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74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74694.2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2S40/44 , H02S40/42 , H01L31/0525 , H01L31/052 , H02S20/32 , H02S40/22 , F24S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导热的PV-TE混合发电装置,装置包括太阳能双轴跟踪单元、线性菲涅尔聚光单元、光伏发电单元PV、石墨烯导热单元、温差发电单元TE和散热单元,石墨烯导热单元包括石墨烯导热单元一和石墨烯导热单元二;线性菲涅尔聚光单元架设于光伏发电单元PV上方,光伏发电单元PV下面是石墨烯导热单元一,然后紧贴石墨烯导热单元一的是温差发电单元TE,温差发电单元TE下面是石墨烯导热单元二,散热单元紧贴石墨烯导热单元二下面,上述各个单元形成一个整体架设于太阳能双轴跟踪单元上;光伏发电单元PV和温差发电单元TE连接蓄电池。本发明利用聚光太阳电池产生的热量发电,降低了聚光太阳电池的工作温度,延长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54580.6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浸没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太阳能组件电池进行选型,确定微型逆变器和变压器的相对位置;(2)综合考虑水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设计太阳能组件浸没在水中的最佳深度;(3)对水下浸没式光伏发电系统浸没所需的下沉装置进行设计;(4)根据所需要的浮力、电缆沟设计要求计算下沉装置的规格、形状;(5)设计下沉装置与下沉装置、下沉装置与支架、支架与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6)根据当地水域风浪的地理条件,进行光伏阵列的设计及布置、以及规划电缆通道、维修通道;(7)设计该系统在水中的固定方式;(8)系统的防水防腐蚀设计;(9)设计该光伏系统的防雷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9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0862880.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包括水箱、第一阀门、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阀门、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储能装置、负载、太阳池上对流层、第二水泵、发电机、冷凝器、膨胀机、工质泵、蒸发器、热交换装置、太阳池下对流层、太阳池非对流层和太阳池。本发明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大幅降温,并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从而延长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9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62880.9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包括水箱、第一阀门、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阀门、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储能装置、负载、太阳池上对流层、第二水泵、发电机、冷凝器、膨胀机、工质泵、蒸发器、热交换装置、太阳池下对流层、太阳池非对流层和太阳池。本发明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大幅降温,并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从而延长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860092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068368.1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0 , Y02E10/40 , Y02E10/52 , F24F7/00 , E04H6/08 , F21S9/03 , F24F2007/004 , H02S20/22 , H02S20/32 , H02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太阳能大型地面停车场降温通风发电联产系统,对停车场车棚位置及倾角合理规划,在车棚上安装光伏板,在停车场附近太阳墙面向停车场侧安装集热板。分布式车棚上的聚光板在大楼周围形成太阳能镜场。在车棚下安装风扇喷雾装置,同时大楼的太阳墙与停车棚通过地下通道相通,并通过太阳墙的抽吸作用循环通风,降低车辆周围温度,缓解夏季车辆内部过热。本发明结构紧凑,光伏板发电可供风扇喷雾装置和停车场照明等用电需求,太阳墙可起到采暖通风作用,同时起到降温通风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392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54568.5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及水下两用的光伏电站,由光伏组件、潜水箱系统、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维修踏板、弹性连接器、锚固系统和输电电缆共同组成。其中,光伏组件和潜水箱系统就构成了该系统的光伏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通过伸缩杆、横向连接杆和纵向连接杆构成光伏发电模块,各个光伏发电模块通过弹性连接器连接起来构成一种水面及水下两用的光伏电站,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从而实现水面和水下两种工作情况,有效避免或减少了环境影响,特别是解决了对水中的养殖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消除热漂移效应和清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8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49669.6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公式的双面光伏组件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双面光伏组件正面的辐照度;步骤2:建立双面光伏组件的五参数模型;步骤3:采用五参数模型计算双面光伏组件正面的最大发电功率及发电效率;步骤4:根据双面光伏组件接收表面宽度对双面光伏组件离地高度和行间距进行标准化,随后基于经验公式计算双面光伏组件背面的发电量增益;步骤5:计算双面光伏组件发电量。本发明可以利用组件基本安装条件和水平辐射,计算得到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增益及总发电量,从而对评估双面光伏电站的发电性能起指导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0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000891.5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2S4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强化水面光伏组件散热的装置,它包括光伏组件、相变材料,金属盒、浮体材料。将相变材料封装于金属盒内并置于光伏组件的背面,在金属盒底部粘贴好浮体材料。本发明通过将相变材料与水面光伏组件相结合,利用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热量且温度维持稳定不变的原理,不仅可以防止光伏板温度过高,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且此装置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13305350U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21746275.7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IPC: H02S4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坡屋顶光伏组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肋片、散热铝管、集热铝管和烟囱;所述散热铝管上表面与光伏组件背板相连,若干肋片均匀设置在散热铝管上表面的内壁;所述集热铝管与散热铝管以双坡屋顶两个斜坡面之间的夹角相等的角度相连,所述烟囱与集热铝管相连。本实用新型基于太阳能烟囱效应强化对流换热原理,同时利用肋片、石墨烯进一步强化散热,能够有效利用屋顶空间,强化光伏组件散热,提高发电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