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0515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510624764.2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昭和
Inventor: 手塚太之
IPC: B62D5/04
Abstract: 一种外壳结构和转向装置。一种外壳结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旋转传动构件和第二旋转传动构件。第一和第二外壳容纳轴。第一旋转传动构件同轴地提供有轴。第二旋转传动构件布置成将动力传动至所述第一旋转传动构件。第一和第二外壳互相组合使得第一和第二外壳的配合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配合表面不平行于轴的轴线。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从第一外壳的配合表面突出。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引导部,第二引导部接合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沿着轴线的圆周方向互相接合,并且引导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围绕轴线的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065088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780090783.9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昭和
IPC: B62D5/04
Abstract: 车辆用转向装置(10)具有:转向器轴(26),其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收纳于壳体(50)中;滚珠丝杠(70),其将电动马达(43)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转向器轴(26);轴承(74),其将构成所述滚珠丝杠(70)的一部分的螺母(7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壳体(50);以及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状的弹性体(80、80),其对所述轴承(74)的侧面(74c、74c)在整周范围在所述转向器轴(26)的轴向上进行支承。所述弹性体(80、80)由第一弹性部(81、81)和第二弹性部(82、82)构成,所述第一弹性部(81、81)具有在所述转向器轴(26)的轴向变形的每单位压缩量的压缩载荷的比率缓缓增大的第一载荷特性,所述第二弹性部(82、82)具有所述比率相比于所述第一载荷特性激增的第二载荷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41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80092223.1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昭和
IPC: B62D5/04
Abstract: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有:电动马达(21);齿条轴(3),其在轴向上移动;转换单元(30),其将电动马达(21)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齿条轴(3)的移动;第1壳体(110),其覆盖齿条轴(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具有固定于车辆的第1腿部(111);第2壳体(120),其覆盖齿条轴(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具有覆盖转换单元(30)的第4连结部(128),并且具有固定于车辆的第2腿部(121);以及中间壳体(130),其配置于第1壳体(110)与第2壳体(120)之间,覆盖齿条轴(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具有对电动马达(21)进行支承的马达支承部(132)。
-
公开(公告)号:CN10590515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624764.2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昭和
Inventor: 手塚太之
IPC: B62D5/04
Abstract: 一种外壳结构和转向装置。一种外壳结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一旋转传动构件和第二旋转传动构件。第一和第二外壳容纳轴。第一旋转传动构件同轴地提供有轴。第二旋转传动构件布置成将动力传动至所述第一旋转传动构件。第一和第二外壳互相组合使得第一和第二外壳的配合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配合表面不平行于轴的轴线。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从第一外壳的配合表面突出。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引导部,第二引导部接合第一引导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沿着轴线的圆周方向互相接合,并且引导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围绕轴线的相对旋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