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酯交换油脂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258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9208.7

    申请日:2012-04-20

    Inventor: 榊晃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获得直接酯交换油脂的方法,其是在将酶催化剂分散于原料的油脂中而进行直接酯交换反应的情况下,将所生成的直接酯交换油脂与酶分离。具体来说,提供如下的直接酯交换油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酶催化剂的直接酯交换反应中,酶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原料油脂中以能够流动的状态存在,不熔化通过所述反应而生成的晶体,利用晶体与酶催化剂的比重差使酶催化剂在反应油脂中沉降,将晶体与酶催化剂分离。

    液体油脂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58931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80020163.0

    申请日:2011-04-21

    Inventor: 榊晃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D9/00 C11C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便宜的棕榈系油脂作为原料以高收率得到兼具特别高的液态性和氧化稳定性的便宜的液体油脂和含有大量PPP的固体脂,将构成脂肪酸中的饱和脂肪酸为70重量%以下的棕榈系油脂作为主原料,进行直接酯交换反应直至油脂中的SSS/S2U为0.5以上并且反应中SSS不超过31重量%而S2U为14重量%以下,然后分提液体油脂和固体脂,或者,通过从外部施加力使将上述棕榈系油脂作为主原料的油脂在流动下进行上述直接酯交换反应,然后在不会使固体脂含量为1重量%以下的前提下分提液体油脂和固体脂,由此得到SU2/UUU为1.9以下、SSS含量为2重量%以下、含有10~30重量%的在2位键合有棕榈酸的甘油三酯的液体油脂、和含有大量PPP的固体脂。

    液体油脂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5893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20163.0

    申请日:2011-04-21

    Inventor: 榊晃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D9/00 C11C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便宜的棕榈系油脂作为原料以高收率得到兼具特别高的液态性和氧化稳定性的便宜的液体油脂和含有大量PPP的固体脂,将构成脂肪酸中的饱和脂肪酸为70重量%以下的棕榈系油脂作为主原料,进行直接酯交换反应直至油脂中的SSS/S2U为0.5以上并且反应中SSS不超过31重量%而S2U为14重量%以下,然后分提液体油脂和固体脂,或者,通过从外部施加力使将上述棕榈系油脂作为主原料的油脂在流动下进行上述直接酯交换反应,然后在不会使固体脂含量为1重量%以下的前提下分提液体油脂和固体脂,由此得到SU2/UUU为1.9以下、SSS含量为2重量%以下、含有10~30重量%的在2位键合有棕榈酸的甘油三酯的液体油脂、和含有大量PPP的固体脂。

    被覆用油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粒子状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278147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80009740.6

    申请日:201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子状组合物、及能够用于该粒子状组合物的油脂组合物,所述粒子状组合物在室温下为固体形状,氧化稳定性优异,以高含量封入亲水性物质等内包物,被覆内包物时因热导致的内包物的损伤少,并且到达肠内后能够迅速地释放所被覆的内包物。一种粒子状组合物,其中,亲水性物质较多地分散于在25℃下的固体脂肪含量为58%以上、并且在37℃下的固体脂肪含量为90%以下的油脂组合物的基体中。此外,一种被覆用油脂组合物,其含有45重量%以上的作为构成脂肪酸至少具有碳原子数为6~12的饱和脂肪酸和碳原子数为14以上的饱和脂肪酸这两者的甘油三酯,并且全部油脂的构成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数为14以上的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超过50重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