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桥梁支架结构状态智能监测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17839.6

    申请日:2024-04-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桥梁支架结构状态智能监测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获取桥梁支架结构网络的空间关系数据、传感器传送的状态参数数据,并经预处理,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Transformer模型自注意力机制对训练集数据进行训练,并由测试集进行测试,形成经深度学习训练好的桥梁支架结构状态监测评估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设置的传感器实时获取上述空间关系数据和传感器传送的状态数据参数,并经数据预处理后,形成以时间序列、四源多数列数据,并将参数集带入上述训练学习好的桥梁支架结构状态监测评估模型中进行评估监测,获得输出的桥梁支架结构状态评估分析结果;根据模型输出状态评估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预警显示和匹配预设的修复方案。

    一种自动落梁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8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811076173.6

    申请日:2018-09-14

    IPC分类号: E01D2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顶推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落梁装置,包括:托架及操作平台,用于桥梁自动落梁装置的安装和支撑;移除装置,用于在落梁过程中,将位于钢梁支架或盖梁顶部的垫块自下而上逐次移除,以完成落梁操作;顶升装置,用于在垫块移除的过程中,对保留的垫块进行顶升,且在垫块移除后将保留的垫块回落,操作平台固定在盖梁上,操作平台上表面与盖梁上支座垫石表面平齐。通过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人工操作及施工风险性高等问题,保证落梁的安全性并提高了落梁的自动化程度。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自动落梁装置的施工方法。

    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疲劳裂纹识别与形态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6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96916.6

    申请日:2023-1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疲劳裂纹的检测及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图像的疲劳裂纹识别与形态表征方法,包括:提取完好区域的红外图像中各像素点的温度值,计算温度基准向量;提取待识别区域的红外图像中各像素点的温度值,并进行直方图概率统计分析;确定上下温度边界;在边界内搜索概率值小于阈值的温度区间;若存在,则将此区域划定为疲劳裂纹隐患区域;计算该区域温度向量与完好区域中温度基准向量的能量衰减量;若能量衰减量超过设定阈值,则此区域存在疲劳裂纹;根据温度向量移动平均后的均值向量计算温度变异率指标,并确定裂纹在此向量的坐标点;基于确定的坐标点,通过表征判断疲劳裂纹非线性长度,并进行损伤状态定量精准评估。

    预制混凝土构件多方向位移调整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6911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711158213.7

    申请日:2017-11-20

    IPC分类号: E01F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多方向位移调整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钢板1、水平对齐装置4和至少两个升降移动装置5;所述钢板1纵向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钢棒2,横向一侧设置有外螺纹管3;所述升降移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钢板1下方,用于两涵洞垂直方向高度与水平方向位置的微调;所述水平对齐装置4与任两个移动微调装置的所述外螺纹管3活动连接,用于两涵洞水平方向距离的微调。使用本方案,能够实现对涵洞节段之间的快速准确的拼装对齐,且便于安装、施工便捷、固定牢靠,重复利用。

    钢混结合段及其安装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2933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0556877.7

    申请日:2018-06-01

    IPC分类号: E01D2/04 E01D2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结合段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嵌入式连接的钢混组合箱梁和钢箱梁,其中所述钢混组合箱梁和所述钢箱梁设置有对应的预留孔,通过钢棒连接固定,所述钢混组合箱梁包括设置在所述钢混组合箱梁的第一混凝土顶板和混凝土底板的插销支座,所述插销支座设置有沿所述钢混组合箱梁宽度方向的第一预留孔,且所述第一预留孔为贯通孔,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无需现场定位钻孔,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且在预制时预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便于现场拼装的同时,还便于日后的维修养护,克服了现有传统过渡段连接构造现场施工不便及施工难度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