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在进行一种试验时,可以在另一个试验模型箱准备其他试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同时,通过试验模型箱的设置,可以实现在不同方向上以及不同海水深度的波浪荷载动力响应,为更全面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00344.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热害和冻害治理系统,涉及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包括防水板、隔热层、换热管、储水箱、加热设备和水泵;防水板用于固定设置在隧道混凝土衬砌内壁上,隔热层用于固定设置在防水板远离隧道混凝土衬砌内壁的一侧,换热管铺设在防水板和隔热层之间,且位于隧道两端之间均具有换热管;储水箱用于设置在隧道外,加热设备的加热端用于设置在储水箱内,储水箱内盛放有换热介质,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水箱连接并连通,且水泵的出水口用于与换热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换热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储水箱连通。完成对隧道洞口和中部的温度调整,提供长期运行稳定性,且保证围岩安全情况下,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