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11291439.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20/00 , H02J3/00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虚拟电厂自组织聚合运行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负荷跟踪模型;构建自组织聚合响应流程及假定个体基础智能和建立虚拟电厂自组织聚合模型与进化机制,具体为针对分布式能源联合运行问题,考虑分布式能源间的互补作用,通过自底向上方法寻求了分布式能源的组合优化运行,本专利方法能够克服集中式优化过程中数据收集的困难以及模型求解的困难,减轻计算压力;能够驱动虚拟电厂根据自然资源分布规律合理的组合;其总体调控量较个体独立调度模式显著下降;其模型计算效率较整体统一调度模式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188165.6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7/18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微网园区系统状态估计方法,可以对热网‑冷网‑电网进行解耦状态估计,本发明与单独的电网状态估计发明相比,引入了更多的量测量,提高了系统冗余度,从而降低了状态估计的平均误差,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解耦估计降低了网络的维数,能够有效缓解计算压力,由于网络规模小,状态估计、不良数据和拓扑错误检测与辨识的速度也较快,也将进一步提高状态估计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0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446257.X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网细粒度并行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系统及介质,针对输电网提出一种细粒度并行求解算法,能将输电网的仿真并行度提升至单个节点和单条支路,进而利用GPU海量计算单元进行线程分配,每个节点、每条支路对应一个线程,使得系统规模的增加只会导致并行线程数的增加,并不会对仿真效率产生明显影响。在验证算法准确性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高性能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仿真效率测试,通过不同开发环境的对比,验证了Julia环境下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46257.X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网细粒度并行电磁暂态仿真方法、系统及介质,针对输电网提出一种细粒度并行求解算法,能将输电网的仿真并行度提升至单个节点和单条支路,进而利用GPU海量计算单元进行线程分配,每个节点、每条支路对应一个线程,使得系统规模的增加只会导致并行线程数的增加,并不会对仿真效率产生明显影响。在验证算法准确性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高性能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仿真效率测试,通过不同开发环境的对比,验证了Julia环境下所提算法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88165.6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微网园区系统状态估计方法,可以对热网‑冷网‑电网进行解耦状态估计,本发明与单独的电网状态估计发明相比,引入了更多的量测量,提高了系统冗余度,从而降低了状态估计的平均误差,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解耦估计降低了网络的维数,能够有效缓解计算压力,由于网络规模小,状态估计、不良数据和拓扑错误检测与辨识的速度也较快,也将进一步提高状态估计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8673.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虚拟电厂下的分布式资源自组织聚合与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自组织聚合实现各个适应性主体间的相互协作,驱动整体朝节能降耗,提升虚拟电厂整体运行效率的方向演化,最终实现对海量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动态耦合与协同控制;本方法能够通过主体的自组织聚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协同控制,降低整体调控成本,显著提升虚拟电厂的运行效率;同时提出了虚拟电厂的多层级自组织聚合方法,为揭示系统的涌现机理提供了底层机制;且本方法提出了适应性主体自组织聚合的实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求解适应性主体组合的最优联合行为及收益,加速自组织聚合的收敛过程,提升整体决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483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011281425.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虚拟电厂自趋优负荷跟踪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虚拟电厂自趋优跟踪控制评价指标;建立事件驱动的刺激‑反馈控制机制和实现基于DDQN的训练及决策方法,本发明基于自趋优运行理论,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海量异构、时变的分布式资源自适应调节,驱动虚拟电厂整体对预期负荷目标曲线的跟踪运行,实现了海量分布式资源灵活性的动态挖掘和高效利用,该方法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快速探明虚拟电厂的调控能力,在其能力范围内准确的跟踪目标负荷曲线,并且能在个体趋优运行的同时,有效驱动整体接近于理论最优运行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249670.7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F17/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天气类型指数区间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终端及介质,包括:获取天气类型数据,并转化为天气类型指数;将所述天气类型指数划分为多个指数区间,其中每一个指数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日类型;将历史数据根据每小时天气类型指数分别归入对应的指数区间内,形成多个日类型子集;利用不同的日类型子集分别训练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得到对应的分类预测子模型;将影响光伏出力的气象和功率特征作为所述分类预测子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分类预测子模型预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功率。本发明在非晴天天气下可以有效利用输入特征,具备识别剧烈变化天气下光伏输出功率突变的能力,从而提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011281424.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7/01 , H02J3/38 , G06F111/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能源资源的通用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能够对常见的DER进行建模,准确模拟DER的运行规律,并能够利用大数据对DER进行长期预测,由于DER的稳态参数反映了DER稳态内部的功率变化特性,利用稳态模型参数可以实现DER的功率短期预测、DER的状态识别、异常状态监测、用电数据压缩和运行模拟等功能;而DER的暂态模型参数反映了DER的运行模式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利用这些参数可以实现DER功率的长期预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等功能,本方法能够对海量复杂的DER进行并网前的预测试,并对已并网的DER做平行测试及预测,通过对DER高效模拟,有利于挖掘其最经济性或最安全性的运行模式,进而提升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1439.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虚拟电厂自组织聚合运行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负荷跟踪模型;构建自组织聚合响应流程及假定个体基础智能和建立虚拟电厂自组织聚合模型与进化机制,具体为针对分布式能源联合运行问题,考虑分布式能源间的互补作用,通过自底向上方法寻求了分布式能源的组合优化运行,本专利方法能够克服集中式优化过程中数据收集的困难以及模型求解的困难,减轻计算压力;能够驱动虚拟电厂根据自然资源分布规律合理的组合;其总体调控量较个体独立调度模式显著下降;其模型计算效率较整体统一调度模式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