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5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15280.0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液回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从乳化泵出液口处安装分支管路,分支管路连通主进液管路与回液泵箱,分支管路中并联安装卸压装置和泵液装置,在工作面支架进液口处通过三通和第一截止阀连接主进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步骤2:停止乳化泵运行,打开分支管路上的卸压装置,将进液管路中的压力卸载;步骤3:关闭分支管路上的卸压装置,打开支架进液口处第一截止阀,连通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运行分支管路中的泵液装置,将主进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中的乳化液回抽至回液泵箱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主进液管路内无液无压或少液无压,减少乳化液的浪费,并且能够有效改善现场作业环境,节约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15471.9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V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内高耦合微震信号采集装置及方法,属于微震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三个结构单元,第一个为岩体铆固机构,该机构配备有外套筒、尖端头、固定盖和预紧螺栓;第二个为耦合降噪机构,该机构配备有探棒、料浆腔、隔板和注浆管;第三个为传感器控制机构,该机构配备有内套筒、固定内板、传导螺栓、弹簧和空腔导管;在岩体内钻打孔后通过岩体铆固机构、耦合降噪机构及传感器控制机构间协调作业,完成对微震传感器的可回收式高强耦合、低噪固定安装。本发明适用于隧道、矿山等进行的微震监测工程,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岩体内对微震传感器噪音干扰多、回收难度大及成本高的问题,满足了微震高效监测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11025.7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聂云辉 , 余国锋 , 郑晓亮 , 任波 , 蔡志良 , 韩云春 , 段昌瑞 , 罗勇 , 童政 , 肖殿才 , 李琰庆 , 丁云 , 黄刚 , 康志鹏 , 任帅 , 徐一帆 , 赵靖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设备集中管控方法及系统,涉及远程控制技术领域,获取采煤机的采煤量、采煤机与转载机的第一距离、转载机与破碎机的第二距离以及破碎机与输送机的第三距离,根据所述采煤量、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以及所述第三距离控制转载机、破碎机、输送机的启停;本发明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多个设备的协同控制,进而实现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协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04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513624.3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让压高强砼骨架巷旁支护体,包括组合定位抗压结构、钢管砼骨架结构和让压限位装置;本发明的矿用钢管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内增设金属骨架,形成“钢管‑钢筋骨架‑混凝土”整体承载的钢管砼骨架结构,提高其承载力的同时增强其抗侧压能力;利用让压限位装置的让压阻尼片,可实现柔性让压承载,同时限位支撑控制顶板沉降,与钢管砼骨架结构形成“柔‑强”组合支护,实现前期变形能力强和后期支护阻力高的作用;组合定位抗压结构增加钢管砼骨架结构的底板接触面积,限制钢管砼骨架结构滑移,改善了钢管砼骨架结构的受力状态,解决了传统巷旁支护体存在支护阻力、可缩性等力学性能与沿空留巷围岩变形不相适应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90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39960.5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底板承压含水层注浆截留封堵效果评价方法及系统,利用岩体裂隙或节理向矿井巷内各含水层注入经各种不同同位素标记的水,最终通过涌水口涌水中不同同位素比例情况,对承压含水层堵水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还能通过持续监控涌水中各同位素比例变化,探明其他未查明的潜在突水水源,便捷有效地为客观综合评价止水效果提供依据,实现了对高压危险突水注浆处理效果的快速反应评价,从而进一步指导对涌水处水源的准确截流;客观有效地评价矿井突水治理后的实际止水效果,为矿井快速处理底板突水事故提供技术指导,便捷高效且精准地评价矿井巷内涌水口突水处理后截流封堵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738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83922.X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水抗压过滤方法,使用抗压过滤装置,抗压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主体,以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在过滤装置主体内部的精细过滤组件和高压保护套管;本发明增设I级过滤筛管,I级过滤筛管实现大颗粒杂质I级过滤,增设圆柱体骨架层,实现小颗粒杂质II级精细过滤,同时圆柱体骨架层对精细滤网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增强了精细滤网的抗冲击性,增加了流体过滤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增加了高压保护套管,使得精细滤网不会因高压流体作用而变形损坏,同时降低高压流体的冲击力,增加了流体过滤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多个出水口,实现过滤装置一进多出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管道内高压流体高效稳定过滤。
-
公开(公告)号:CN1117465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48405.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几运行方法,包括匀速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控制机构;匀速轨道两端的站点处,分别衔接有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高于匀速轨道,且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平行间隔设置;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的横向排布宽度小于猴车抱索器的宽度。通过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高于匀速轨道,实现猴车在站点时,抱索器挂在过渡轨道上时不会对匀速轨道造成压力,且便于顺利过渡到匀速轨道上,从而实现不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不同阶段的压力信息,为有效的控制猴车站点的轨道运行速度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18864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57631.8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锚杆,包括:杆体、锚固剂包、活塞以及连接件,杆体的内部具有沿杆体中心线方向贯穿杆体的通道,连接件设置在杆体的一端,连接件上具有伸入到通道内的刺破部,连接件上设置有与通道连通的中心通孔;锚固剂包设置在通道内,活塞与锚固剂包连接,活塞用于驱动锚固剂包向刺破部移动,以使刺破部刺破锚固剂包。安装锚杆以支撑巷道时,加压设备驱动锚固剂包运动,当锚固剂包与连接件接触时,刺破部刺破锚固剂包,从锚固剂包流出的锚固剂进入钻孔内,以粘结锚杆与岩层,从而避免加压设备加压不足时,锚固剂包无法被挤破,导致锚固剂无法流出进而无法粘结锚杆与岩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8230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611223953.X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空区瓦斯来源综合判断与预测方法,对比分析采空区瓦斯甲烷稳定碳氢同位素、乙烷碳同位素及二氧化碳的稳定碳位素与目标层位解吸瓦斯中同类稳定同位素差异,结合采空区涌出瓦斯、本煤层及邻近层解吸瓦斯组分浓度,通过同位素分源数值计算,确立采空区瓦斯来源,形成一套以同位素判别为基础、结合瓦斯组分分析的综合判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出来自不同端元的瓦斯体积比。通过对采空区瓦斯来源进行判别和预测,制定积极有效的瓦斯抽采工艺、减小了因采空区瓦斯向大气逸散而产生温室效应,有助于实现瓦斯资源绿色开采利用,并取得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89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13908.9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2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压型管道密封装置,包括:圆筒体,圆筒体的外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两组密封圈,每组密封圈包含至少两个密封圈,每个密封圈为环形,密封圈的下沿与圆筒体外壁连接,密封圈的上沿悬空,下沿所围绕成的圆形的半径小于上沿围绕成的圆形的半径,上沿和下沿之间的连接面具有弧度;两组密封圈的上沿和下沿之间的连接面的开口方向相反;每组密封圈的至少两个密封圈中相邻的两个密封圈间隔设置,通过每个密封圈的上沿与正压型管道的内壁接触,相邻的两个密封圈、圆筒体的外壁以及正压型管道的内壁形成封闭气室,从而,提高正压型管道密封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管道内处于正压时,“O”型密封圈的管道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