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244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346481.7
申请日:2013-08-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电弧烧蚀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添加适量氧化钇制备耐电弧烧蚀铜基电接触材料的方法,主要用于中低负载的电源开关,继电器,接触器,起动器等电器装置中。本发明的低压电器用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组成:0.5‑6%锌,0.5‑2.5%氧化钇,0.04‑1%富铈混合稀土,0.5‑5%碳化硼,其余为铜粉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材料通过配料、粉末混合、压制成型、预烧、氩气保护烧结的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新型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抗熔焊性、抗电弧烧蚀及摩擦性能可与银基相媲美,能满足电触头等制件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并具有突出的抗电弧烧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96923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27866.4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类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过共晶铝-硅合金熔体复合处理方法:将铝和硅总重量的67-90%和占合金总量0~2.0%的铜和0~1.5%的镁混合,过热到870℃~980℃,保温10min~30min得到过热合金液;将室温的剩余的硅和铝加入到过热合金液中,使温度急降至730℃~780℃,加入占过共晶铝-硅合金总量0.1~0.8%的混合稀土和0~0.05%的磷,经过精炼,静置后浇注,即得。铝-18硅-1.5铜%-0.6镁合金经稀土及磷变质和热处理复合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提高到287MPa,布氏硬度为102HB。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346481.7
申请日:2013-08-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电弧烧蚀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添加适量氧化钇制备耐电弧烧蚀铜基电接触材料的方法,主要用于中低负载的电源开关,继电器,接触器,起动器等电器装置中。本发明的低压电器用铜基电接触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组成:0.5-6%锌,0.5-2.5%氧化钇,0.04-1%富铈混合稀土,0.5-5%碳化硼,其余为铜粉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材料通过配料、粉末混合、压制成型、预烧、氩气保护烧结的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新型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导热性、抗熔焊性、抗电弧烧蚀及摩擦性能可与银基相媲美,能满足电触头等制件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并具有突出的抗电弧烧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179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677100.3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0 , C22C1/03 , C22C1/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i增强的Mg-Sn铸造镁合金材料,本发明Si增强Mg-Sn合金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wt%):5.0%~8.0%Sn、1.0%~2.8%Si、0.1%~1.2%Al、0.004%~0.05%P,其余为镁和不可避免杂质。其中,Al、P是以Al-P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Si以Si-Mg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最佳合金成分为:5.5%Sn、1.25%Si、0.25%Al、0.01%P,其余为镁。本发明制得的镁合金与传统Mg-Sn-Si镁合金相比,综合性能方面得到明显提高,Mg2Si尺寸由原来的30~50um细小到8~20um,合金的布氏硬度可达57~70HB,抗拉强度可达170MPa~200MPa,伸长率可达4.0%~5.2%,耐磨性有所提高。采用所发明的制备工艺,合金液熔炼温度相对较低,P的损耗少,合金液氧化轻,成分易于控制,制造成本低,提升了合金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16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359991.8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烟台路通精密铝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类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降低铝-硅合金中铁相有害影响的熔体处理方法:将含铁的过共晶铝-硅合金总重量的67-90%过热到870℃~970℃,保温10min~30min,将预热50~200℃的剩余的含铁的过共晶铝-硅合金加入到过热合金液中,搅拌激冷使熔体温度降至710℃~780℃,经过精炼,静置后浇注于铸型中。所述的熔体处理方法可用于含铁小于4%的铝-13~23%硅合金。含1.5%铁的铝-15%硅合金经热处理处理后,初晶硅和条块状铁相的尺寸有较大程度的减少,针状铁相基本消失,拉伸强度由处理前的180MPa左右上升到210MPa左右,伸长率由1.6%左右上升到2.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4275485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483286.9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22F3/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优化粉末冶金材料烧结制度的方法。1.压坯制备:通过特制模具制作压坯,此模具的压模底座(长:100mm,宽:10mm)带有4个直径为1mm的小孔,用于制作带有压坯上的引线,此引线用于连接恒流表和纳伏表。2.测定烧结过程中压坯电阻率变化:通过在压坯两端加载恒定电流,并用纳伏表实时地测定在烧结过程中,压坯两端电压的变化,然后通过对电压-烧结时间作图,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压坯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的烧结状况,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烧结制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96923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27866.4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类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过共晶铝-硅合金熔体复合处理方法:将铝和硅总重量的67-90%和占合金总量0~2.0%的铜和0~1.5%的镁混合,过热到870℃~980℃,保温10min~30min得到过热合金液;将室温的剩余的硅和铝加入到过热合金液中,使温度急降至730℃~780℃,加入占过共晶铝-硅合金总量0.1~0.8%的混合稀土和0~0.05%的磷,经过精炼,静置后浇注,即得。铝-18硅-1.5铜%-0.6镁合金经稀土及磷变质和热处理复合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提高到287MPa,布氏硬度为102HB。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16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310359991.8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烟台路通精密铝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类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降低铝‑硅合金中铁相有害影响的熔体处理方法:将含铁的过共晶铝‑硅合金总重量的67‑90%过热到870℃~970℃,保温10min~30min,将预热50~200℃的剩余的含铁的过共晶铝‑硅合金加入到过热合金液中,搅拌激冷使熔体温度降至710℃~780℃,经过精炼,静置后浇注于铸型中。所述的熔体处理方法可用于含铁小于4%的铝‑13~23%硅合金。含1.5%铁的铝‑15%硅合金经热处理处理后,初晶硅和条块状铁相的尺寸有较大程度的减少,针状铁相基本消失,拉伸强度由处理前的180MPa左右上升到210MPa左右,伸长率由1.6%左右上升到2.5%左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