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44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80053312.2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受电装置(200)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包括:传输交流电力的送电电路(130);以及具有送电线圈(112)的送电谐振部。在所述受电装置所具有的受电线圈(212)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相对状态下,以使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小的方式设定,且在所述受电线圈未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非相对状态下,以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方式设定。

    非接触供电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449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80053312.2

    申请日:2020-07-03

    Abstract: 将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供给至受电装置(200)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包括:传输交流电力的送电电路(130);以及具有送电线圈(112)的送电谐振部。在所述受电装置所具有的受电线圈(212)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相对状态下,以使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小的方式设定,且在所述受电线圈未相对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的非相对状态下,以所述送电谐振部的输入阻抗变大的方式设定。

    行驶中供电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75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80053830.4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行驶中供电系统(500)包括:送电线圈(40),其设置于道路(105);送电电路(30),其向所述送电线圈供给电力;受电线圈(240f、240r),其设置于车辆(202);受电电路(230),其与所述受电线圈连接;以及中继电路(70),其设置于所述车辆的轮胎,且至少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中继线圈,通过两个所述中继线圈中的一方的中继线圈(71a1)与所述送电线圈相对,另一方的中继线圈(71a2)与所述受电线圈相对,从而对从所述送电线圈向所述受电线圈的电力的传送进行中继,所述中继电路的谐振频率是以施加于所述送电线圈的交流电压的施加频率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频率。

    受电装置
    9.
    发明公开
    受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23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80086610.6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一种受电装置(250),上述受电装置装设于车辆(200)并从埋设于地面的送电线圈(40)接受电力,包括:中继线圈(70),上述中继线圈具有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上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配置于上述车辆的具有轮胎(62)和轮部(64)的车轮(60);受电线圈(240);以及受电电路(230),上述受电电路与上述受电线圈连接,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通过导线(73)连接,上述第一线圈配置在上述轮胎的内部,上述第二线圈配置在距上述车轮的中心轴(61)的距离比从上述车轮的中心轴到上述第一线圈为止的距离短的位置,上述受电线圈设置于当上述第一线圈与上述送电线圈相对时与上述第二线圈相对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