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52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811123093.1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偿机构,绞盘,回转机构,辅助机构;本发明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通过A型门架底座上姿态传感器实时监测出母船摇摆和位移的精确数值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解算出补偿量后通过控制各补偿液压缸协作补偿母船的运动,进而能够在高海况的情形下对设备的安全平稳的吊放及回收;本发明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能够通过伸缩杆将机械手下放至海面,机械手能够快速将挂在承重台上的挂钩挂到待回收的无人潜水器上,再由母船拖曳系统与A型门架配合回收,耗时短、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5082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69470.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艇艇载无人收放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艇艇体、连接桥、绞车组、滑板和波浪补偿机械手;本发明中通过无人艇艇体上的滑板延伸至水面以下便于带动力的无人救捞装置自动释放,通过波浪补偿机械手将绞车组上的带绳索的挂钩勾住返航的带动力无人救捞装置,实现无人艇体对带动力的无人救捞装置的回收;此外,在到达事故海域时,波浪补偿机械手可优先将携带的救生圈和救生衣释放到海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55704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48086.7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放舱式的多功能AUV水下中继站,该多功能AUV水下中继站由水下舱室、浮船、母船、水下脐带缆和水下缆绳组成;其中,所述水下舱室包括外框架、补给模块和微调式回收夹紧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装置采用流水线式的设计思路,各模块之间相互配合,使从业人员能够直接在母船上实行对AUV的回收与状态监控,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多条AUV的补给或回收效率,特制的微调连杆机构可应对不同型号的AUV,解决了现阶段大部分回收机构不具备的通用性问题,水下舱室内的补给模块也为AUV的续航、新的任务使命的加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5570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810648086.7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放舱式的多功能AUV水下中继站,该多功能AUV水下中继站由水下舱室、浮船、母船、水下脐带缆和水下缆绳组成;其中,所述水下舱室包括外框架、补给模块和微调式回收夹紧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装置采用流水线式的设计思路,各模块之间相互配合,使从业人员能够直接在母船上实行对AUV的回收与状态监控,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多条AUV的补给或回收效率,特制的微调连杆机构可应对不同型号的AUV,解决了现阶段大部分回收机构不具备的通用性问题,水下舱室内的补给模块也为AUV的续航、新的任务使命的加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6238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555841.3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打捞船的波浪补偿双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本体、红外双目相机、计算机和运动控制器;具体控制方法为S1:坐标系建立;S2:图像采集;S3:数据处理;S4:机械臂切换;S5:机械臂复位;本发明较单波浪补偿机械臂具有更大的工作空间,灵巧空间,双手协同作业效率较高;本发明的视觉定位通过双目红外相机直接识别标志点,较模板匹配方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本发明可根据视觉检测到的标志点信息,自主设定主从机械手来完成不同的任务,灵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2500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069472.7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B63C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艇专用救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空心筒体,一连接桥,一捞网和一电力推进系统;本发明能够作为一种无人艇专用的新型救捞装置,能够在海况较为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出动对落水进行营救,且具备一定的航行及续航能力,作业范围大,救捞效率高;本发明筒体,连接架,电池与配重的结构设计为永不沉没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在恶劣海况下的作业能力;本发明能够在落水者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快速而准确地通过捞网将落水者打捞回无人艇。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1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23093.1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偿机构,绞盘,回转机构,辅助机构;本发明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通过A型门架底座上姿态传感器实时监测出母船摇摆和位移的精确数值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解算出补偿量后通过控制各补偿液压缸协作补偿母船的运动,进而能够在高海况的情形下对设备的安全平稳的吊放及回收;本发明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能够通过伸缩杆将机械手下放至海面,机械手能够快速将挂在承重台上的挂钩挂到待回收的无人潜水器上,再由母船拖曳系统与A型门架配合回收,耗时短、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23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55841.3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97 , B25J9/1602 , B25J9/1664 , B63C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打捞船的波浪补偿双机器人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本体、红外双目相机、计算机和运动控制器;具体控制方法为S1:坐标系建立;S2:图像采集;S3:数据处理;S4:机械臂切换;S5:机械臂复位;本发明较单波浪补偿机械臂具有更大的工作空间,灵巧空间,双手协同作业效率较高;本发明的视觉定位通过双目红外相机直接识别标志点,较模板匹配方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本发明可根据视觉检测到的标志点信息,自主设定主从机械手来完成不同的任务,灵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9024091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1570539.0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偿机构,绞盘,回转机构,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通过A型门架底座上姿态传感器实时监测出母船摇摆和位移的精确数值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解算出补偿量后通过控制各补偿液压缸协作补偿母船的运动,进而能够在高海况的情形下对设备的安全平稳的吊放及回收;本实用新型波浪补偿A型门架专用吊接头,能够通过伸缩杆将机械手下放至海面,机械手能够快速将挂在承重台上的挂钩挂到待回收的无人潜水器上,再由母船拖曳系统与A型门架配合回收,耗时短、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回收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023084U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20964648.4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收放舱式的多功能AUV水下中继站,该多功能AUV水下中继站由水下舱室、浮船、母船、水下脐带缆和水下缆绳组成;其中,所述水下舱室包括外框架、补给模块和微调式回收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流水线式的设计思路,各模块之间相互配合,使从业人员能够直接在母船上实行对AUV的回收与状态监控,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多条AUV的补给或回收效率,特制的微调连杆机构可应对不同型号的AUV,解决了现阶段大部分回收机构不具备的通用性问题,水下舱室内的补给模块也为AUV的续航、新的任务使命的加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