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67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63970.0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首屏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L‑RF‑LSTM的湖泊蓝藻水华长期预报方法与系统,通过收集湖泊长时间序列蓝藻水华及其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监测数据,并对蓝藻水华数据进行STL时间序列分解,去除蓝藻水华监测数据中的潜在噪声,获得蓝藻水华的长期变化趋势;采用RF模型进行蓝藻水华的关键环境因子筛选,可在有效在考虑环境因子与蓝藻水华非线性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避免数据信息冗余的影响;最后利用LSTM模型建立蓝藻水华与其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前后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将当前时间实测的关键环境影响因子监测数据代入建立的对应关系中即可获得未来的蓝藻水华预报结果,无需进行未来时刻环境因子的预测,避免了预测误差的积累,可有效提高蓝藻水华预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7955.8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管道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与系统,方法包含:(1)构建管道一维元胞自动机场景,设置管道元胞大小、邻域关系以及状态,并给定管道上游和下游边界条件;(2)根据当前元胞和上游元胞的水深和流速,计算元胞水流波速、水量通量、动量通量以及摩擦损失项;(3)根据水深和流速更新规则计算每个元胞下一时刻的水深和流速,循环更新规则得到管道的水动力变化过程。本发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提出了管道内部水动力变化的基本规则,能够更加准确且高效地模拟管道内部复杂的水动力变化过程,有助于改进管道相关水力学模拟和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84916.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贵州大学 , 三峡大学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理 , 王永猛 , 魏浪 , 王猛 , 曲直 , 陈求稳 , 严登华 , 安瑞冬 , 李析男 , 张艳霞 , 陈端 , 卢晓春 , 尹华政 , 郑雪玉 , 林育青 , 脱友才 , 穆祥鹏 , 陈旻 , 秦天玲 , 杨韬 , 王煜 , 殷国栋 , 陆波 , 马卫忠 , 张庆 , 高传彬 , 杜帅群 , 李延孟 , 金志军 , 王火云 , 张倩 , 单承康 , 张峻玮 , 吴瑶洁 , 汤永娟 , 张蜀豫 , 李楠 , 唐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坝大库原址重建下游流量保供的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在旧坝原址的下游设置堰坝并形成反调节水库;堰坝包括溢流坝段和生态闸门段;生态闸门段和溢流坝段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闸门;当旧坝完全拆除时,在旧坝坝址处采用分段围堰结构进行分段修筑新坝;并以未建成围堰的部位作为下泄流量的通道向反调节水库泄水、或者利用已修筑完成的新坝段向反调节水库泄水;当旧坝未完全拆除时,利用旧坝作为挡水结构,并在旧坝的下游侧设置有横向挡堰,该横向挡堰位于旧坝发电厂房的上游侧,且横向挡堰的两端连接至两侧山体,利用旧坝已存在的取水口和引水管将水从旧坝上游库区引流至旧坝发电厂房进行发电后下泄至反调节水库。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9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010541227.2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2B3/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拆坝及局部微地貌人工干预的支流替代生境构造方法,包括:(1)从目标干流的支流中,选择与目标干流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生境异质性最相似的支流,作为替代生境支流;(2)构建替代生境支流的一维生态河貌模型,模拟拆坝后替代生境支流的河貌变化和生境质量变化;(3)针对替代生境支流拆坝后生境质量低于预设阈值的局部河段,构建二维生态河貌演变模型,模拟实施不同局部生态改善措施后局部河段的河貌变化及生境质量变化;(4)对选择作为替代生境的支流的水坝进行拆除,并对局部河段按照模拟得到的生境质量改善最大的生态改善措施,对局部河段地貌进行改造。本发明可以构造更适宜鱼类的支流替代生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0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010630170.3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面源污染入河负荷量预测方法,包括:(1)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并统计各个汇水单元内的河道;(2)在汇水单元下垫面和河道上下游分别布设监测点,监测若干场降雨期间的径流和污染物浓度;(3)根据下垫面监测点监测到的数据,计算汇水单元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面源污染负荷量;(4)计算得到各类污染物的入河系数(5)根据河道缓冲区面积在汇水单元的占比,将汇水单元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面源污染负荷量,按照比例及入河系数,分配到汇水单元内的各河道中;(6)对各河道进行统计,按照各河道流经汇水单元的路线,沿程累加分配得到的进入河道的各类污染物的负荷量,得到各河道总的面源污染入河负荷量。