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采取减荷载技术的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变形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85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41249.X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用于采取减荷载技术的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变形计算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顶部添加减载装置的变形的计算方法。本发明结合爱荷华公式,考虑了土的剪切作用及管顶土压力对管涵变形的影响;引入了地基反力修正系数,提出了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在未减载和减载两种条件下管涵变形计算方法。本发明可为常规填土或采取减荷措施后的埋地玻璃钢夹砂管涵变形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同时也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变形更高效精准的计算评估。

    一种活化低硅型铁尾矿粉及复合胶凝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89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16333.0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活化低硅型铁尾矿粉及复合胶凝材料制备,旨在提供一种有效利用固体废弃物铁尾矿资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低硅型铁尾矿破碎处理;2)二维耦合活化工艺预处理低硅型铁尾矿粉;3)利用活化后低硅型铁尾矿粉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胶凝材料。该发明能有效解决低硅型铁尾矿粉不能直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这一技术难题,通过活化预处理方式,其28d活性指数可达78.4%,且活化工艺相对简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低硅型铁尾矿制备复合胶凝材料,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减少了对传统原材料的依赖。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涵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及最优层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86465.7

    申请日:2021-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涵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及最优层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涵层合板不同材料,铺层结构,确定板的相关参数;步骤2、计算结构的失效概率,并得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的可靠度指标;步骤3、运用基于一种改进鲸鱼算法以系统的可靠度指标最大为目标,对层合结构铺层角进行优化;步骤4、分析对比步骤3所得到的结果,得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涵层最优层合结构;本发明实现了增加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涵的使用寿命,降低管涵失效性,增加管涵使用效率。

    一种选煤专用辅助配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4908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57928.1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煤专用辅助配件,包括运输座,所述运输座的下端设有L形导槽,所述运输座的下端设有移动腿,所述移动腿的下端安装有滑轮,所述滑板的上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L形导槽内,运输座的上端安装有卡座和凸台,凸台位于运输座的中部,运输座的下端设有固定块,所述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块上,还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下端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下端安装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两侧安装有防滑条。本发明通过设置带有螺杆的螺纹套有助于螺杆的升降,通过设置带有防滑条的耐磨板有助于增加支撑盘的耐磨效果。

    隧道保护层的多段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10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56297.6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保护层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保护层的多段施工方法,包括:根据隧道长度按预设长度铺设超前保护层,并按预设长度形成若干分段;进行隧道掘进,并根据分段设置对应的预制保护层;当单个分段完成对应的预制保护层的设置时,将保护层钢筋铺设在对应的预制保护层内侧,以形成预衬砌层;衬砌保护层;重复上述步骤,以完成隧道保护层施工。本发明利用将保护层间隔施工并衬砌的方式,将保护层分段施工,在有效提升了各段保护层之间的连续性的同时,有效提升了隧道保护层的整体强度,从而有效提升了保护层施工的整体质量。

    一种绿色混杂纤维增韧铁尾矿砂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19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48632.9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混杂纤维增韧铁尾矿砂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材料领域,各组分的配合比设计按质量份数为:水:170份,水泥:358份,粉煤灰:89份,铁尾矿砂:624份,碎石:1159份,减水剂:3.6份,回收轮胎钢纤维:39份,椰壳纤维:2.3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配合比制作的混杂纤维混凝土材料具有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四点弯曲抗折强度、抗冲击强度、拉压比、弯压比高的优点,本发明制作的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28d立方体抗压强度为59.07MPa,劈裂抗拉强度为4.46MPa,四点抗弯强度为6.6MPa,抗冲击强度为720N·m,拉压比为0.076,弯压比为0.11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