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01914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1042467.7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SOC优化的光伏微网储能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构建光伏微网储能控制系统;中央监控单元监控光伏微网的运行状况;采用信息收集器收集直流母线的电流电压数据,并将采集的电流电压数据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通过计算生成控制策略并区分控制层区对电池及超级电容进行控制;能量控制器计算出电池及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SOC值,并与最优SOC范围进行比较判断,SOC优化模块采用基于滤波时间常数的模糊自调整策略,最终完成对电池及超级电容的SOC值的修正。本发明先使用分层区控制策略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再进一步使用SOC优化模块对储能系统进行优化直至储能系统的SOC达到最佳SOC范围,最终使光伏微网系统达到最佳稳定和经济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5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954569.X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20 , G02B27/1006 , G02B27/141 , H02S40/22 , H02S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波片分光的太阳能高效利用装置,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滤波片、第二滤波片、第三滤波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聚光透镜、三结砷化镓聚光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集热器放置于第一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第一滤波片截止波段的能量;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放置于第二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800-1200nm波长的光;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放置于第三滤波片的透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380-500nm波长的光;三结砷化镓聚光电池放置于第三滤波片的反射光处,用于吸收波段500-800nm波长的光;两者之间设置聚光透镜。本发明提出了太阳能分频利用,达到太阳能光电——光热的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91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42467.7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SOC优化的光伏微网储能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构建光伏微网储能控制系统;中央监控单元监控光伏微网的运行状况;采用信息收集器收集直流母线的电流电压数据,并将采集的电流电压数据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通过计算生成控制策略并区分控制层区对电池及超级电容进行控制;能量控制器计算出电池及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SOC值,并与最优SOC范围进行比较判断,SOC优化模块采用基于滤波时间常数的模糊自调整策略,最终完成对电池及超级电容的SOC值的修正。本发明先使用分层区控制策略对储能系统进行控制,再进一步使用SOC优化模块对储能系统进行优化直至储能系统的SOC达到最佳SOC范围,最终使光伏微网系统达到最佳稳定和经济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1148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55318.3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一种槽式聚光PV/T混合系统,系统包括槽式聚光器、滤光片、真空管、吸热涂层、传热流体管道、导热胶、太阳能电池、冷却管道。槽式聚光器置于整个系统最下方;滤光片置于槽式聚光器的上方,并且位于光线汇聚处,将槽式聚光器汇聚的光线分为长波和短波两部分;真空管置于滤光片上方接受从滤波片透射过来的长波;吸热涂层电镀在真空管内壁;传热流体管道安装在真空管内与真空管发生热交换;冷却管道置于滤光片下方,冷却管道上安装了若干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热胶粘贴在冷却管道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槽式聚光PV/T系统,通过滤光片的分光原理,提升了传统槽式聚光PV/T混合系统的热能品质和降低电池运行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05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783627.1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家电交流、光伏直流两用便携制冰机,包括太阳能控制器、交流直流转换器、蓄电池、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压缩制冷系统以及保温蓄冰装置;所述压缩制冷系统包括直流变频压缩机、冷凝器、风扇、膨胀阀、蒸发盘管;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交流直流转换器、太阳能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直流变频压缩机,所述太阳能控制器通过蓄电池供电。所述蒸发盘管设置在保温蓄冰装置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保温蓄冰装置中。本专利可以实现家电交流和光伏直流以及家电交流、光伏直流同时供电的三种供电方式高效制取冰块,即可在户内使用,也可在户外缺电地区长期使用,本专利具有便携性,因此也可在移动的车辆或者船舶上配合光伏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55317.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光原理的聚光光伏热电联产装置,装置包括聚光透镜、凹透镜、滤光片、聚光太阳能电池、陶瓷基板、导热胶、真空管、隔热层、高温热吸收管和低温热吸收管。聚光透镜置于整个装置的最上方,聚光透镜置于整个装置的最上方;凹透镜放在聚光透镜正下方;滤光片置于凹透镜下方,用于将凹透镜校准的平行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光经滤光片截止之后反射到高温热吸收管进行光热利用,高温热吸收管安装在真空管里面;另一部分透射过滤光片照射到聚光太阳能电池上进行光电转化。本发明提出了聚光光伏的分频利用,起到了太阳能光热——光电一体化作用,提高了聚光光伏装置太阳能利用率和聚光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10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54580.6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浸没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太阳能组件电池进行选型,确定微型逆变器和变压器的相对位置;(2)综合考虑水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设计太阳能组件浸没在水中的最佳深度;(3)对水下浸没式光伏发电系统浸没所需的下沉装置进行设计;(4)根据所需要的浮力、电缆沟设计要求计算下沉装置的规格、形状;(5)设计下沉装置与下沉装置、下沉装置与支架、支架与光伏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6)根据当地水域风浪的地理条件,进行光伏阵列的设计及布置、以及规划电缆通道、维修通道;(7)设计该系统在水中的固定方式;(8)系统的防水防腐蚀设计;(9)设计该光伏系统的防雷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4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71765.8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系统模型;2.使用移动平均滤波器降低电池的动态应力;3.引入功率分配算法,使用两个阈值 和 控制超级电容的充电和放电;4.利用自组织映射和粒子群结合算法对基于短时间内的功率需求和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的配电算法参数进行优化;5.对超级电容进行充放电保护。本发明通过引入充电阈值和放电阈值为电池—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优化方法包括自组织映射和粒子群算法对基于所预测的功率需求和超级电容荷电状态的配电算法参数进行优化,缓解电池的峰值需求和短暂的充放电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908847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971765.8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系统模型;2.使用移动平均滤波器降低电池的动态应力;3.引入功率分配算法,使用两个阈值和控制超级电容的充电和放电;4.利用自组织映射和粒子群结合算法对基于短时间内的功率需求和超级电容器荷电状态的配电算法参数进行优化;5.对超级电容进行充放电保护。本发明通过引入充电阈值和放电阈值为电池—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优化方法包括自组织映射和粒子群算法对基于所预测的功率需求和超级电容荷电状态的配电算法参数进行优化,缓解电池的峰值需求和短暂的充放电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0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53733.5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42 , H02S40/425 , H02S4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冷却集热系统,包括光伏电池板,铝制容器,肋片,热管,复合相变材料,针肋,集热水箱;光伏电池板覆盖在铝制容器上方,两者之间的间隙通过导热胶水粘接,铝制容器装有复合相变材料。肋片通过导热胶粘结在光伏电池板的背板,热管粘结在肋片之间的间隙中,热管的蒸发段安装在铝制容器中,冷凝端安装在集热水箱中,冷凝端做成针肋的形式。热管内的工质在蒸发段吸收肋片以及复合相变材料的热量并在冷凝段凝结成液体,把光伏电池板的热量转移到集热水箱中。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组件冷却集热系统不仅能迅速降低光伏电池板的温度,提高发电效率,还可以对多余热量收集利用,实现太阳能光电光热综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