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66510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6787.3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堆垛车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侧面堆垛车。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侧面堆垛车,包括门架系统及具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门架系统两侧的行走轮组件的行走机构,所述门架系统包括能够相对行走机构产生位移的门架组件、位于所述门架组件下方的底板、固设于所述底板且前端设有支撑轮的插腿支脚、与所述门架组件相对固定且用于使所述底板产生纵向位移的升降机构。本发明无需配置额外配重,且能有效避免货叉侧翻现象的发生,并能有效减小门架组件与行走机构之间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03466510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426787.3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堆垛车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侧面堆垛车。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侧面堆垛车,包括门架系统及具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门架系统两侧的行走轮组件的行走机构,所述门架系统包括能够相对行走机构产生位移的门架组件、位于所述门架组件下方的底板、固设于所述底板且前端设有支撑轮的插腿支脚、与所述门架组件相对固定且用于使所述底板产生纵向位移的升降机构。本发明无需配置额外配重,且能有效避免货叉侧翻现象的发生,并能有效减小门架组件与行走机构之间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203513197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578153.5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堆垛车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侧面堆垛车。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侧面堆垛车,包括门架系统及具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门架系统两侧的行走轮组件的行走机构,所述门架系统包括能够相对行走机构产生位移的门架组件、位于所述门架组件下方的底板、固设于所述底板且前端设有支撑轮的插腿支脚、与所述门架组件相对固定且用于使所述底板产生纵向位移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无需配置额外配重,且能有效避免货叉侧翻现象的发生,并能有效减小门架组件与行走机构之间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203269495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260449.2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F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移式叉车辅助控制系统,包括油泵电机,用于带动液压泵旋转;液压阀,用于控制提升液压缸和前移液压缸或者前移液压缸的动作;驱动电机,用于控制叉车行驶速度;高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提升货物的提升高度;重量传感器,用于称量所提升货物的重量;控制器,和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且可设置货层层数及货层高度的触摸屏;循环启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使叉车的使用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在使用过程中,驾驶人员不必再进行繁琐的重复操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系统高效的自动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306511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07377.0
申请日:2013-01-08
Applicant: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F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堆高叉车的货叉高度测控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触摸屏、零位传感器、高度检测装置和油泵电机,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触摸屏、零位传感器、高度检测装置和油泵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堆高叉车的货叉高度测控装置,实现了对堆高叉车货叉高度的实时监控,显示、提醒和记录相关数据信息,避免了操作人员的疲劳操作和误操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性,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269504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260277.9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位仓储堆垛车辆的举升辅助安全系统,包括油泵电机,用于带动液压泵旋转,进而控制液压缸动作以进行货物的提升;高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油泵电机旋转,以及用于接收高度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信号,和控制器内的重量高度曲线图对比,计算出该重量的货物可以举升的安全高度及举升的安全速度。本实用新型的举升辅助安全系统,能够根据仓储堆垛车辆的举升货物的重量,进而判断出其举升的速度和举升高度的极限,防止车辆发生倾翻,安全性能好,不依赖驾驶人员的经验,极大了降低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对驾驶人员的要求,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