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设备和使用成型设备的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51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980066031.8

    申请日:2019-10-07

    Abstract: 提供了使空腔中出现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放孔被平稳和充分排放到外部并可以抑制熔融金属到达排放孔的成型设备以及使用成型设备的成型方法。一种用于获得环形成型制品的成型设备,该成型设备包括:能形成环形空腔(C)的固定模具(D1)和可移动模具(D2);在固定模具(D1)和可移动模具(D2)中的空腔(C)的内部形成的第一块(B1)和第二块(B2),第一块和第二块被配置为能够形成与空腔(C)连通的流动通道(R),并且其中在空腔(C)中出现的气体和熔融金属能流过流动通道(R);以及在第二块(B2)中形成的排放孔(B2b),排放孔能将流过流动通道(R)的气体排放到外部;其中,形成流动通道(R)的第一块(B1)和第二块(B2)的表面被配置为具有遵循空腔(C)的内周形状的外周形状。

    成型设备和使用成型设备的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5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80066031.8

    申请日:2019-10-07

    Abstract: 提供了使空腔中出现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放孔被平稳和充分排放到外部并可以抑制熔融金属到达排放孔的成型设备以及使用成型设备的成型方法。一种用于获得环形成型制品的成型设备,该成型设备包括:能形成环形空腔(C)的固定模具(D1)和可移动模具(D2);在固定模具(D1)和可移动模具(D2)中的空腔(C)的内部形成的第一块(B1)和第二块(B2),第一块和第二块被配置为能够形成与空腔(C)连通的流动通道(R),并且其中在空腔(C)中出现的气体和熔融金属能流过流动通道(R);以及在第二块(B2)中形成的排放孔(B2b),排放孔能将流过流动通道(R)的气体排放到外部;其中,形成流动通道(R)的第一块(B1)和第二块(B2)的表面被配置为具有遵循空腔(C)的内周形状的外周形状。

    离合器装置
    3.
    发明公开
    离合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32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98200.2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装置,具备压板,所述压板以相对于离合器中央部能够接近或远离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且能够按压输入侧旋转片及输出侧旋转片,离合器中央部具备具有中央部侧辅助凸轮面的多个中央部侧凸轮部,中央部侧凸轮部具有第一中央部侧凹部及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二方向侧的面向第一方向凹陷,所述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一方向侧的面向第二方向凹陷。

    离合器装置
    4.
    发明公开
    离合器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32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897143.6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装置,具备压板,所述压板以相对于离合器中央部能够接近或远离且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且能够按压输入侧旋转片及输出侧旋转片,离合器中央部具备具有中央部侧辅助凸轮面的多个中央部侧凸轮部,中央部侧凸轮部具有第一中央部侧凹部及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二方向侧的面向第一方向凹陷,所述第二中央部侧凹部从中央部侧凸轮部的第一方向D1侧的面向第二方向凹陷。

    摩擦片的制造方法以及摩擦片中的芯板的铸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91760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680039289.1

    申请日:2006-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摩擦片的制造方法以及摩擦片中的芯板的铸造装置,该摩擦片由在环状的芯板主体(15a)的内周或外周一体地突出设置多个传动爪(15b)的芯板(15)和接合在芯板主体(15a)的侧面的衬料(16)构成,该摩擦片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与芯板(15)的外形对应地向在固定模具(25)和可动模具(27)之间划分形成的模腔(26)中浇铸原料来成形芯板(15)的浇铸工序;打开两个模具(25、27)的开模工序;通过使一个模具的与芯板(15)的一个侧面整面相接触的一部分(30)相对于其他部分(28、29)相对移动来排出芯板(15)的排出工序;以及将衬料(16)接合在芯板(15)的芯板主体(15a)侧面的衬料接合工序。由此,在芯板的铸造时,能够一边抑制翘曲的产生一边平滑地形成其侧面,即使不施加切削加工,也能够可靠地在该侧面接合衬料,而且几乎不需要进行修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