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5554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580008073.4

    申请日:2005-03-17

    Inventor: 一柳茂治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1)具有集管箱(2、3),每个集管箱均包括集管形成用板(7)、管连接板(8)和插在这两个板之间的中间板(9),这些板(7、8、9)设置成重叠层并相互钎焊在一起。每个板都是用金属板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集管形成用板具有向外的凸出部(11A、11B或24)。管连接板具有管插孔(18)。中间板具有连通孔(22),所述连通孔用于使管插孔通过该连通孔与各向外的凸出部(11A、11B或24)的内部连通。热交换管(4)的两端插入相应的管插孔内并钎焊在相应的管连接板上。包括这种集管箱的热交换器的元件的数量较少、可以高加工效率地制造并且具有提高的热交换性能。

    热交换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7344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580008595.4

    申请日:2005-04-11

    Inventor: 一柳茂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21/0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蒸发器(30)具有集管箱(31),该集管箱包括集管形成板、管连接板(37)和中间板(38)。集管形成板具有向外凸出部。在管连接板(37)内形成多个管插孔。在中间板(38)内形成连通孔(44),该连通孔用于使管插孔通过该连通孔与对应的向外凸出部的内部连通。至少一个向外凸出部用作用于使制冷剂沿其纵向流过的用于制冷剂通过的向外凸出部。与用于制冷剂通过的凸出部连通的所有连通孔(44)通过连通部分(46A到46C)保持连通,以便连通孔(44)和连通部分(46A到46C)形成制冷剂通道(1)。该制冷剂通道(1)通过调整连通部分(46A到46C)的宽度来沿制冷剂通道的纵向改变该制冷剂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蒸发器(30)的元件数量减少、可通过有效的加工来制造并具有改进的热交换性能。

    热交换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3855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580008595.4

    申请日:2005-04-11

    Inventor: 一柳茂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21/0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蒸发器(30)具有集管箱(31),该集管箱包括集管形成板、管连接板(37)和中间板(38)。集管形成板具有向外凸出部。在管连接板(37)内形成多个管插孔。在中间板(38)内形成连通孔(44),该连通孔用于使管插孔通过该连通孔与对应的向外凸出部的内部连通。至少一个向外凸出部用作用于使制冷剂沿其纵向流过的用于制冷剂通过的向外凸出部。与用于制冷剂通过的凸出部连通的所有连通孔(44)通过连通部分(46A到46C)保持连通,以便连通孔(44)和连通部分(46A到46C)形成制冷剂通道(1)。该制冷剂通道(1)通过调整连通部分(46A到46C)的宽度来沿制冷剂通道的纵向改变该制冷剂通道的横截面面积。蒸发器(30)的元件数量减少、可通过有效的加工来制造并具有改进的热交换性能。

    热交换器用集管箱和包括该集管箱的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930441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80008073.4

    申请日:2005-03-17

    Inventor: 一柳茂治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1)具有集管箱(2、3),每个集管箱均包括集管形成用板(7)、管连接板(8)和插在这两个板之间的中间板(9),这些板(7、8、9)设置成重叠层并相互钎焊在一起。每个板都是用金属板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集管形成用板具有向外的凸出部(11A、11B或24)。管连接板具有管插孔(18)。中间板具有连通孔(22),所述连通孔用于使管插孔通过该连通孔与各向外的凸出部(11A、11B或24)的内部连通。热交换管(4)的两端插入相应的管插孔内并钎焊在相应的管连接板上。包括这种集管箱的热交换器的元件的数量较少、可以高加工效率地制造并且具有提高的热交换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