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0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53526.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的数字化电力培训系统,该系统具体包括培训硬件设备模块、虚拟培训软件模块、培训内容设定模块、学员端输入模块和数据处理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培训硬件设备,能够为培训人员提供沉浸式的虚拟现实视觉体验,而虚拟培训软件通过构建虚拟现实环境,使培训学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力培训,且便于为培训学员提供一个逼真的3D虚拟培训场景,使培训学员可在该虚拟培训场景中模拟真实的电力培训操作,以此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力培训相结合,使培训学员能够在虚拟电力培训场景中进行各种复杂、难度不一电力培训,有效的提升了培训学员的应变能力和实操技能,提升了培训效果,降低了电力培训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317202.3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IPC: H02J3/14 , H02J13/00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用电信息主动感知的节能与安全技术,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与应用层,应用层与平台层交互,平台层与传输层交互,传输层与感知层交互,本发明对于节能应用,结合相关文献的用电效用定义,以无人场景下的节能为目标,提出从用户返回概率角度定义的用电期望效用,将其与电器状态效用进行对比,则可得出电器进行控制的策略,本发明对于安全控制策略,提出对无人照看的电器和出现异常的电器进行安全实时分析;对无人照看的电器,当用户离开较长一段时间,判断其返回概率较低,即可对电器进行关断处理;对出现异常的电器,对电器运行状态的自身异常和转移异常进行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8314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83057.2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手势识别和体感反馈的识别系统,包括中心控制模块、手势采集模块、体感反馈模块、预处理模块、识别处理模块和连贯模块,所述中心控制模块控制其他模块的运行,所述手势采集模块采集手势数据,所述体感反馈模块采集体感数据,所述预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识别处理单元对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再处理,本发明通过多方位采集手势和体感数据,先单独合成,再将同一时间的数据组合,最后将全部时间的数据连贯起来,并对连贯效果进行验证,保障数据对应的准确性,最后对数据浮动情况进行计算,压缩浮动为零的数据,使连贯后的数据能够更加精简,节省存储空间,连贯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011278673.5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7/01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虚拟电厂下的分布式资源自组织聚合与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自组织聚合实现各个适应性主体间的相互协作,驱动整体朝节能降耗,提升虚拟电厂整体运行效率的方向演化,最终实现对海量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动态耦合与协同控制;本方法能够通过主体的自组织聚合,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协同控制,降低整体调控成本,显著提升虚拟电厂的运行效率;同时提出了虚拟电厂的多层级自组织聚合方法,为揭示系统的涌现机理提供了底层机制;且本方法提出了适应性主体自组织聚合的实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求解适应性主体组合的最优联合行为及收益,加速自组织聚合的收敛过程,提升整体决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46187.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变电站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检测步骤:S1、先根据实体变电站主体布局,构建虚拟变电站主体模型,S2、再根据实体变电站中电器设备,完善虚拟变电站模型构造,S3、采集实体变电站的使用数据,对虚拟变电站进行仿真和调整,本发明建立虚拟变电站,采集实体变电站局部放电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对局部放电下脉冲情况进行采集,然后在虚拟变电站中进行局部放电的模拟,记录局部放电数据和局部放电位置,最后在检测实体变电站时,只需将实体变电站的数据与虚拟变电站中的局部放电数据对比,即可确定局部放电的位置,再对局部放电位置进行检测,即可精准高效的对局部放电位置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63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49670.7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天气类型指数区间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终端及介质,包括:获取天气类型数据,并转化为天气类型指数;将所述天气类型指数划分为多个指数区间,其中每一个指数区间分别对应不同的日类型;将历史数据根据每小时天气类型指数分别归入对应的指数区间内,形成多个日类型子集;利用不同的日类型子集分别训练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得到对应的分类预测子模型;将影响光伏出力的气象和功率特征作为所述分类预测子模型的输入,利用所述分类预测子模型预测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光伏功率。本发明在非晴天天气下可以有效利用输入特征,具备识别剧烈变化天气下光伏输出功率突变的能力,从而提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1424.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7/00 , H02J3/38 , G06F111/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能源资源的通用数字孪生体构建方法;能够对常见的DER进行建模,准确模拟DER的运行规律,并能够利用大数据对DER进行长期预测,由于DER的稳态参数反映了DER稳态内部的功率变化特性,利用稳态模型参数可以实现DER的功率短期预测、DER的状态识别、异常状态监测、用电数据压缩和运行模拟等功能;而DER的暂态模型参数反映了DER的运行模式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利用这些参数可以实现DER功率的长期预测、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等功能,本方法能够对海量复杂的DER进行并网前的预测试,并对已并网的DER做平行测试及预测,通过对DER高效模拟,有利于挖掘其最经济性或最安全性的运行模式,进而提升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483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281425.6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千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虚拟电厂自趋优负荷跟踪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虚拟电厂自趋优跟踪控制评价指标;建立事件驱动的刺激‑反馈控制机制和实现基于DDQN的训练及决策方法,本发明基于自趋优运行理论,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海量异构、时变的分布式资源自适应调节,驱动虚拟电厂整体对预期负荷目标曲线的跟踪运行,实现了海量分布式资源灵活性的动态挖掘和高效利用,该方法能够在复杂的条件下快速探明虚拟电厂的调控能力,在其能力范围内准确的跟踪目标负荷曲线,并且能在个体趋优运行的同时,有效驱动整体接近于理论最优运行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9600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315444.9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F18/22 , G06Q30/0201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虚拟储能的变频空调群组需求响应优化模型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负荷准线的需求响应评价指标;变频空调群组虚拟储能需求响应优化模型;基于虚拟储能的变频空调群组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本发明基于研究变频空调虚拟储能的需求响应方法,为充分吸收电网内的高比例新能源,基于负荷准线开展需求响应研究,以包含大量变频空调负荷的园区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园区内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以及空调负荷模型参数的时变性,构建需求响应日内滚动优化模型,在日内对新能源出力进行预测并在线辨识空调负荷模型参数,通过虚拟储能抑制新能源出力波动的同时响应准线。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2694.1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海南省电力学校(海南省电力技工学校)
IPC: G06F3/01 , G06Q10/0639 , G06Q50/20 ,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培训的识别和体感反馈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针对电力培训的虚拟场景;培训人员佩戴具有信息获取功能的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来识别和获取电力培训信息;以体感反馈的方式将刺激信息进行传递;通过体感刺激信息综合评估培训绩效,所述,本发明根据电力培训项目所处的安全等级来使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对应等级强度的脉冲信号,实现以不同强度的脉冲信息号来响应培训人员在不同安全等级的培训项目出错时的刺激强度,使培训人员在出错时能够及时进行不同程度的体感反应,并且以错误程度来响应反应级别,使培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对错误信息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