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载激光测高仪脚点几何定位误差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80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00735.5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激光测高仪脚点几何定位误差的判定方法,属于激光遥感领域,解决现有脚点几何定位误差分析方法忽略激光测量系统与搭载平台传感器之间的位置与角度安置误差,在没有考虑被测目标高度起伏的前提下,仅提供激光脚点的部分瞬时几何定位误差模型,并未对激光脚点几何定位误差的极值进行分析的问题。本发明以星载激光测高仪激光脚点几何定位过程及误差的传播理论为基础,通过综合考虑多种误差源和平面目标起伏的影响,提出了全面判定星载激光测高仪激光脚点的几何定位误差的方法:瞬时几何定位误差与极值几何定位误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在星载激光测高仪发射前后的性能指标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一种星载激光测高仪脚点几何定位误差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8053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11000735.5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激光测高仪脚点几何定位误差的判定方法,属于激光遥感领域,解决现有脚点几何定位误差分析方法忽略激光测量系统与搭载平台传感器之间的位置与角度安置误差,在没有考虑被测目标高度起伏的前提下,仅提供激光脚点的部分瞬时几何定位误差模型,并未对激光脚点几何定位误差的极值进行分析的问题。本发明以星载激光测高仪激光脚点几何定位过程及误差的传播理论为基础,通过综合考虑多种误差源和平面目标起伏的影响,提出了全面判定星载激光测高仪激光脚点的几何定位误差的方法:瞬时几何定位误差与极值几何定位误差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在星载激光测高仪发射前后的性能指标的综合分析与评估。

    基于星载激光雷达的海上云层光学厚度估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16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13192.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激光遥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星载激光雷达的海上云层光学厚度估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满足预设条件的星载激光雷达的大气传输光学模型,分别构建星载激光雷达的被动噪声模型和主动激光信号模型,进而分别确定目标云层光学厚度下的理论噪声率和理论信号光子数;利用星载激光雷达的实测光子点云数据确定每个沿轨分段的实测平均噪声率与实测平均信号光子数,并根据实测平均噪声率、实测平均信号光子数、理论噪声率和理论信号光子数确定海上云层光学厚度的估计结果。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在不同云层厚度的反演中存在局限性,并且已有星载激光雷达信号与噪声模型没有考虑环境因素,降低了海上云层光学厚度的估计精度的问题。

    星载激光测高仪有源光斑能量探测器检测标定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61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439528.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激光测高仪有源光斑能量探测器检测标定平台及方法,用于等效模拟不同出射激光能量、不同大气条件下的卫星激光测高仪脚点能量密度,针对星载激光测高仪的指向角误差在轨标定中在地面激光足印范围内布设的激光探测器进行检测评估;设置激光发射模块、能量调节模块、光束整形模块、能量监控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解决了星载激光测高仪地面标定激光有源探测器的检测问题,通过多种衰减片组合的方式,实现了对激光有源探测器性能指标检测的全覆盖。同时,高能量稳定性的激光光源与高精度能量计的实时能量监控,保证了探测器测量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星载激光测高仪地面标定提供了可靠性保障。

    一种改进的基于聚类的单光子点云数据去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48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424017.4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聚类的单光子点云数据去噪方法。本发明将光子计数激光测高仪的三维点云数据转换为二维点云数据,二维点云数据通过粗去噪方法得到粗去噪后二维点云数据;将粗去噪后二维点云数据通过均匀化处理得到均匀化后二维点云数据;将均匀化后二维点云数据通过精去噪方法得到精去噪后二维点云数据;本发明对单光子探测得到的点云数据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查全率、查准率进行去噪和信号提取。

    一种高动态范围多卫星兼容有源激光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285903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42839.1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动态范围多卫星兼容有源激光探测器,包括:MCU模块、偏置电压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增益调整模块、放大模块;MCU模块用于获取设置信息,根据设置信息输出参考电压至偏置电压模块,输出增益控制信号至增益调整模块;偏置电压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电压输出偏置电压至光电转换模块,以调节光电转换模块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增益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增益控制信号调节放大模块的放大倍数。本发明使得有源激光探测器具有极高的动态范围,能够兼容不同卫星不同的地面激光脚点能量。

    一种基于直流潮流的UPFC优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67866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1117948.4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流潮流的UPFC优化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态运行领域,在减轻电力系统传输压力,优化现代电力系统结构的背景下,提出基于直流潮流的UPFC优化配置模型。采用UPFC装置可以调节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潮流分布以及改善系统的经济成本,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模型是在所构建的UPFC直流潮流模型的基础上,以发电机的经济成本作为目标函数建立的UPFC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再配合采用Big‑M法对其非线性潮流方程进行处理,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适应更多求解器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对UPFC在线路中的安装位置和容量进行寻优。该模型有利于调节线路功率传输能力,改变系统中功率分布从而使系统高效运行。

    基于主被动融合的超远距离目标三维运动轨迹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9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85740.9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被动融合的超远距离目标三维运动轨迹预测方法,基于主动探测子系统和被动探测子系统所得信息进行主被动融合,包括光学望远镜采取凝视转移的工作方式对探测天区进行扫描搜索目标;提取出目标的二维运动轨迹,望远镜进入凝视跟踪模式;经过像平面上目标轨迹预测处理实现目标的粗跟踪,并控制激光光束指向装置搜索捕获目标,对目标进行连续测距测速,同时光学望远镜不断跟踪拍摄图像,对目标轨迹进行修正;提取到目标附近的点云数据,采用信号光子提取方式得到目标与系统之间的距离和相对运动速度,融合得到目标的三维轨迹参数信息,对目标的三维空间运动轨迹进行预测,同时通过预测的目标位置调整激光指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