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80250C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610068089.0
申请日:2006-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2 , F04B27/1804 , F04B2027/185 , F04B2027/1859 , F04B2201/1206 , F04B2205/01 , F04B2205/05 , F25B49/005 , F25B2600/023 , F25B2700/171 , F25B2700/1931 , F25B2700/1933 , F25B2700/2104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系统,设有用于控制压缩机的容量控制阀的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设置第一控制压力值以及高于第一控制压力值预定值的第二控制压力值作为用于高压侧压力的控制压力值,控制容量控制阀,以及当高压侧压力超过第一控制压力值时,使排放容量减小,高压侧压力接近第一控制压力,当高压侧压力超过第二控制压力值时,停止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908554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09157.3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2001/3298 , F25B5/02 , F25B2309/061 , F25B2341/0011
Abstract: 具备:压缩机,其压送制冷剂;散热器,其进行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的散热;喷射器,其设置在该散热器的下游侧;第一蒸发器,其与喷射器的下游侧连接,并流入已被升压的制冷剂;及第二蒸发器,其流入由在散热器的下游设置的膨胀阀进行了流量调节的制冷剂,并与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连接,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在其内部具有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通路,该制冷剂通路以沿在其外部流动的空气流方向(A)形成多列的方式并列配置。
-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9C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02121686.X
申请日:2002-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车辆空调用冷却单元,空调单元(1)具有:把蒸发器(13)的空气下游一侧分割为上方流路和下方流路的隔壁构件(17),和从该上方流路内向引导到二层的车室内的二层用吹出管道(2)送风的第1送风机(22),和从下方流路内向引导到一层的车室内的一层用吹出管道(3)送风的第2送风机(25);在第2送风机(25)和一层用吹出管道(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27),以使第2送风机(25)的吹出方向与连接管道(27)内的流入方向呈大致相同的流动方向的方式,连接第2送风机(25)的吹出口和连接管道(27)的入口部。这种车辆空调用冷却单元,可以降低通风系统的压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0507399C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610109157.3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2001/3298 , F25B5/02 , F25B2309/061 , F25B2341/0011
Abstract: 具备:压缩机,其压送制冷剂;散热器,其进行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的散热;喷射器,其设置在该散热器的下游侧;第一蒸发器,其与喷射器的下游侧连接,并流入已被升压的制冷剂;及第二蒸发器,其流入由在散热器的下游设置的膨胀阀进行了流量调节的制冷剂,并与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连接,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在其内部具有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通路,该制冷剂通路以沿在其外部流动的空气流方向(A)形成多列的方式并列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962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109153.5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喷射器(13)的致冷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压缩机(11,21)以及第一和第二散热器(12,22)。控制器(100)根据所需的冷却能力来调节第一压缩机(11)的致冷剂排出量以及第二压缩机(21)的致冷剂排出量,从而控制在所述致冷循环装置内循环的致冷剂的总流动速率以及从喷射器(13)的喷嘴部分(13a)喷出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G1)与从喷射器(13)的致冷剂吸入口(13b)吸入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G2)的比率。因此,经过第一蒸发器(14)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以及经过第二蒸发器(24)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可以根据所需的冷却能力来调节,从而进一步改善冷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559C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02106710.4
申请日:2002-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在双层公共汽车的空气调节器中,第一蒸发器13a仅仅是为将冷空气吹入第一层车厢,第二蒸发器13b仅仅是为将冷空气吹入第二层车厢,而第三蒸发器13c是为将冷空气吹入第一层车厢和第二层车厢两者。当第一层车厢的制冷量不足时,由第三蒸发器冷却的空气被引导入第一层车厢。另一方面,当第二层车厢的制冷量不足时,由第三蒸发器冷却的空气被引导入第二层车厢。
-
公开(公告)号:CN1440888A
公开(公告)日:2003-09-10
申请号:CN03106799.9
申请日:2003-0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7 , B60H1/00371 , B60H2001/00235
Abstract: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用空调系统中,冷凝部件部分10的薄冷凝器2安装在车辆(例如公共汽车)的平坦车顶,从车辆前部到后部向下倾斜,冷凝器风扇4直接设在冷凝器上面,冷凝器的空气入口51设置在冷凝器的前面,而空气出口52设置在冷凝器的上面。
-
公开(公告)号:CN1908553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09153.5
申请日:2006-08-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喷射器(13)的致冷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压缩机(11,21)以及第一和第二散热器(12,22)。控制器(100)根据所需的冷却能力来调节第一压缩机(11)的致冷剂排出量以及第二压缩机(21)的致冷剂排出量,从而控制在所述致冷循环装置内循环的致冷剂的总流动速率以及从喷射器(13)的喷嘴部分(13a)喷出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G1)与从喷射器(13)的致冷剂吸入口(13b)吸入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G2)的比率。因此,经过第一蒸发器(14)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以及经过第二蒸发器(24)的致冷剂的流动速率可以根据所需的冷却能力来调节,从而进一步改善冷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837612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68089.0
申请日:2006-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22 , F04B27/1804 , F04B2027/185 , F04B2027/1859 , F04B2201/1206 , F04B2205/01 , F04B2205/05 , F25B49/005 , F25B2600/023 , F25B2700/171 , F25B2700/1931 , F25B2700/1933 , F25B2700/2104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系统,设有用于控制压缩机的容量控制阀的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设置第一控制压力值以及高于第一控制压力值预定值的第二控制压力值作为用于高压侧压力的控制压力值,控制容量控制阀,以及当高压侧压力超过第一控制压力值时,使排放容量减小,高压侧压力接近第一控制压力,当高压侧压力超过第二控制压力值时,停止压缩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