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05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21221.2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C01B32/05 , C25B11/031 , C25B11/061 , C25B11/052 , C25B11/095 , C25B1/23 , C25B1/50 , C25B3/03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污泥与塑料共热解生物炭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工业污泥进行等离子体预处理、干燥、破碎、筛分;步骤S2、对废弃塑料进行清洗、干燥、破碎、筛分;步骤S3、将工业污泥、废弃塑料、活化剂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在惰性气氛下,将所述混合粉末热解炭化;步骤S4、待炭化固体自然冷却后,酸洗、清洗、干燥并研磨,得到工业污泥与塑料共热解生物炭,即金属和杂原子共掺杂的生物炭M‑HA‑C,能够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本发明生物炭比表面积、孔隙度、含碳量更高,结构良好、性能优异,该方法经济、高效,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本发明得到的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41019.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 H01G11/34 , H01G11/44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海藻水热液化副产物制备的储能材料及方法和电极,包括如下步骤:将海藻处理为藻粉,进行水热液化,收集液相产物和固相残渣,得到固液混合物;使用离心机初步分离固液混合物,使用过滤装置二次分离液相产物,收集油相产物,将固相残渣烘干备用;将油相与固相残渣充分混合均匀后烘干进行热解,合成碳材料,收集的产物分别依次经过酸洗和水洗后烘干得到储能材料生物炭。本发明固相残渣灰分中的SiO2作为自源模板剂,金属化合物作为自源活化剂,利用海藻水热液化固相的类模板和活化作用,在不添加任何具有环境破坏性的化学试剂下,制备了电化学性能可观的电极材料,降低了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成本,制备过程简单,工艺流程绿色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25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0648233.0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AC/DC逆变器、控制器、DC/AC逆变器、蓄电池,利用天然气在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电力,回收内燃机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和高温缸套水余热用于发电;利用太阳光通过聚光和分频技术,将部分太阳光用于光伏电池发电,本发明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量利用方式合理;不受地区、气候、时间变化的影响,可实现稳定能量输出的同时又能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能量输出;结构紧凑、易于模块化安装;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结合,达到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53111.8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生物炭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电极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富氮水相制备:将藻类生物质、反应添加剂与去离子水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获得富氮水相;2)氮掺杂生物焦的制备:将富氮水相与陆生生物质放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氮掺杂生物焦;3)氮掺杂生物焦的活化:将氮掺杂生物焦与活化剂充分混合,并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活化,待活化反应结束后即得到氮掺杂生物炭;4)氮掺杂生物炭的处理:将步骤3)中得到的氮掺杂生物炭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得到能够用于超级电容的氮掺杂生物炭。本发明得到的超级电容器用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51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33374.4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流体培养微藻的方法和光生物反应装置,本发明利用纳米流体选择透光的特性,有效加快微藻生长趋势,在红蓝光谱段波长光透过率高的纳米材料,在光生物反应装置上利用该纳米流体进行选择性透光,纳米流体包覆在光生物反应装置外部,微藻生长所需光源在其外部,并利用纳米流体的吸热性能,使藻液维持在藻类生长的适宜温度,纳米流体由于不同选择,具有除选择透光性,吸热性以外其他特性如弱磁性,利用微藻在任意PH状态皆带负电这一特点,通过纳米流体所带阳离子,对微藻颗粒进行团聚收集,絮凝收获,在微藻收集结束后利用纳米流体所吸收热量进行共干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55724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270902.2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养殖全生命周期多元协同的猪只养殖系统,包括猪只养殖区域、室内微藻养殖区域、室外微藻养殖区域和水热炭化处理区域;猪只养殖区域设有排泄物收集区,排泄物收集区连接粪便储存池;粪便储存池的污水出口连接室外微藻养殖区域,粪便储存池的粪便排出口连接水热炭化处理区域;将粪便和室外微藻养殖区域所养殖的微藻一同作为水热炭化的原料。本发明将微藻全生命周期纳入循环体系,既利用微藻养殖阶段的功能特点,又实现收获阶段的高价值提现,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优化养猪场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两者的协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68031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86429.2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功能原位氮掺杂海藻炭的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海藻半焦,即原位氮掺杂海藻炭;通过NaOH改性海藻半焦为海藻炭基吸附剂;将海藻炭基吸附剂用于吸附水体污染物,回收循环吸附多次后吸附效能降低到预设值的海藻炭基吸附剂复合炭样用作复合催化剂;把复合催化剂与海藻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催化热解海藻制备生物油和生物炭;得到的生物炭重复利用得到新生海藻炭基吸附剂,再继续用于吸附污染物和作为催化剂。本发明将海藻炭运用于污染物的吸附和催化热解制生物油,在高效脱除水体污染物的同时提高了生物油的品质,且炭循环利用率高。整个工艺流程操作简单,清洁程度高,循环利用率高,能量消耗少,具有较高的成本利益与环保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55724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270902.2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藻养殖全生命周期多元协同的猪只养殖系统,包括猪只养殖区域、室内微藻养殖区域、室外微藻养殖区域和水热炭化处理区域;猪只养殖区域设有排泄物收集区,排泄物收集区连接粪便储存池;粪便储存池的污水出口连接室外微藻养殖区域,粪便储存池的粪便排出口连接水热炭化处理区域;将粪便和室外微藻养殖区域所养殖的微藻一同作为水热炭化的原料。本发明将微藻全生命周期纳入循环体系,既利用微藻养殖阶段的功能特点,又实现收获阶段的高价值提现,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优化养猪场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两者的协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64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329279.2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自供热双流程气化系统,包括2个锅炉,锅炉之间采用导热材料隔开,每个锅炉的下部设有加料漏斗,每个锅炉的底部分别连接蓄水池、空气泵和燃气储罐,每个锅炉的上端分别设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换热器,换热器还连接蓄水池和净化塔,净化塔分别连接烟囱和燃气储罐,本发明的2个锅炉实现了燃烧和气化的解耦,两个锅炉之间又能实现气化和燃烧的切换;还可以通过补燃对锅炉燃烧进行补燃,充分利用热量,提高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34468.1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提高微藻生物油中醇、酯化合物的方法,属于生物质燃料生产制备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生物柴油副产物和干燥的微藻藻粉充分混合,所述生物柴油副产物为生物柴油制备中酯基交换反应结束后所产生的副产物;(2)混合好的样品投入到热解炉中反应;(3)对反应产物进行冷凝,用有机溶剂萃取冷凝后的产物,然后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有机溶剂,得到纯生物油。本发明将生物柴油副产物和微藻共热解,可以有效的再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节约生物柴油副产物的处理成本,同时还验证了两种原料之间的交互耦合作用,降低了生物油中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含量,提高了生物油的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