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10784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233.4
申请日:2005-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16 , H01P5/02 , H05K1/0239 , H05K1/142
Abstract: 由介电基板(2)的前表面电极(3)中形成的槽隙(4)构成隙槽线路(1),并按将前表面电极(3)彼此分开的方式使两条隙槽线路(1)之间布置有缝隙(5)。把在缝隙(5)一侧上具有开口端的隙缝谐振器(6)设置于每条隙槽线路(1)的前部边缘侧,并将这些隙缝谐振器(6)布置得能够彼此耦接。此外,给前表面电极(3)设置与缝隙(5)分叉的短截线(8)。从而,利用所述短截线(8),可使高频信号通过缝隙(5)的泄漏受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441500A
公开(公告)日:2003-09-10
申请号:CN03107001.9
申请日:2003-0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L29/7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2316 , H01L29/41725
Abstract: 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包括在半导体基片上的有源区域以及设置在有源区域表面上以便确定FET部分的栅极电极、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确定用于连接栅极的线的电极、确定用于连接源极的线的电极、以及确定用于连接漏极的线的电极设置在半导体基片上。诸电极确定了在输入端用于向FET部分提供信号的槽线和在输出端输出FET部分的信号的槽线。栅极电极具有沿着与通过输入端槽线的信号的传导方向近似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242620A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9108679.1
申请日:1999-06-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Abstract: 用于输入/输出、分别与两个形成在介质板上的谐振器耦合的线,以及用于极化的、分别与两个可能相互分开一级或多级的谐振器耦合,以在谐振器之间达到跨越耦合的耦合线分别形成在基板上,以解决包括增加无效空间、增加用于形成耦合环的机械和装配步骤、以及特性的重现问题,其中这些问题是由用于跨越耦合的电缆用于极化共面电路型的介质滤波器而产生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085C
公开(公告)日:2004-01-07
申请号:CN99104939.X
申请日:1999-04-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P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18
Abstract: 揭示一种介质谐振器装置,其中包括可适用于小型化的平面电路型介质谐振器装置的特性;增加谐振器的无载Q0,以便在形成带通滤波器等情况下减小介入损耗;减小滤波器特性随谐振器的长度、谐振器之间的间隙等结构尺寸变化的变化;以及增加调节谐振频率的自由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在这样的安排下,在介质板的每一个主表面上设置有电极,该电极具有相互对着的开口,后者作为矩形裂缝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其中谐振器长度比所用谐振频率中的半波长更长以便用更多模式谐振。
-
公开(公告)号:CN1234625A
公开(公告)日:1999-11-10
申请号:CN99107410.6
申请日:1999-04-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7/10 , H01P1/201 , H01P1/2084
Abstract: 在一种介电谐振器中,具有彼此相对的电极非定型单元片和大体上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电极位于介电板的相对的主表面上。夹在彼此相对的电极非定型单元片间的介电板的部分被作为介电谐振器单元片。而且,介电谐振器的特性通过粘结介电片到介电谐振器单元片内或相邻介电谐振器单元片间来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201272A
公开(公告)日:1998-12-09
申请号:CN98107460.X
申请日:1998-04-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P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84 , H01P1/2135
Abstract: 一种介质滤波器,其中,在介质板(3)的两个主平面上形成电极,以互相面对的关系限定在电极中形状基本相同的电极不形成部分(4a、4b、4c等)对;位于相户面对的电极不形成部分对之间的区域起谐振区域作用;在基板(6)的上表面设置微带线(9、10),以与微带线间隔预定距离的空间关系形成电极11。在基板上以阵列形式钻多个通孔(13),以使基板两主平面上形成的电极之间导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9252A
公开(公告)日:1998-11-18
申请号:CN98105188.X
申请日:1998-03-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P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84
Abstract: 通过构成相对电极非形成部分同时插入介质板的主表面作为介质谐振器以及设置与所述介质谐振器耦合的两个耦合部件来形成介质滤波器,并通过在预定频率区域中生成衰减极点来保证在截止区域中某一频率所需的大衰减量。通过把电极设置在介质板上表面上同时它的部分是电极非形成部分、把电极设置在介质板下表面上同时它的相对所述电极非形成部分是电极非形成部分并设置探针作为耦合部件以及非平行设置两个探针来构成介质谐振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2062A
公开(公告)日:1998-09-02
申请号:CN97122503.6
申请日:1997-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1/20318 , H01P7/10 , H03B5/1864
Abstract: 在介质基片的两个主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圆形开孔的导体,从而在两个主表面上开孔是相互对置的。在介质基片的一个导体上形成一个绝缘件。在该绝缘件上形成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设置并固定导电板,从而它们以其间的间隙将介质基片夹在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836349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480023374.X
申请日:2004-07-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P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P3/023
Abstract: 一种平面介电线路,通过将高频信号的电磁场能量集中在介电基板的一侧上,能减小与电子部件相互连接的损失。使第一狭缝(4)形成于介电基板(2)的前表面(2A)上,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电极(3A,3B)之间形成第一狭缝(4),同时,使第二狭缝(6)形成于介电基板(2)的后表面(2B)上,使得在三和第四电极(5A,5B)之间与第一狭缝(4)相应的位置。第一狭缝(4)的宽度窄于第二狭缝(6)的宽度。由于有这样的结构,可使高频信号的电磁场能量集中在第一狭缝(4)。
-
公开(公告)号:CN1215597C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03107513.4
申请日:2003-0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H01P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无用波的传输并且可以实现小型化的高频电路装置和收发装置。在电介质衬底(1)的两个面上设置平面导体(2)的同时,在表面(1A)上形成缝隙线。在电介质衬底(1)的表面(1A)上设置将缝隙线夹在其中并由多段频带抑制滤波器(6)组成的无用波传输抑制电路(5)。频带抑制滤波器(6)由2条导体线路(7A、7B)和由以螺旋状设置在导体线路(7A)的途中部位的旋涡状线路(8A、8B)组成的谐振器(8)来构成。由此,能够以谐振器8的谐振频率为中心来抑制频带无用波的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