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7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80049830.0
申请日:2023-06-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J50/90 , B60L5/00 , B60L15/20 , B60L53/12 , B60L53/38 , B60M7/00 , H02J7/00 , H02J50/12 , H02J50/40
Abstract: 一种线圈位置推定装置(150),上述线圈位置推定装置与以非接触的方式从具有设置于道路(4)的送电线圈(21)的送电装置(2)接受电力供给的受电装置(3)一起装设于车辆(10)进行使用,并且推定送电线圈的位置,上述线圈位置推定装置包括:过去极大位置确定部(152),上述过去极大位置确定部根据受电装置中的受电电力的经时变化来确定过去极大位置,上述过去极大位置是过去的道路中的受电电力成为极大的位置;以及送电线圈位置推定部(153),上述送电线圈位置推定部利用所确定的过去极大位置,将在道路的前方受电电力成为极大的位置即将来极大位置推定为送电线圈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9404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80048351.7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送电系统(200),包括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受电装置(30)送电的多个送电装置(50)。该送电装置包括送电线圈(51),上述送电线圈设置在移动体(20)的可动范围内,并且以非接触的方式向移动体的受电装置送电。包括:主电源线(RFP),上述主电源线向多个送电装置供给用于送电的第一电压的交流电力;以及直流电源部(60),上述直流电源部从主电源线接收交流电力的供给,并且输出比第一电压低的电压的、用于送电装置内的控制的第二电压的电力。由此,能够实现简化了送电装置的控制用的电源的非接触送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80045009.1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电力输出电路(OC1),包括多个电路块(30),上述多个电路块设置在供电力输入的电力配线(WP1、WP2)中,并且彼此并联连接,多个电路块中的每一个在最后一级至少具有滤波器(16),多个滤波器分别具有电抗器(L1)和在与输出节点(Nout)不同的节点处与电抗器连接的电容器(C1),多个滤波器各自所具有的电抗器和电容器中的任一方以与输出节点连接的方式与电力配线串联地连接,一个滤波器中的电抗器和电容器的连接线与剩余的其他滤波器中的电抗器和电容器的连接线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013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80035533.0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送电线圈单元(1)具备:送电线圈(2);以及电力供给构件(3),与电源和送电线圈(2)分别电连接,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向送电线圈(2)供给。电力供给构件(3)具备经由绝缘层(34)而被绝缘的第一金属板(31)及第二金属板(32),构成为在被从电源供给电力时,电流经由第一金属板(31)和第二金属板(32)中的一方而向送电线圈(2)流动,流过送电线圈(2)的电流经由第一金属板(31)和第二金属板(32)中的另一方而返回电源,并且构成为在第一金属板(31)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与在第二金属板(32)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成为反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451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80015652.X
申请日:2023-02-28
IPC: G06Q30/0283 , B60L53/12 , B60L53/68 , B60M7/00 , G06Q30/06 , G08G1/09 , G16Y10/40 , G16Y20/20 , G16Y40/10 , H02J7/00 , H02J13/00 , H02J50/10
Abstract: 非接触供电系统(100)具备:移动体(3);地上供电装置(2),构成为能够对移动体(3)实施非接触供电;以及服务器(1),构成为能够与移动体(3)以及地上供电装置(2)的各个进行通信。服务器(1)根据从移动体(3)或者地上供电装置(2)的至少一方接收到的信息,掌握由移动体(3)利用地上供电装置(2)的利用次数,根据利用次数计算移动体(3)的非接触供电系统(100)的系统利用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4134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80038753.4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J50/90
Abstract: 一种供电系统(100),包括:送电电路(40),上述送电电路具有设置于地面侧的送电线圈(41)和送电侧的电容器(43),并且能够切换为第一阻抗和比第一阻抗低的第二阻抗中的任一个阻抗;高频生成电路(30),上述高频生成电路向送电电路供给高频电力;测定部(21),上述测定部对与送电电路和具有设置于车辆的受电线圈的受电电路的耦合程度对应的物理量进行测定;以及控制部(20),上述控制部在根据测定出的上述物理量判断为上述耦合程度小于预先确定的大小的期间,设为送电电路的阻抗为第一阻抗的第一状态,在判断为耦合程度为预先确定的大小以上的期间,设为阻抗为第二阻抗的第二状态,并且进行从送电电路向受电电路的送电。
-
公开(公告)号:CN111264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80069656.5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2J7/00 , B60L3/00 , B60L7/14 , B60L9/18 , B60L53/00 , B60L50/40 , B60L55/00 , H01M10/44 , H01M10/48 , H02J7/02
Abstract: 蓄电系统(401)包括:作为“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蓄电单元的多个蓄电模块”的电池(BT1、BT2);继电器(RY1‑RY7);作为电力转换器的车载充电器(20);以及控制电路(45)。继电器(RY1‑RY3)能够将电池(BT1、BT2)的连接状态切换为串联和并联。车载充电器(20)在电池(BT1、BT2)之间进行电力传输。控制电路(45)对继电器(RY1‑RY7)和车载充电器(20)进行控制。控制电路(45)在电池(BT1、BT2)的并联切换之前,在实施使车载充电器(20)动作以使电池(BT1、BT2)之间的电位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电压均衡化处理之后,将继电器(RY1、RY3)接通。
-
公开(公告)号:CN114868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87332.1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包括:送电输出电路(130)和送电部(105),上述送电输出电路输出预定的动作频率的交流电力,上述送电部将交流电力送电至受电装置,并且具有送电谐振电路(110)和特性可变电路(120),上述送电谐振电路由送电线圈(112)和谐振电容器(116)构成,上述特性可变电路由与送电线圈(112)磁结合的特性可变线圈(122)和特性可变电容器(126)连接而成的闭合回路构成。特性可变电路(120)在从送电部(105)向受电装置送电时,具有动作频率处于送电谐振电路(110)的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特性,在未从送电部(105)向受电装置送电的非送电时,具有动作频率下的送电线圈(112)的电抗比送电时的送电线圈(112)的电抗大的频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95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67362.X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非接触地传输电力的供电装置具有: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连接的转换器电路32;谐振电路33,与转换器电路连接且包含送电线圈35;传感器61~64,检测流过这些电路的电流值或施加于这些电路的电压值;以及控制装置,与转换器电路和所述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在使供电装置非接触地传输电力时,控制转换器电路以将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向谐振电路供给。控制装置在诊断传感器的异常时,控制转换器电路以将从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压并不转换为交流电压而向谐振电路供给,并且基于此时的传感器的检测值诊断所述传感器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9790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80062352.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从送电装置(50)向与送电线圈(51)磁场耦合的受电线圈(31)侧,利用谐振进行供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没有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的磁场耦合的状态下成为谐振电路(53)动作的状态,为了不使过电流流过谐振电路,送电装置从主电源装置(70)经由电力线(NL1、NL2)向包括与设置于受电装置(30)的受电线圈磁场耦合的送电线圈的谐振电路供给交流电力,在受电线圈接近送电线圈的状态下将谐振电路设为谐振状态,在受电线圈不接近送电线圈的状态下将谐振电路设为非谐振状态。在此基础上,在检测到与对受电装置的供电相关的异常时,将电力线切换为非导通状态,并且切断从主电源装置向谐振电路的交流电力的供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