本发明简单准确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8545.4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12Q1/6806 , C12Q1/04 , C12Q1/68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耐药基因检测的蓝藻环境样品胞内外DNA分离提取方法,包括将待测蓝藻环境样品浓缩和清洗,然后确认藻液中杂菌对溶菌酶具有敏感性;藻液中加入溶菌酶溶液去除其中的杂菌,然后去除剩余溶菌酶溶液,得到预处理后的藻液;预处理后藻液转代培养,检测转代培养后的藻液中是否仍存在杂菌;若是,则重复去除杂菌的步骤,直至转代培养后的藻液中无杂菌;若否,则分离提取预处理后藻液的胞外和胞内DNA。本发明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提取的蓝藻环境样品DNA纯度高、完整性好,避免了传统抗生素灭除杂菌方法对蓝藻样品中待测抗生素耐药基因表达水平的干扰,有效提升了后续蓝藻环境样品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准确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0165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10227.1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1/02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造浪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包括电机、曲轴、漂浮支架、连接线、滑轮和浮筒,所述电机和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漂浮支架上,所述曲轴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所述曲轴,另一端绕过滑轮与位于漂浮支架下的浮筒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两种所述水动力提升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一种是采用物理缩小模型,一种是采用数学建模进行数值模拟。本发明的水动力提升装置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水动力提升,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也精确的量化了装置运行后水动力弱区的改善效果,为科学、经济地运行水动力装置,改善河道水动力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78405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30170.3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面源污染入河负荷量预测方法,包括:(1)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汇水单元,并统计各个汇水单元内的河道;(2)在汇水单元下垫面和河道上下游分别布设监测点,监测若干场降雨期间的径流和污染物浓度;(3)根据下垫面监测点监测到的数据,计算汇水单元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面源污染负荷量;(4)计算得到各类污染物的入河系数(5)根据河道缓冲区面积在汇水单元的占比,将汇水单元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的面源污染负荷量,按照比例及入河系数,分配到汇水单元内的各河道中;(6)对各河道进行统计,按照各河道流经汇水单元的路线,沿程累加分配得到的进入河道的各类污染物的负荷量,得到各河道总的面源污染入河负荷量。本发明简单准确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398391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0372368.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坝深库分层水样及沉积物柱样一体化人工智能采样装置,包括采样装置主舱体、姿态平衡传感器、推进器、平衡底座和采样器主体;姿态平衡传感器和采样器主体设置在采样装置主舱体内部;推进器设置在采样装置主舱体外侧;平衡底座位于采样装置主舱体底端。本发明采样装置为具备水下地形高清观测、无扰动采集沉积物柱芯、水体垂向分层精确采样及其关键理化参数实时原位监测于一体的智能采样装置,能灵活运用到复杂条件下的深、浅水体环境中,实现高效精准、无扰动采集湖泊水库、河流海岸等水体大量的序批式完整的沉积物和分层水样,并同步完成分层水样关键理化参数的原位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3983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10895987.6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坝深库分层水样多维保真采集与水质监测人工智能装置,包括采样器主舱体,采样器主舱体上部设置有静压气瓶,下部设置有阵列式采水器、姿态平衡传感器和照明摄像系统;采样器主舱体的前后端设置有推进装置,两侧设置有平衡装置。本发明的一体化智能系统装置为一种水下地形高清观测、无扰动分层采集、水体垂向分层精确采样及其关键理化参数同步监测等功能于一体化人工智能的采样装置,其具备无扰动、高精度、高保真、高效率、强匹配和低风险等优点,为进一步研究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生态效应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