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465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48405.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几运行方法,包括匀速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控制机构;匀速轨道两端的站点处,分别衔接有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高于匀速轨道,且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平行间隔设置;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的横向排布宽度小于猴车抱索器的宽度。通过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高于匀速轨道,实现猴车在站点时,抱索器挂在过渡轨道上时不会对匀速轨道造成压力,且便于顺利过渡到匀速轨道上,从而实现不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不同阶段的压力信息,为有效的控制猴车站点的轨道运行速度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694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31695.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国锋 , 李连崇 , 雷成祥 , 牟文强 , 韩云春 , 郑群 , 罗勇 , 任波 , 王四戌 , 郭庭廷 , 段昌瑞 , 李志兵 , 李琰庆 , 于云飞 , 郭忠凯 , 吴志坚 , 余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的布设方法,包括根据采场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设计采场岩层检测点n个,数据采集盒安装点2个;自巷道里段开始在所确定的采场监测点安装n个传感器并由里至外编号,数据采集盒首次连接的传感器分别为xm、ym;并在上位机输入对应通道已连接的传感器坐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更新传感器,并将新的传感器坐标录入系统,依次类推。本发明针对微震监测系统布设做出优化改进,摆脱以往对大批量设备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的布设方法,可以满足在长距离采场内保证监测高精度的定位效果下实现对设备的循环重复利用,以达到资源的应用最大化,同时满足矿井机械化、高效率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46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748405.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几运行方法,包括匀速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控制机构;匀速轨道两端的站点处,分别衔接有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高于匀速轨道,且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平行间隔设置;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的横向排布宽度小于猴车抱索器的宽度。通过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高于匀速轨道,实现猴车在站点时,抱索器挂在过渡轨道上时不会对匀速轨道造成压力,且便于顺利过渡到匀速轨道上,从而实现不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不同阶段的压力信息,为有效的控制猴车站点的轨道运行速度提供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212965450U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21536527.3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Inventor: 余国锋 , 李连崇 , 雷成祥 , 牟文强 , 韩云春 , 郑群 , 罗勇 , 任波 , 王四戌 , 郭庭廷 , 段昌瑞 , 李志兵 , 李琰庆 , 于云飞 , 郭忠凯 , 吴志坚 , 余岩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采集盒移动装置,包括承载板、第一立架、第二立架;所述第一立架的底端固定在承载板的一侧,第二立架的底端转动固定在承载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立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立架固定;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滚轮组。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转动的第二立架,可便于放置和卸载采集盒,操作空间大。
-
公开(公告)号:CN21250034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540675.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东北大学 , 玖云大数据(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非均速压力调控猴车运行系统几运行方法,包括匀速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控制机构;匀速轨道两端的站点处,分别衔接有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高于匀速轨道,且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平行间隔设置;第一过渡轨道、第二过渡轨道与匀速轨道的横向排布宽度小于猴车抱索器的宽度。通过第一过渡轨道和第二过渡轨道高于匀速轨道,实现猴车在站点时,抱索器挂在过渡轨道上时不会对匀速轨道造成压力,且便于顺利过渡到匀速轨道上,从而实现不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不同阶段的压力信息,为有效的控制猴车站点的轨道运行速度提供基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97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134640.5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19/00 , E21F17/103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突出灾害预防系统,该预防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突出灾害预防系统包括控制器、应力传感器、覆盖整个巷道截面的至少两道安全网和至少一道可开闭的安全幕,安全网间隔设置在掘进巷道中,且所有安全网共同组成可覆盖整个掘进巷道的横截面的防护面,安全幕设置在安全网的远离掘进巷道的掘进面的一侧;应力传感器设置在安全网上,控制器与应力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当应力传感器检测到安全网受到落煤的冲击时,关闭安全幕,以封闭掘进巷道。当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发生时,本发明可自动根据巷道煤岩应力的变化控制安全幕关闭,形成安全幕和安全网配合的多重煤岩瓦斯阻挡系统,保证井下工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92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906232.2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67 ,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压裂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煤层压裂方法,包括:在煤层上施工钻孔,用封孔材料对上述钻孔进行封孔,向上述封孔后的钻孔注入混合压裂液,以使上述煤层在上述混合压裂液的作用下形成裂隙网,其中,上述混合压裂液包括压裂液、支撑剂和静态压裂剂;上述静态压裂剂包括外壳和包裹在上述外壳内的静态破碎剂;上述压裂液用于压裂上述煤层以在上述煤层中形成裂隙,使上述支撑剂和上述静态压裂剂进入上述裂隙;上述支撑剂用于支撑上述裂隙;上述静态压裂剂用于在上述外壳水解后将上述静态破碎剂释放到上述裂隙中,以使上述静态破碎剂吸水膨胀,扩展上述裂隙形成上述裂隙网。本发明提供的煤层压裂方法,压裂效果好,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10081.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8/27 , G06N3/084 , G06N3/086 , G06F111/10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巷道呼吸风险区域微小粉尘数目定量化预测方法,属于煤矿掘进通风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实现煤矿掘进面风流作用下矿工呼吸区域微小粉尘数目占比的准确预测的问题;本发明利用FLUENT软件对掘进面压风口位置、压风风速、抽压气量比、发尘时长影响下的巷道呼吸风险区域内PM1、PM7、PM10的数目进行模拟计算,收集了不同工况对应下巷道呼吸风险区域内粉尘颗粒总数及微小颗粒数目占比的多组样本数据,进而构建GA‑PSO‑BP神经网络多目标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能够对煤矿掘进面的粉尘颗粒数目进行定量化预测,实现了综掘面安全、高效、绿色通风提供可靠准确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5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31200.2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N3/045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通风系统抗灾能力评价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矿井通风系统在各最底层评价指标的评价值,将所述各最底层评价指标的评价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获得BP神经网络输出的矿井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等级,其中,BP神经网络是以各最底层评价指标的不同评价值及其对应的抗灾能力等级为样本集,经过深度学习训练而构建的。本方案中,通过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对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该评价方法可操作性更强,为提高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其应变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进一步提高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系统的综合保障能力,从而降低灾变时期人员的伤亡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