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最小化孔隙率的水泥颗粒级配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74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3262.8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以最小化孔隙率的水泥颗粒级配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水泥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不同粒径分布的水泥颗粒;将水泥颗粒视为球体,根据不同粒径分布的水泥颗粒,生成球体集合;在每个粒径分布的球体集合中,按照比例采样,利用采样的球体构建三维模拟微观结构模型;利用三维模拟微观结构模型在三维盒子中模拟球体堆积过程,在模拟过程中,计算三维盒子内的孔隙率,根据球体之间的重叠体积和球体与边界的碰撞体积建立损失函数,通过梯度下降方法获取不同粒径分布的水泥配比的孔隙率;采用优化算法对各粒径分布的采样比例进行调整,以最小化损失函数,实现最小孔隙率的不同分布水泥粉末的颗粒级配,以优化水泥的强度。

    一种硅铝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89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38248.5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铝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硅铝质材料包括10‑65重量份的赤泥、20‑60重量份的矿渣粉、0‑20重量份的硅酸盐水泥熟料、0.1‑8重量份的激发剂和5‑15重量份的膨胀剂;其中,以膨胀剂的质量计,所述膨胀剂包括0‑60wt%的硫酸铝、0‑70wt%的电石渣、0‑70wt%的铝酸三钙、0‑60wt%的硫铝酸钙、0‑60wt%的石膏,膨胀剂中至少两种组分的含量不为0。本发明特定组分与含量的硅铝质材料能够兼顾高强度与低收缩率,将硅铝质材料用在水泥胶砂中时,能够增强水泥的密实度并且防止开裂,使得材料能够长期使用。

    碳足迹评价方法、及硅铝质胶凝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9272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46278.7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足迹评价方法、及硅铝质胶凝材料。该方法包括:将硅铝质胶凝材料生产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预设阶段,多个预设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材料运输阶段和硅铝质胶凝材料生产阶段;获取各个预设阶段对应的核算数据;核算数据包括初级活动水平数据和次级活动水平数据;根据各个预设阶段对应的核算数据计算各个预设阶段对应的碳排放量,进而确定硅铝质胶凝材料生产生命周期对应的碳排放量。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硅铝质胶凝材料生产生命周期划分为多个预设阶段,确保了硅铝质胶凝材料的碳足迹评价涵盖了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提高了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