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6104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910016230.X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 H04B10/116 , H04B1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14 , H04B10/116 , H04B10/516 , H04L27/26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DCO-OFDM系统中混合型峰均比抑制方法,结合了LED的非线性特性,对频域信号进行DCT变换以改变信号包络范围,再结合LED的动态范围对时域信号进行自适应缩放,大幅度的降低系统峰均比,而且降低了系统误码率。此外,本发明还具有实现简单,复杂度较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45163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918842.9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7/0029 , G06Q20/349 , G06Q20/352 , G07C1/10 , G07C9/0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NFC的一卡通系统,设置NFC终端、NFC读写器、网关协调器和服务器,利用NFC终端实现发卡、考勤、门禁、消费、充值,解决一卡一用的问题;NFC发卡机、NFC考勤机、NFC门禁机、NFC消费机和NFC充值机电路结构相同,均设置还有天线、天线调节电路、电磁感应电路、读写电路以及串口通信电路,实现数据的读或写,以及与服务器的信号传递,电路结构具有通用性,当用户需增加新的管理考核项时,可直接套用本电路结构直接使用,无需投入新的成本进行软件和硬件的开发,提高企业或机构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9885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360747.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10/116 ,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见光MIMO通信的预编码及解码方法,针对可见光多输入多输出非对称限幅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Asymmetric Clipping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ACO‑OFDM)通信系统子信道间相关性强而造成误码率高的问题,在得到时域ACO‑OFDM信号后,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得到最优的预编码方阵W,将W与所述时域ACO‑OFDM信号矢量s相乘以使接收信号矢量之间的最小欧氏距离最大化,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时域ACO‑OFDM信号中的奇数子载波进行最大似然估计及解编码,以恢复出发送数据,从而大幅降低了误码率,提高了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3068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11025674.8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W24/06 , H04W24/08 , H04B17/318 , H04B17/391 , H04B17/3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评估方法及系统,其在给定场景下,合理布点后利用专业测量仪器对实际值进行测量。使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和非参数回归算法分别对信号强度进行预测,然后通过优化预测算法中的参数对结果进行分析校正,计算得到干信比,对比由实际干扰效果得到的干扰防护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全方位预测和评估,从而判定移动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109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1038741.3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W24/06 , H04W24/08 , H04B17/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4/06 , H04B17/336 , H04W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通信信号干扰防护效能检测评估系统与方法,不是简单对干扰信号进行强度检测分级,而是检测当前电磁环境下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并完成全信号空间强度分布预测,计算空间干信比,结合以干信比为基础的实际防护效果分级标准进行效能评估,同时利用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快速实时地对整个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为此,本发明可对整个保密场所的保密效果进行评估,获取整个场所的保密防护等级、信号屏蔽前的场强、屏蔽后的场强、干信比等信息。同时可对整个场所屏蔽前后信号场强预测、屏蔽器对人体身体的影响指标、保密场所布置分析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后的结果进行保存,方便日后分析,从而对通信信号干扰器的干扰效能进行科学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07258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64881.7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要由定位跟踪通信一体化终端和服务器组成的智能定位跟踪系统,该系统的定位模块采集定位数据,如用户信息、驾驶人员信息、车辆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车辆分配信息、警报信息、发送信息、车辆实时定位信息、车辆历史定位信息、信息统计等,将定位数据处理之后通过GPRS通道或无线数传通道传输到服务器,或通过短信通道将定位数据传输至移动终端。本发明采用了北斗和/或GPS定位技术,提高了回传质量,采集上述多种信息,回传信息种类多,提供的GPRS通道、短信通道和无线数传通道可进行切换,回传手段多样,很好地解决了现有动态导航系统回传质量低、回传信息种类少、回传手段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42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3492.X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升空无人机的无线电频谱监测与定位系统和方法,采用测向交叉定位算法和RSSI定位算法的混合加权定位算法对干扰源进行定位的技术方案,通过将两种定位算法的定位结果混合加权的方式减小了环境、信道噪声干扰以及天线测向误差角度对定位精度带来的影响,在对低空环境下的无线电干扰源定位时定位精度高、使用便利,较好的解决了低空环境下的无线电干扰源定位时定位精度低、使用便利性差的问题,可用于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应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53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02013.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离线终端的设备巡检系统及方法,基于NFC的离线移动终端巡检系统,融合计算机技术、NFC技术和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通过移动终端感应NFC标签ID,读取对应设备的参数信息,并在移动终端上以规范的形式录入到移动终端本地数据库中,从而降低了巡检人员的工作负担,解决了巡检工作中无网时数据无法上传保存、巡检人员到位率低等问题;移动终端和数据监控中心仅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即WIFI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而不能通过GPRS等非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管理员可以通过数据监控中心全面了解所巡检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巡检设备中出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81493.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516 , H04B10/564 , H04B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湍流信道下基于最大比合并的光束成形方法;对信源的二进制随机信息序列进行信号调理,得到基带信号,将所述基带信号进行削波处理得到削波信号;将所述削波信号进行光束成形得到待发送信号;通过所述接收端将经所述湍流信道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最大比合并,对所述经过最大比合并的电信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提取数据子载波,并对所述子载波进行信号解调来恢复所述削波信号,通过空间分集合并接收信号,建立信噪比最大化目标下的光束成形优化模型,求解光束成形矢量形成目标光束,进行功率重新分配,使接收端的平均功率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16563.4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80 , H04B10/516 , H04B10/69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格基约减的成像光MIMO预编解码方法,涉及水下光通信技术领域。利用格基约减算法的特性,结合传统最小均方误差预编码算法求解预编码矩阵提升误码率性能,在发送端首先对信道矩阵进行格基约减操作,根据约减后的信道矩阵进行MMSE预编码,进一步减小了收端信号检测算法的复杂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迭代的约减操作使信道具有更好的正交性,基于约减后的理想信道,求解预编码矩阵,并且与线性预编码算法结合,可以弥补在接收端采用线性检测放大噪声的缺点。在发送端采用格基约减预编码操作进行信号预处理来补偿信道干扰的影响,优化系统性能,同时可以降低接收端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