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管道气压波动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优化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9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20702.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技术,具体涉及考虑管道气压波动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优化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管道气压波动特性的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模型,采用1小时为计算步长,1天24小时作为计算时间周期。采用泰勒级数展开与连续线性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稳态气压约束式进行处理,求解所建立的气电耦合系统联合优化模型。基于该方法建立模型的优化结果能确保气电耦合系统的气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该方法提升了系统经济性,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并保证了天然气管道气压在动态过程中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该方法还解决了分段线性化算法难以同时兼顾精度和效率,并且容易(56)对比文件龚凌霄.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气电联合系统可靠性评估《.电力自动化设备》.2021,第41卷(第9期),第39-47页.Jun Wang.Optimal_Operation_of_Gas-Electricity_Integrated_Energy_Systems_with_Demand_Response 《.2021 IEEE 5thConference on Energy Internet and EnergySystem Integration(EI2)》.2022,第786-792页.Ye Shushan.Chance-constrained_Optimal_Scheduling_of_Integrated_Gas-electric_System《.2021 Power System andGreen Energy Conference (PSGEC)》.2021,第1-6页.

    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537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84857.3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电力系统碳排放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电力系统的系统拓扑数据和运行数据,构建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模型;基于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功率相对于负荷需求的变化率;所述变化率用于表征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需求微增量;结合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需求微增量与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边际机组,确定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结果。通过本发明,能够捕捉负荷需求变化的边际碳影响,解决了现有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碳排放结果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区域碳达峰目标设计和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52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31118.4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碳排放预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区域碳达峰目标设计和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基于logistic回归和灰色理论开展区域碳排放量影响因素高适应性预测,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开展区域碳排放量预测;接着以碳达峰目标为导向,开展基于空间映射的碳达峰目标设计;最后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适应度函数、构建指标约束,并基于遗传算法求解获得碳达峰实施路径。该方法不同于现有针对区域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考虑到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高适应预测是区域碳排放量变化趋势感知的关键,同时考虑到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对于时序数据特征挖掘的优越性,该方法简单有效,可以指导区域低碳转型,助推碳达峰。

    一种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超前调度方法、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090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40232.4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超前调度方法、系统及介质。本发明通过耦合设备热电联产机组和电转气,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通过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得到系统新能源预测出力和未来负荷情况;依次构建系统备用约束、发电机组运行约束、风电场运行约束、电力网络约束、热力系统运行约束、气源点约束、管道约束、节点供需平衡约束,建立耦合设备约束;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系统目标模型、天然气系统目标模型;通过交替迭代优化方法进行优化求解得到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多个预测时刻求解后的变量,以实现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超前调度。本发明模型精确度高、节约计算资源、子问题求解速度快、收敛性性能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