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碳纤维复合材料耐压结构端部封装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580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917722.8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碳纤维复合材料耐压结构端部封装连接结构,所述复合材料耐压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端部分别密封设置有内套筒和外套筒,主体的端部还分别通过过渡法兰密封设置有封头,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均通过温差装配方式与主体装配。本发明可保证复合材料耐压结构的完整性,实现无损复合材料耐压结构端部的封装,并可承受10MPa静水压力。

    奥氏体不锈钢冲压成形封头塑性变形量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816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80001.1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形封头质量检测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冲压成形封头塑性变形量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导向卷尺和底部设导向轮的测量平台,其前端设L形槽孔,经向划线拨杆和环向划线拨杆活动安装于其中;经向和环向划线拨杆的一端呈锥形放大,分别活动安装在设于调节环上的纵向滑槽中;调节环内部套设激光头,激光头通过光纤连接至激光发生器;测量平台的后端设拉线位移传感器、拉线导杆角度调节旋钮、拉线导杆和拉线导轮。本发明精度更高,减少读数误差;使用激光划线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对材料表面损伤小,对封头材料的表面性能影响更小;标记永久不可磨灭,增强了标记的可追溯性,也提高了适用范围。

    复合材料低温性能测试夹具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228795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06301.8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G01N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设备,旨在提供一种复合材料低温性能测试夹具组件。由两组结构相同的夹具组成,均包括:用于夹持试样的夹持滑块、用于传动竖直位移的从动滑块、用于传动水平位移的过渡滑块、用于产生制动力的制动螺栓,以及用于强制夹紧试样的强制夹紧螺栓;夹持滑块两侧分齿牙和凸块,两个夹持滑块的齿牙面相对布置;从动滑块具有顶端为光滑斜面的凸起部位,过渡滑块具有与其匹配的光滑斜面以形成摩擦副。本发明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的低温拉伸和拉拉疲劳力学测试,能够保证复合材料在低温下受拉不打滑,试样夹持段不受破坏;在实验过程中,随着试验拉力的增大,夹具齿牙上的阻力越大,夹紧力越大,进一步保证了夹紧的效果。

    一种高精度大吨位复合材料双轴压缩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149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92618.3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大吨位复合材料双轴压缩试验装置,包括四个呈十字分布用于压缩试样的加载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四个所述加载单元的轴线交汇处设置有用于放置试样的支撑平台;四个所述加载单元顶部设置有对加载单元进行固定的横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大吨位复合材料双轴压缩试验方法。本发明试验装置运动精度、控制精度高,响应迅速,能够实现双轴压缩测试的精准控制加载。

    一种考虑室温蠕变的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749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857139.1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不锈钢加工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考虑室温蠕变的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的获取方法。包括:通过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拉伸保载试验,获得构建本构曲线的原始数据;分别以设定应力σ和总应变量ε为横、纵坐标,标记点(σ1,ε1),(σ2,ε2),…,(σn,εn),通过拟合,建立与应力σ相关的ε变化曲线,该曲线即是考虑了室温蠕变影响的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获取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的过程中,考虑了室温蠕变对本构曲线产生的影响。经过对数据测定方法和时间计算公式等的规定,最终获得的本构曲线在应用于后期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或结构的应力应变响应理论计算与仿真预测时,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更准确。

    用于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温冲压成形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043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73263.5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2/22 B21C51/00 B21D37/10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封头冲压制造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温冲压成形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由压边板与温控板组成的温控压边圈,压边板是一个环形钢板,环形的温控板具有径向截面呈U形的底板,压边板覆盖在底板上并构成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由内向外呈环形布置加热系统,最内侧为感应加热系统,感应加热系统的外侧为线圈电加热系统;在加热系统下方的底板上布置温度检测系统。本发明实现了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快速自动化温冲压成形,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能耗以及因人工喷枪加热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高可靠、高效率特点;两级加热,效率更高;两种温度检测方法,温度监控更全面;可在现有油压机基础上改装,投入成本低。

    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温冲压加热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417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26733.6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封头冲压制造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确定奥氏体不锈钢封头温冲压加热温度的方法。该方法是按预定规格对奥氏体不锈钢板料进行封头温冲压预试验,根据温降计算公式计算控制参数k;再将该参数用于规格和材料均相同的待加工奥氏体不锈钢封头以计算板料的加热温度。本发明依据来源于对非稳态传热机理的研究,适用所有可采用温冲压工艺成型的不同规格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封头。在获得给定规格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封头温冲压的控制参数k后,该规格封头的温冲压加热温度可依据本发明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本发明的应用可确保冲压过程中封头直边段处的温度始终高于要求的温度下限。具有计算准确,操作简单,技术可行,能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等的优点。

    管道气体渗透参数的测量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49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9325.6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体输运和渗透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道气体渗透参数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三个模块,平板模型测量模块,用于对指定厚度的测试片材在渗透试验过程中进行气体渗透参数测量,得到测试片材厚度与平板渗透参数间的映射关系数据;管道模型计算模块,用于对目标厚度的目标管道模型进行渗透参数计算,得到目标管道模型的初始渗透参数;渗透参数修正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厚度在映射关系数据中进行匹配查找,得到目标厚度对应的目标平板渗透参数。进一步地,利用目标平板渗透参数对初始渗透参数进行修改,得到目标管道模型的目标渗透参数,有效提高了管道气体渗透参数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优化的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应变强化保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3981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849138.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1/00 C21D7/10 C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应变强化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优化的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应变强化保载方法。包括: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奥氏体不锈钢应力应变本构曲线的原始数据,建立σ–ε曲线;重复试验在设定应力σk保持载荷,记录应变量εt;在σ–ε曲线上寻找与总应变量对应的应力值σt;对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加载至应力值σt后,立刻下降至设定应力σk,然后维持至应变速率降至应变强化控制的目标值。本发明在实施实际的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容器应变强化保载操作过程中,在不会产生比常规方法更大变形量的同时缩减了保载的时间,提高了保载效率和安全性。该方法所用的时间少于目前技术所耗时间,其所产生的应变不大于目前技术所产生的应变。

    一种考虑室温蠕变的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749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57139.1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奥氏体不锈钢加工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考虑室温蠕变的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的获取方法。包括:通过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拉伸保载试验,获得构建本构曲线的原始数据;分别以设定应力σ和总应变量ε为横、纵坐标,标记点(σ1,ε1),(σ2,ε2),…,(σn,εn),通过拟合,建立与应力σ相关的ε变化曲线,该曲线即是考虑了室温蠕变影响的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获取奥氏体不锈钢本构曲线的过程中,考虑了室温蠕变对本构曲线产生的影响。经过对数据测定方法和时间计算公式等的规定,最终获得的本构曲线在应用于后期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或结构的应力应变响应理论计算与仿真预测时,能够显著提高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更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