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规则侵入状花岗岩型铀矿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5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24202.3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规则侵入状花岗岩型铀矿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研究区地形地貌面模型;步骤2,构建钻孔数据库;步骤3,提取建模要素层面;步骤4,构建建模区立方块体;步骤5,相交面裁切,建立研究区实体模型。本发明方法能够表达不规则侵入状花岗岩型铀矿的三维空间展布及相互关系;实现研究对象的空间形态的恢复与可视化表达;实现各类三维建模地质体空间位置和相互作用关系的恢复;突破了传统不规则侵入状花岗岩型铀矿的表面模型和块体模型形态,解决不规则侵入状花岗岩型铀矿的建模难点,可以有效地进行地质研究和找矿预测。

    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2522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41650.2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标识矿床域;基于找矿模型采用的找矿技术手段,将矿床域的外部区域沿矿床域的周向划分为多个找矿域,每个找矿域对应找矿模型中的一种找矿技术手段;基于找矿模型,确定每种找矿技术手段对应的至少一种找矿要素,利用找矿要素图形在相应的找矿域内对每种找矿要素进行标识。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找矿模型可视化方法,能够实现对抽象的找矿模型的可视化,使得每种找矿要素对于找矿的贡献程度更为直观地被呈现。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确定脆性断层活动时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086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985031.6

    申请日:2016-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06 G01V2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构造热年代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确定脆性断层活动时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区域构造解析;步骤二、野外样品采集;步骤三、实验数据分析;步骤四、断层活动时间判定;步骤五、冷却史模拟;步骤六、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利用,再次验证断层活动时间。该发明成果拓展了构造热年代学应用在地学研究中的范围,探讨了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低温测年技术约束脆性断裂活动时限的可能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断层年代学限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一种地质钻孔测斜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526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0969406.4

    申请日:2017-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地质研究与铀资源区域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钻孔测斜计算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往钻孔数据库内添加钻孔记录并分钻孔定义钻孔纵向、平面投影线;投影线位置调整,使得钻孔投影线的开始点在同一铅垂面上。设置孔段值d,从钻孔开孔点位置开始,根据孔段值和开孔点的倾角、方位角计算钻孔第二个点在投影线上的位置,直至钻孔终孔点结束;将计算完成的钻孔测斜记录存储至钻孔数据库内,进行测斜记录冗余分析;计算钻孔测斜记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自动化生成钻孔测斜记录,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人为参与工作量,突破以往测斜提取工作流程的弊端,提高三维建模数据准备工作的效率。

    一种基于铀矿地质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5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90561.0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铀矿地质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数据汇聚模块,用于采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得到标准的结构化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汇聚;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汇聚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数据汇聚模块汇聚的数据,并对汇聚的数据进行存储;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存储模块存储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关联表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分析的数据,将接收的数据进行输出显示,并用于接收用户数据操作指令。本发明能够实现海量数据汇聚以及数据的共享交换。

    一种地质钻孔空间轨迹还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613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611231572.6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铀矿地质研究与铀资源区域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钻孔空间轨迹还原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综合地质图三维转换;勘探线剖面图空间定位,利用两点坐标转换对勘探线平面投影图进行三维转换得到转换后的勘探线平面投影图,利用两点坐标转换对勘探线纵向投影图进行三维转换得到转换后的勘探线纵向投影图;还原钻孔轨迹。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获取钻孔的空间形态,准确获取地层位置及见矿位置,最大化还原勘探工程部署。

    利用地质剖面钻孔空间轨迹形态提取钻孔岩性数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2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91202.2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利用地质剖面钻孔空间轨迹形态提取钻孔岩性数据的方法:步骤S1、收集地质剖面图并矢量化,对地质剖面图进行坐标转换使其在三维空间旋转竖立,提取钻孔定位、测斜信息,建立定位表及测斜表;步骤S2、将矿床不同剖面同一岩性界线建立成岩性界面,上下相邻的岩性界面之间即为同一岩层;建立岩性表,利用步骤S1中竖立的地质剖面,将矿床内同一岩性界线建立岩层DTM;步骤S3、对钻孔与岩层DTM进行空间分析,设定空间关系表达和岩性值,对岩层DTM间的钻孔段赋岩性值,即可生成钻孔岩性表。本发明的方法为三维建模岩性数据准备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解决了基于剖面图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技术难题。

    一种适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构造影响范围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203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10967749.2

    申请日:2016-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构造影响范围评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建立高放废物选址区域内构造活动强弱的宏观地质特征标志、微观镜下鉴定标志,为高放废物选址区域内构造活动强弱的识别及构造对岩体完整性影响评价分析提供依据的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构造影响范围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址区域内构造活动性强弱地质识别;步骤二、构造带活动强弱的探槽验证;步骤三、构造特征的镜下鉴定;步骤四、不同构造类型的影响范围及对岩体完整性的影响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