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其保持架

    公开(公告)号:CN113107980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512879.8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及其保持架,保持架包括两个支撑环和绕支撑环的轴线均布的多个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与对应端的支撑环固定相连,且与至少一个支撑环分体固定相连,任意相邻两个支撑梁以及两个支撑环形成滚子安装空间;两个支撑环的相对侧面上对应于各滚子安装空间均开设有兜孔,兜孔周向封闭,兜孔供滚子的相应端适配穿入,兜孔具有用于对滚子的轴向位置进行定位的孔底。滚子两端外周面与兜孔之间能够形成完整的环形油膜,有利于提高兜孔和滚子之间的油膜厚度和润滑性能,兜孔能够对滚子在轴承径向平面内形成全方向的约束力,进而能有效抑制滚子的离心运动,保证滚子和内圈之间有足够的接触力和拖动力,减小滚子和内圈之间的打滑。

    一种滚动轴承环间喷射润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54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01372.6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动轴承环间喷射润滑系统,包括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包括动圈、定圈和设于两者之间的滚动体,还包括设于滚动轴承轴向一侧且用于向动、定圈环间喷射润滑油的喷射润滑装置,动圈的朝向喷射润滑装置的轴向一端内壁上设有导油槽,导油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滚动轴承的轴向端面和滚动体处,喷射润滑装置包括位于滚动轴承轴向一侧的喷头,还包括用于调整角度使其对准导油槽的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监测滚动轴承的转速和润滑油粘度、密度压力的监测仪器和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监测仪器的信号控制角度调节机构动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环间喷射润滑系统无法对高转速的滚动轴承进行喷射润滑的技术问题。

    电铸复合加工装置及该装置用电铸槽

    公开(公告)号:CN101328600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40516.0

    申请日:2008-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铸复合加工装置及该装置用电铸槽,该装置包括电铸芯模支托装置和电铸槽,在电铸芯模支托装置上或/和电铸槽内设置有换能器装置,换能器装置的换能器与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阴极超声与槽式超声组成的多频超声辐照系统交变耦合作用于电铸过程,利用阴极芯模的超声振动和电解槽的超声振动产生更多的空化事件,获得增强的超声空化效应,从而加强对电铸芯模表面的冲击和扰动作用,有效驱除电极表面的气泡,保持电流顺利通过电极,提高阳离子至阴极的移动速度,减少浓度极化,进而加快电铸速度,使金属电结晶的晶粒细化,获得表面平整、组织均匀致密的电铸产品。

    一种滚动轴承环间喷射润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54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910101376.4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动轴承环间喷射润滑装置,包括用于向滚动轴承的环间喷射润滑油的喷头,所述喷头为可绕相互垂直的第一、二转动轴线进行摆动的喷头,使用时两转动轴线的初始位置均垂直于滚动轴承的轴线,还包括调节喷头使喷头绕第一转动轴线摆动的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使喷头绕第二转动轴线摆动的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以及用于监测滚动轴承的转速和润滑油粘度、密度的监测仪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监测仪器信号连接、与角度调节机构控制连接,控制器根据监测仪器的信号控制角度调节机构动作。控制器控制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角度调节机构以对喷头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整,扩大了喷头的调整范围,确保润滑油能够方便顺畅地被喷射入轴承环间。

    一种在役机械装备结构疲劳状态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258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414705.4

    申请日:201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役机械装备结构疲劳状态的估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统计学知识构造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不变的广义载荷F,所构造的广义载荷F的统计量S(F)与机械结构关键部位应力σ的统计量S(σ)有对应关系,同时通过实测得出关键部位应变ε的测量数据序列,并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出关键部位的应变统计量,利用应力-应变的关系,考察统计学意义上弹性模量E的变化情况,根据E的变化评价在役机械装备结构关键部位的疲劳状态。本发明方法简单,能够有效地估算出在役机械装备结构的疲劳状态。

    一种金属电沉积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7713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438693.9

    申请日:201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电沉积方法,在电沉积过程中,由阳极和阴极在电解液中形成电场,对电解液施加平行或垂直于电场方向的超声波,并对电解液、阴极、阳极施加平行或垂直于电场方向的磁场与超声波进行协同作用;同时,对电解液进行机械搅拌,并且通过加热系统使电解液的温度保持稳定,在阴极上电沉积金属材料过程中,选择超声波的方向、频率及功率和磁场的方向及磁场强度与电场的方向进行如下几种方案的匹配。在阴极上电沉积金属材料过程中,选择超声波的方向及功率与磁场的方向及强度进行协同耦合共同作用于电解液,以提高电沉积的速度和致密度。

    一种电铸复合加工装置及该装置用电铸槽

    公开(公告)号:CN101328600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810140516.0

    申请日:2008-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铸复合加工装置,包括电铸芯模支托装置和电铸槽(13),在电铸芯模支托装置上和电铸槽(13)内设置有换能器装置,的电铸槽(13)内的换能器装置设置在电铸槽(13)内的侧壁面和/或底面上,换能器装置的换能器与超声波发生器(5)电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5)为频率可调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电铸槽(13)内的换能器装置由密封盒体和换能器排构成,各换能器排分别粘贴在密封的盒体内表面朝向电铸槽(13)内一侧,所述电铸槽(13)内的侧壁面的换能器装置的密封盒体通过固定在侧面的侧滑动轨道(15)可移动地固定在侧壁面上,所述电铸槽(13)内的底面的换能器装置的密封盒体通过固定在底面的底滑动轨道(14)可移动地固定在底面上。采用电铸装置进行电铸提高了电铸产品的质量。

    利用超声波和激光共同作用的电铸方法和电铸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643923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306817.0

    申请日:2009-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和激光共同作用的电铸方法和电铸设备,其中电铸方法是,在紧邻原模的同一区域电铸液内同时施加超声波和激光波。超声波使得电铸液中的金属离子团不断被打碎,使得铸层致密性好,结晶细小。同时,超声波和激光波两种不同性质的波协同作用于电铸液,会在两种波共同作用区域产生两种能量的聚合,这样就会诱发新的声光特性产生,增大电铸金属离子的活性,有利于电铸金属离子的沉积和沉积层的均匀性。同时激光波可以加速空化泡崩溃,大大增强空化效果,超声作用产生的空化气泡对激光产生反射和折射,使原本直线传播的激光发生了光路的改变,增加了其作用的点位,提高了电铸的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