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动压缩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5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0221.7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车载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壳体、压缩部、电动马达以及逆变器装置。逆变器装置具备:将直流电力向交流电力变换的逆变器电路;和噪声减低部,该噪声减低部设置于逆变器电路的输入侧,并使被输入于逆变器电路之前的直流电力所含的共模噪声及正常模式噪声减低。噪声减低部具备:共模扼流圈,该共模扼流圈具有具有第1芯部及第2芯部的芯、卷绕于第1芯部的第1绕组、以及卷绕于第2芯部的第2绕组;和平滑电容器,该平滑电容器与共模扼流圈协作而形成低通滤波电路。

    车载用电动压缩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21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780020167.6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车载用电动压缩机具备壳体、压缩部、电动马达、以及逆变器装置。逆变器装置具备:将直流电力向交流电力变换的逆变器电路;和噪声减低部,该噪声减低部设置于逆变器电路的输入侧,并使被输入于逆变器电路之前的直流电力所含的共模噪声及正常模式噪声减低。噪声减低部具备:共模扼流圈,该共模扼流圈具有具有第1芯部及第2芯部的芯、卷绕于第1芯部的第1绕组、以及卷绕于第2芯部的第2绕组;和平滑电容器,该平滑电容器与共模扼流圈协同工作而形成低通滤波电路。

    电动压缩机
    6.
    发明公开
    电动压缩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06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924339.5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压缩机,目的在于实现电动压缩机的小型化。第一检测用布线(61)及第二检测用布线(62)从与电路基板(31)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同连接器(80)连接。因此,能够将连接器(80)和电路基板(31)以在电路基板(31)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状态配置在逆变器室(32)内。因此,例如,与连接器(80)和电路基板(31)以在电路基板(31)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的状态配置在逆变器室(32)内的情况相比,逆变器室(32)内实现省空间化。

    车载用的电力变换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2145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80019611.2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车载用的电力变换装置具备:电力变换电路,被输入直流电力;和降噪部,设置于所述电力变换电路的输入侧,构成为,使向所述电力变换电路输入之前的所述直流电力所包含的共模噪声及常模噪声降低。所述降噪部具备:共模扼流圈,具备具有第1芯部及第2芯部的芯、卷绕于所述第1芯部的第1绕组及卷绕于所述第2芯部的第2绕组;和平滑电容器,与所述共模扼流圈协作而构成低通滤波电路。所述电力变换装置还具备设置于与从所述共模扼流圈所产生的漏磁通的磁路交叉的位置的阻尼部。

    电动压缩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87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102936.5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会招致大型化且能够将从电阻产生的热高效地散发的电动压缩机。在保持件(40)设置有形成有内螺纹孔(53h)的金属板(53)。电阻(36)通过螺纹接合于内螺纹孔(53h)的螺栓(41)而经由金属板(53)保持于保持件(40)。并且,绝缘性的金属板用灌封树脂(56)介于金属板(53)与壳体(11)之间。由作为保持滤波元件所需的现有的结构的保持件(40)确保电阻(36)的引线部(36b)与壳体(11)的爬电距离。从电阻(36)产生的热经由金属板(53)及金属板用灌封树脂(56)而向外壳主体(14a)散发。

    流体机械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6954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141372.X

    申请日:2017-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机械,该流体机械具备:壳体,其具有吸入流体的吸入口;电动马达,其收纳于上述壳体内;以及驱动装置,其构成为使上述电动马达驱动。上述驱动装置具备:电路基板,其设置在与上述壳体的外表面对置的位置,并形成有图案配线;发热部件,其设置在上述电路基板与上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且与上述电路基板分离的位置,产生电磁噪声;以及金属部件,其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上述电路基板与上述发热部件之间,并构成为将上述发热部件的热传递至上述壳体且吸收或截断上述电磁噪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