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1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211155.9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噪夹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上、下面板之间的中间骨架,所述中间骨架为多个呈阵列式排布的米字型蜂窝夹芯,多个米字型蜂窝夹芯之间形成允许空气流动的空腔;米字型蜂窝夹芯由空心的正多棱柱和多块肋板组成,多个肋板一对一的与多棱柱的侧面垂直交叉连接,肋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多棱柱的上下端面齐平;在制备时,首先,制备预设数量的米字型蜂窝夹芯,然后,制备预设尺寸的上面板和下面板,最后,利用自动焊接设备将呈阵列式排布的预设数量的米字型蜂窝夹芯按照预定位置焊接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本发明采用的米字形蜂窝结构与常规六边形蜂窝结构相比,在相同质量下,降噪吸声效果和抗冲击能力更加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34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845473.1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对称性的各向同性平板结构的冲击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监测区域各个传感器信号的波达时间和信号能量来估计冲击位置,利用平板结构上下表面的传感器信号的对称性来识别冲击损伤。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冲击监测中不能同时识别冲击位置和识别损伤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系统的硬件需求,并简化了信号处理过程,能够满足结构健康监测实时监测的在线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3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45473.1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号对称性的各向同性平板结构的冲击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监测区域各个传感器信号的波达时间和信号能量来估计冲击位置,利用平板结构上下表面的传感器信号的对称性来识别冲击损伤。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冲击监测中不能同时识别冲击位置和识别损伤的问题,从而简化了系统的硬件需求,并简化了信号处理过程,能够满足结构健康监测实时监测的在线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2256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14491.4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5J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00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三自由度的非对称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器人机构,该机构采用动、静平台加两条分支运动链的构成形式,两条分支运动链中的一条为混合链,另一条为单开链,安装于静平台上的第一移动副、第三转动副和第八转动副被选为主动副,其中第三转动副与第一移动副和第八转动副轴线垂直。第七转动副和第十一万向铰链与动平台相连。因此,本发明的并联机构动平台可实现两维转动一维移动输出运动,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为3×3单位阵,故动平台的输出与主动输入呈一一对应关系,减少了各运动链之间的耦合影响,解决了并联机器人解耦性差、控制设计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56844.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型夹层预制楼板及其制备方法,预制楼板包括板体、剪力键、填充体和下部受拉钢筋;剪力键为十字形剪力键,下部设有剪力键钢筋孔;填充体为薄壁填充体,具有薄壁外壳,薄壁外壳内为中空腔或高温隔热材料;薄壁填充体分布在十字形剪力键以外的区域,且板体的四个侧面与薄壁填充体之间留有间距,在所留间距处设有贯穿板体厚度的楼板螺栓孔;下部受拉钢筋沿板体长度方向设置,且多根下部受拉钢筋沿板体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搭建支护模板、放置剪力键、铺设下部受拉钢筋、连接支撑杆、第一次浇筑、放置填充体和第二次浇筑并拆除模板。该轻型夹层预制楼板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保温隔热隔声性能,且便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815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3877.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夹层声屏障及其制备安装方法,夹层声屏障包括夹层板和立柱,夹层板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多个芯子,多个芯子呈阵列排布在上、下面板之间;上面板设有多个凸出于外表面并呈阵列排布的凸台,凸台的顶部开设定位孔;芯子由四根同样长度的棱柱在三维空间中交叉于一处组成,且交叉位置位于每根棱柱的中点,四根棱柱在平面上的投影相互之间夹角为90°,棱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相等,棱柱的两端端面加工有斜切面,棱柱的下端面与下面板贴合接触并焊接固定,棱柱的上端面与凸台的定位孔焊接固定;所述的方法包括夹层声屏障的制备过程与安装过程。本发明具有优良的抵抗平面内风荷载和降噪性能,且对焊接施工的技术要求低,焊接质量可控,易于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1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30344.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折纸原理的点阵缓冲结构,用于提高碰撞实验的缓冲效果,该点阵缓冲结构包括基本缓冲结构框架和位于基本缓冲结构框架内部的折叠缓冲装置,基本缓冲结构框架包括两个支撑板、四根弯曲三棱柱、四根梯形斜四棱柱,通过将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形变的应变能,能够有效降低碰撞所带来的破坏;同时与其他仅具备一级缓冲的装置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创新的二级缓冲设计,将基本缓冲结构框架和折叠缓冲装置结合在一起,以最大化缓冲效果;此外,每个点阵缓冲结构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元胞,通过将多个元胞连接在一起使用,使得该缓冲结构适应各种场合,解决了传统缓冲装置无法应用于多种场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1598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636230.1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5J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具有两转一移三自由度的非对称并联机器人机构。本发明的具有两转一移三自由度的非对称并联机器人机构采用一个单开链和一个混合链将动、静平台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当驱动第一移动副、第八移动副和第三转动副时,所述动平台可以实现空间两维转动一维移动输出。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为3×3对角阵,故动平台的输出与主动输入呈一一对应关系。动平台的一个运动输出只需一个驱动器输入控制,大大减少了各运动链之间的影响,解决了并联机器人解耦性差控制设计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5137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819008.4
申请日:2017-09-12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B29C64/112 , B29C64/236 , B29C64/245 , B29C64/321 , B29C64/393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2
Abstract: 一种混联式3D打印机,包括框架、平面移动并联机构、打印升降台、送料输送装置以及控制面板。平面移动并联机构利用滚珠丝杠副和导轨固定于框架上,通过滚珠丝杠副与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相连,并通过三条分支运动链实现打印喷头在水平面内的二维移动;打印升降台利用滚珠丝杠副和导轨固定于框架上,通过滚珠丝杠副与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相连,实现打印升降台在垂直面内的上下移动;物料输送装置安装于动平台上通过加热装置和打印喷头完成材料的喷出;通过控制与检测模块对打印喷头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反馈发到控制面板,并通过控制面板对其进行调控完成3D打印。本发明可以解决一般3D打印机机构解耦性差、工作空间小、精度低、承载能力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9680.6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4/42 , C04B111/2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珊瑚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玻璃纤维珊瑚砂混凝土成分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水泥650‑655份,纳米碳酸钙18‑36份,粉煤灰100‑102份,石英粉100‑102份,硅灰218‑220,珊瑚砂1060‑1065份,海水243‑245份,聚羧酸减水剂6.7‑7份和玻璃纤维18‑36份;所述玻璃纤维的弹性模量为70‑80GPa,公称长度为6‑12mm,密度为2.4‑2.7g/cm3,断裂强度400‑600Mpa,熔点680℃。所述制备方法中,首先制备胶凝材料,然后制备胶凝状浆体,接着加入玻璃纤维分散后得到混凝土材料,最后混凝土材料浇筑、养护后得到所需的玻璃纤维珊瑚砂混凝土。本发明可以提高珊瑚砂混凝土强度、稳定性以及耐久性,有效提高珊瑚砂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