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滚子及其中心孔修形量确定方法、空心滚子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18998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86930.8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滚子及其中心孔修形量确定方法、空心滚子轴承。该方法包括:S1、根据空心滚子轴承的静力学分析模型确定空心滚子的等效应力与空心度之间的对应关系;S2、确定最佳空心度;所述最佳空心度为空心滚子的等效应力最小时,空心滚子的空心度;S3、确定空心滚子轴承的最大接触应力与空心滚子的中心孔修形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中心孔修形量为:基于最佳空心度对空心滚子的中心孔进行全凸曲线修形时的修形量;S4、确定最佳中心孔修形量;所述最佳中心孔修形量为所述最大接触应力最小时对应的空心滚子的中心孔修形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确定中心孔修形量的过程不合理,不能很好的适应工程实际的技术问题。

    一种铁路车辆的轴承后挡圈及车轴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9508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96092.1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车辆的轴承后挡圈及车轴组件,属于铁路车辆轴箱领域。铁路车辆的轴承后挡圈包括后挡主体和密封环,密封环包括密封主体,密封主体的轴向一端过盈装配在后挡主体内,密封主体的内圆周面为用于与防尘板座的外周面过盈配合的密封配合面,密封环还包括设置在密封主体的圆周外侧的用于与拆卸工具配合以将密封环沿轴向从后挡主体上拆卸下来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为环状凸起或环状凹槽。铁路车辆的车轴组件包括主轴、安装在主轴端部的轴承和后挡圈。本发明将用于与拆卸工具配合的配合结构设置在了密封环的外侧,从而增大密封环内侧与防尘板座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和密封效果,而且拆卸工具也可以通用。

    一种风电轴系支撑结构及其游隙配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2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8107.0

    申请日:2025-02-08

    Abstract: 一种风电轴系支撑结构及其游隙配磨方法,涉及风电机组设计技术领域,支撑结构包括:第一、二、三轴承,第一、二、三轴承均为圆锥滚子轴承,第一、二、三轴承的外圈设在轴承座内,内圈设在主轴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圈之间设有前内隔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外圈之间设有前外隔环。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内圈之间设有后内隔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外圈之间设有后外隔环。游隙配磨方法包括:一,测量各个轴承的内圈高度、外圈高度和装配高度。二、测量前外隔环的高度、后外隔环的高。三,计算前内隔环高度和后内隔环高度。应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风电主轴结构因轴承安装倾斜或游隙压配不到位造成主轴轴承容易发生早期失效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永磁体非线性吸振的负刚度可调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41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57561.3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永磁体非线性吸振的负刚度可调减振装置,属于减振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用于承载待减振设备的承载平台,承载平台通过多个隔振弹簧与底座连接,承载平台和底座之间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弹性阻尼、振子和磁性吸振装置,振子的四周连接有中心对称布置的多个可调负刚度机构,可调负刚度机构包括负刚度精调装置和水平弹性元件,水平弹性元件位于负刚度精调装置和振子之间。本申请可以大幅度降低受振动冲击时的位移变化率,在小空间内实现多频段减振。

    一种判定圆柱滚子轴承极限偏斜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50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18010.X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定圆柱滚子轴承极限偏斜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所要判断的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参数,将滚子‑滚道接触副等效为滚子与平面的滚子接触副,并建立滚子接触副偏斜状态下的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然后求解偏斜下滚子接触副的油膜厚度,得到不同偏斜角下的油膜厚度分布;然后拟合滚子偏斜角和最小油膜厚度的关系;最后根据滚子在轴承全膜润滑状态下的最小油膜厚度,以及滚子偏斜角和最小油膜厚度的关系,得到对应工况条件下轴承处于全膜弹流润滑状态的滚子极限偏斜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润滑角度判定圆柱滚子轴承滚子极限偏斜角的方法,通过判断滚子极限偏斜角来保证轴承在偏斜状态下依然能保持良好润滑。

    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算法的高铁轴承早期故障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2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45818.4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合深度学习算法的高铁轴承早期故障识别方法,S1、数据集的生成;S2、使用处理过的数据对CNN‑BiLSTM构建算法进行训练,S2.1、将输入信号输入到卷积层中,进行卷积操作;S2.2、卷积层中使用批正则化层以及Relu线性激活单元;S2.3、进行最大池化操作,只选择池化框中输出的最大值;S2.4、重复S2.1‑S2.3三次;S2.5、将最后一次的池化结果输入到两层BiLSTM循环神经网络中,使用tanh非线性函数及Dropout层;S2.6、将最后一层BiLSTM的第一个单元的输出和最后一个单元的输出展平,输入到全连接层,使用Relu激活函数和dropout层;S3、将结果输出到输出层,使用softmax函数判断振动信号状态;S4、重复S2‑S3,多次训练模型,本发明使振动信号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完成对高铁轴向轴承早期故障的识别。

    一种多元广义Wiener过程性能退化可靠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591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037260.6

    申请日:2021-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广义Wiener过程性能退化可靠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产品环境应力数据和性能退化试验数据,建立多元广义Wiener过程性能退化分析模型;S2、对退化分析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包括定义退化分析模型中未知参数的似然函数以及对未知参数进行最优化估计;S3、基于多元广义Wiener过程性能退化分析模型对任一工况下产品的性能退化进行可靠性分析。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性能退化分析方法大多不考虑环境应力变量或只考虑单个应力变量,以及传统Wiener过程有时无法描述非线性产品性能退化过程从而导致评估精度低等问题,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评估精度。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其保持架

    公开(公告)号:CN113107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12879.8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其保持架,保持架包括两个支撑环和绕支撑环的轴线均布的多个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与对应端的支撑环固定相连,且与至少一个支撑环分体固定相连,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梁以及两个支撑环形成滚子安装空间;两个支撑环的相对侧面上对应于各滚子安装空间均开设有兜孔,兜孔周向封闭,兜孔供滚子的相应端适配穿入,兜孔具有用于对滚子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的孔底。滚子两端外周面与兜孔之间能够形成完整的环形油膜,有利于提高兜孔和滚子之间的油膜厚度和润滑性能,兜孔能够对滚子在轴承径向平面内形成全方向的约束力,进而能有效抑制滚子的离心运动,保证滚子和内圈之间有足够的接触力和拖动力,减小滚子和内圈之间的打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